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堂华 《科技信息》2008,(10):270-270
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并把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而文化语境在外语学习中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参照B.Malinowski的语境概念,从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方面,结合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并基于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探讨了文化语境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突出说明了文化意识(culture awareness)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杨晓春  薄红芹 《科技信息》2009,(14):114-114
不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赋予语言不同的文化差异。而中国学生易以汉语思维来理解和使用英语,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习语存在着母语文化的干扰。迁移是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产生文化迁移现象的原因,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理文化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潘华慧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另外一门语言,这就会产生语言的接触,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干扰。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英语习得过程产生严重干扰的是母语的干扰。因此不管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得多么充分,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4.
胡鸿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99-100
文化语境一般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英语教学法只强调语言语境中词汇语境和语法语境,本文认为,我们除了学习词汇的字面意义外,还要重视它的文化语境,学生在文化语境中习得词汇的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培训而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文化语境引入词汇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中词汇习得是非常重要的,但词汇习得的方法应当科学合理。英语学习中词汇习得应以语境为基础,学习作为语言而存在的生动具体的词汇,并在语境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词汇的联想式集中学习,而且还要通过多感官来进行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监控过多,习得不足造成语言能力很弱。通过对习得活动的类型、课堂组织步骤及其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浅析,以期把习得活动引人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习得”语言,在潜移默化的语言积累和沉淀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从而改善高分低能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围绕中国英语的文化教学,我们设计并描述了两个个案,涉及第二文化学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第一文化习得的作用,着眼于把师生从刻板繁重的教学过程中解放出来并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中汉语的干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中国学生学生英语的过程中,总是以治语为中介来实现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其汉语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英语的思维习惯之间确实存在矛盾,这在一程度上给他们学习英语带来干扰。本文就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汉语中介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干扰及如何改进教学予以论述,帮助学生克服汉语中介心理形成的障碍,以求又快又好地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是文化、交际、语言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文化投射交集的过程中,语用能力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结构及功用的掌握非常重要,也引导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入,另外,英语教学中应侧重对学生语用能力来鼓励英语语言的输出。学生的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交互作用,从而加强大学英语ESP教学对职业技能提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学习既包括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也包括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本文指出英语词汇和英语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英语学习者应当在习得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习得英语文化。笔者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学习动机,进行文化对比,增加阅读量等建议,以期对促进英语文化习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藏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英语习得以及多向文化交际的特殊性,教与学的难度均较大。文章以藏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乏的心理困扰为研究对象,分析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探讨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实用心理、应付心理、挫折心理、文化的多向交际心理是造成他们学习动机缺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全方位提高英语认知动机,多角度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强化母语正迁移效果,搭建多向文化交际语境桥梁的心理调适等对策,以期提高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的干扰对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三峡库区英语学习者在元音、辅音、语调等方面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并就库区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面影响用对比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克服库区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秦镱菲  金朋荪  张超 《科技信息》2011,(13):214-214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从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到现在已有80多年。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本文借助语境的分类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阐述了语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借助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提升二语习得水平的建议,这对二语习得者和二语教学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核心,词汇习得能力和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成败。在语境中习得词汇是扩大词汇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者语用与语言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将语义关系应用在词汇习得中,不仅使学习者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心向,还能培养他们的词汇习得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是二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处于起步阶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听说语境中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解,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采用英语教学,二语词汇附带习得作为重要的英语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研究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以及在听说语境中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当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然语言环境,让他们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习得的过程中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17.
已有的母语知识结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阻碍或干扰作用,就会发生语言的负迁移。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受到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常常会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句子,即Chinglish。这既是汉语习惯表达在英语学习中负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英语文化是语言习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考察英语文化习得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明确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英语文化习得的过程中,采取各种适用性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适应跨文化交际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重要条件,英语的实践性,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拟从中介语语法损伤的视角对中国学生英语第三人称单数习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对英语第三人称单数的使用表现为使用不足和过度使用,英语动词屈折词缀的缺失并不意味着中介语语法的损伤,而是由于中国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英语形态系统和句法系统之间的匹配规则以及来自汉语语言结构的干扰和语言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