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连续流动进样条件下,研究了三聚氰胺、氨水及氢氧化钠的引入对BrO-3-SO2-3-Fe(CN)4-6(简称BSF)体系pH振荡的振幅和周期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振荡的振幅和周期皆随三聚氰胺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这与三聚氰胺的碱性、对pH的缓冲作用及原盐效应有关;随着氨水或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pH振荡的振幅基本不变,周期线性增大,这主要为氨水或氢氧化钠碱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流动进样装置研究了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及柠檬酸对BrO3--SO2-3-Fe(CN)4-6-H+(简称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弱酸盐均具有对体系pH振幅降低的作用,且盐浓度与振幅呈线性关系;当弱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振荡消失.弱酸盐对pH振荡周期具有一定的缩短作用.弱酸盐对pH振荡行为的上述影响与其对体系pH缓冲作用及原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KBrO_3-Na_2SO_3-K_4Fe(CN)_6体系pH振荡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KBrO3-Na2SO3-K4Fe(CN)6(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各种因素。通过测试BSF体系在封闭条件下和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中反应的pH-时间曲线,考察温度、流速、酸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影响。测得振荡反应的正反馈、负反馈及周期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7.21 kJ/mol、78.63 kJ/mol和32.08 kJ/mol。在CSTR条件下,温度、流速、酸度、搅拌速率等皆对振幅和周期有较明显的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皆与周期和振幅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该研究建立了多因素与振荡行为之间的规律,对于研究其他振荡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以pH振荡为刺激源的智能材料选择适当的振荡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修复石油污染的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复配在振荡和超声2种条件下淋洗修复土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淋洗比振荡淋洗好,且去除率与溶液浓度、pH、液固比、温度和淋洗时间成正相关,淋洗的最佳条件是:SDS和OP-10复配溶液(复配质量比为50∶1)质量浓度为5 g/L,pH为7,液固比为20 mL/g,温度为25℃,超声淋洗30 min,或者振荡淋洗2h.无机盐离子对去除率也有影响,CaCl2,KCl和NH4Cl对SDS/OP-10溶液的复配淋洗有消极影响,Na2CO3,Na2SiO3对淋洗有积极影响,而NaCl对淋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研究铬酸钾及其浓度对铜磷酸溶液的电化学振荡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铬酸钾的加入改变了振荡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且随着浓度的升高 ,振荡逐渐减弱 ,甚至完全抑制振荡。加入铬酸钾后 ,原有多周期振荡体系转变为单周期和周期 -2振荡体系 ,电流振荡总体趋势随恒定电势的加大从不规则趋向规则。文章还结合实验结果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巴比妥酸对B 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比妥酸的加入明显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巴比妥酸的浓度与振荡周期改变值ΔT及振幅改变值Δ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 4×10-7~3 1×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21和0 9954.对振荡体系的扰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LIX84和LIX54混合萃取剂从氨性溶液中萃取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2+-NH3-Cl--H2O氨性溶液为水相,考察LIX84和LIX54混合萃取剂相对含量、相比、被萃水相中锌离子浓度、总氨浓度和pH对锌萃取率的影响.借助计算软件GEM-Selektor从理论上分析被萃水相pH对锌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被萃水相总氨浓度和pH是影响锌萃取率的主要因素;被萃水相是总氨浓度为3 mol/L、锌离子质量浓度为3 g/L的氨性溶液,当NH3与NH4CI的物质的量比n(Nn3):n(NH4Cl)为3、相比为1:1时,于40℃振荡30min,单次锌萃取率可达76.42%.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301.15K时KCl-NH4Cl-H2O三元水盐体系,测定了两相中各种离子的组成,通过实验数据绘制了此三元水盐体系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主要存在六个区域:纯NH4Cl结晶区、纯KCl结晶区、以NH4Cl为主体的固溶体结晶区、以KCl为主体的固溶体结晶区、以NH4Cl为主体的固溶体和KCl为主体的固溶体的共同结晶区、不饱和溶液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K3(以下简称VitK3)对Cu2 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VitK3的加入会使振荡图形的周期和振幅均增大,且VitK3浓度与加入VitK3后第一周期的改变值(ΔT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5 26×10-7~2 17×10-4mol/L和3 21×10-4~8 87×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81和0 9975.初步探讨了VitK3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化学法制备微米铜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NH3-NH4Cl体系中,以NH3为配合剂,利用铜自身的还原作用,通过岐化反应制备微米级铜粉,其中一定比例的铜粉粒度接近纳米级,在空气中相当稳定.NH3的浓度及pH值的控制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pH为11.4,NH 4的浓度为0.1mol·L-1,NH3的浓度为12.5mol·L-1;硫酸的浓度和酸化的时间影响产物的粒度,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加酸流速为4mL/min时,产物粒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Na_2SO_4·10H_2O复合相变储冷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制备相变温度在 5~ 1 0℃之间的新型空调储冷材料 .方法 测定以Na2 SO4· 1 0 H2 O为主要成分的低共熔混合体系的相变温度随组成变化的关系 ,确定适宜配方 .研究抑制过冷和相分层现象的方法 .结果 由质量分数为 80 %的 Na2 SO4· 1 0 H2 O、2 %~ 8%的 KCl、5 %~ 1 0 %NH4Cl和 1 %~ 5 %( NH4) 2 SO4组成的低共熔水合盐体系的相变温度降至 9~ 1 0℃ .结论 加入无机盐 KCl,NH4Cl,( NH4) 2 SO4或 Na Cl可降低 Na2 SO4.1 0 H2 O的相变温度 .加入成核剂和增稠剂是解决过冷和相分层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2.
以Cl浓度、pH值和温度为三因素,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方法,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这三个环境因素对X120管线钢在HCO3-+Cl介质中点蚀电化学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Cl浓度、pH值和温度三因素对X120管线钢在HCO3-+Cl溶液中的腐蚀和钝化行为影响都较大,对其点蚀敏感性影响依次为Cl浓度>pH值>温度,且Cl-浓度与温度间存在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对X120管线钢点蚀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介于Cl浓度和pH值之间;在Cl浓度为0mol·L-1、pH8.5、温度0℃的HCO3-+Cl溶液中,X120管线钢的点蚀敏感性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纳米材料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将一台六联混凝搅拌仪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模拟SBR反应器一个周期的运行,通过短时、高浓度梯度投加纳米TiO2,考察了不同浓度纳米TiO2对反应体系中DO,pH,NH+4—N,NO-3—N,PO3-4—P等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PCR-DGGE分析手段对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一个运行周期(6h)内,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250,500,1 000mg/L的纳米TiO2对体系内DO,pH,NH+4—N的浓度影响不大;当纳米TiO2浓度为2 000 mg/L时,对体系内NO-3—N,PO3-4—P的浓度产生了较大影响.PCR-DGGE结果显示,短时、高浓度梯度投加纳米TiO2对SBR系统中种群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间苯胺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苯胺的加入明显地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间苯胺的浓度与振荡周期改变值△T及振幅改变值△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5×10-6-3.1×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1和0.9846.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对铵盐浸出钢渣体系进行加热,研究铵盐种类、浓度、固液比、微波功率等对微波场中浸出体系的升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去离子水达到沸腾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越短,表观升温速率提高。去离子水、自来水、NH4Cl溶液和NH4Ac溶液均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在微波功率为420 W时,升温速率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自来水去离子水NH4Ac溶液NH4Cl溶液。浓度对于氯化铵溶液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影响并不显著,而随着氯化铵溶液体积的增加,其表观升温速率减小。在微波场中,转炉钢渣、电炉不锈钢渣和电炉普碳钢渣吸波能力较强,从大到小依次为:转炉钢渣普碳钢渣不锈钢渣。固液比对含转炉钢渣的氯化铵浸出体系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无明显影响,但在固液比为1g∶20mL的条件下,转炉渣与NH4Cl溶液形成的浸出体系在微波场中的表观升温速率低于去离子水和醋酸铵浸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酒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乳酸-葡萄糖双组份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温法测定了15℃时NH4Cl - CO(NH2)2 - H2O2 H2O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CO(NH2)2 - H2O2 - H2O和NH4Cl CO(NH2)2 - H2O的相平衡数据.依据所绘相图分析得知,在四元体系中氯化铵、过氧化氢和尿素不能形成新的加合物.15℃时CO(NH2)2 - H2O2 - H2O三元体系中合成过氧化尿素的适宜条件范围较宽,而NH4Cl在NH4Cl - CO(NH2)2 - H2O2 - H2O四元体系中对过氧化尿素析出没有盐析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盐酸可卡因对B-Z振荡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霞  赵国虎 《甘肃科技》2009,25(23):37-39
利用盐酸可卡因对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振幅的影响,建立了盐酸可卡因的新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盐酸可卡因能明显地改变振荡体系的振幅,且浓度与振荡体系振幅的改变值ΔE呈现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44×10-6-4.98×10-4mol.L-1,相关系数为0.9987。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一种在封闭体系中利用L-精氨酸对在碱性条件Cu2+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影响来测定L·精氨酸的方法.在振荡过程中加入微量的L-精氨酸,会使振荡曲线的振荡周期和振幅均增大.探讨了加入的L-精氨酸的量与振幅、第一周期及第二周期的改变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加入L-精氨酸的量在1.48×10-5-3.84×10-4mol·L-1和2.50×10-6-3.38×10-4mol·L-1范围内时,L-精氨酸的量分别与振幅、第一周期及第二周期的改变值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在封闭体系中得到了稳定的振荡曲线,该方法有良好的准确度(rsd<0.85%)初步讨论了L-精氨酸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首次报道了利用铜封闭体系化学振荡反应测定L-精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