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的年轮:日本科学家发现人的年轮在人脑中,当声波频率和人的年轮相等时,就会发生特别的反应;反之,则无这种反应。因此,利用声波可准确地诊断出人的真实年龄。甲壳年轮:爬行动物如龟、鳖等的年轮“刻”在背部的甲壳上,腔肠动物如珊瑚的年轮则是在它们表壁上有粗细之分的规则形条纹。鳞片年轮:春夏季节,鱼生长较快,所以鳞片也就长得快,产生较宽的同心圈;秋季水温较低、食物减少,鱼生长得  相似文献   

2.
奇异的年轮     
人们所熟悉的年轮,莫过于树木的年轮了。一棵树被锯倒了,人们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那么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在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燥发、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植物中不仅树木有年轮,水仙花也有年轮,它的年轮在它的“蒜头”上。,有1个年轮的,开花期短,有3个年轮的开花期长。因此,有经验的育花者,就会挑选年轮多的水仙花根茎来栽培,以便使水仙花花期长些。不仅植物有年轮,动物亦有年轮。鲤鱼等鱼类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全国计划建成500个安全社区“十一五”期间从全国安全社区建设研讨会上获悉,国家安监总局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成500个安全社区,其中各省会城市不少于10个。据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介绍,我国在北京、上海、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市的35个地区和单位开展了安全社区创建,总人口约340万,主要为城市安全社区和企业安全社区。人体的年轮日本科学家发现,人的年轮在人脑中,当声波频率和人的年轮相等时,就会发生特别的反应;反之,则无这种反应。因此,利用声波可准确地诊断出人的真实年龄。甲壳年轮爬行动物如龟、鳖等年轮“刻”在背…  相似文献   

4.
人 类是生存于地球的高级动物 ,这种高级动物之所以与其他动物 ,包括诸如大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区别开来 ,就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拥有文化的高级动物。这种文化的“基因”在人类生命孕育过程中 ,每时每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表达 ,因此 ,人类似乎“先天”就拥有了与其他动物鲜明的区别。即使在生育这一几乎与本能非常接近的领域 ,人类文化依然勃然怒放。如果你有机会读到徐桂兰女士的《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 (人类学文库之一种 ,广西民族出版社 2 0 0 2年 ) ,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在人类生命从孕育到成长过程中丰富多样 ,色彩缤纷的文化事象 …  相似文献   

5.
宋炜 《科技信息》2007,(15):304
形式法则,通常被认为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与环境设计风牛马不相及。事实上,当我们把一个充满美感的,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环境设计进行提炼以后,会发现上面提及的各种形式法则的影子。这就说明,“美”具有共通性。在本文中,将通过对概念、联系、设计运用的方法和实例等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最终寻得其间的联系和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创造出最优化的“人类——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6.
对于人类来说,大脑至今仍是一个谜。作为宇宙中已知最复杂的组织结构,人类对大脑中许多区域的功能知之甚少。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我国科学家不久前在人的大脑中发现了一个和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承认。由第一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舒斯云教授发现的这一新区域“边缘区”,被国际权威专家称为“舒氏区”,“边缘区”理论也被权威学者列入专著,并被国际神经科学界广为引用。  相似文献   

7.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密切相关,一年中鱼类生长的季节变化和快慢节律,可从鳞片脊椎骨等组织结构上显示出来,形成年度的标志——年轮,本文仅就鳞片上的年轮特征,假年轮的鉴别及其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甲,在古代是一种用金属或皮革等围在人身体和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人穿上它称为“铠甲”,车辆披上它称为“装甲车”。现代战争中铠甲已不复存在,但现代装甲车则发展到可以抵御枪弹甚至炮弹的袭击,是人类防御敌人的有力武器。在昆虫世界里,也有一群身着“铠甲”的昆虫。它们身上的“铠甲”在保护其身体免受不良气候影响、机械伤害和天敌袭击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在我们人类看来,虽然它们这种“装备”的防卫能力似乎微不足道,难以抵挡人类和一些大型动物的侵袭,但在自然界里,在与其它昆虫的生存竞争中,这种装备毕竟还是一种有效保护自身的武器,这也是它们能够适应生活环境而成为昆虫中最昌盛的一支的主要原因。人们给这类昆虫起了一个形象的名称——甲虫。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对确定性的集合,事物可以用属于或不属于来表示,即可用“0”或“1”这种二值逻辑来表示。这种逻辑体制对电子计算机而言,无疑有两大优点,精确和硬件容易实现。但其缺陷是很难描述人的大脑思维,也难以表达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大量模糊信息。在模糊集合中,事物能用隶属度来表示,隶属度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因此说模糊理论采用的是多  相似文献   

10.
潘楷文  枫月 《世界博览》2023,(15):24-29
<正>我们大脑中的“底层代码”没变,但使用场景却变了,这就出现了“错配”,我们再也不能依靠情绪这种“非黑即白”的机制来应对现在的环境了,而负面情绪机制还在运行。抑郁症,也就必然出现了。抑郁这种负面情绪,本质上是人类在原始社会进化出的一套应对环境、保障生存的机制。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就会伴随出现抑郁情绪,这在我们祖先生活的那个时期,是能保命的。比如,在一次捕猎的过程中失败了,并且你受伤了,这时候你就会感到深深的挫败感,从而体验到抑郁情绪,这种情绪会让你行动迟缓,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以生存为前提的。但生存的表现形式是共营性,从生命的维持到精神文化的创造,无一不是以彼此提供自身的劳动贡献为前提,以此来希望获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的满足,正是在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特质中,产生了生存和生活规范道德,使人类得以发展。东方哲人荀子曾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生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1]荀子所说的‘义’,就是公共道德,而‘群’即是说,人能懂得在群体的协作中,个体与个体、个体…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句话:“视金钱如粪土”。但美国科学家日前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显示,人类做到这一点其实相当难。见到金钱时,每个人的大脑都会出现特定的反应——某些区域的温度会出现明显的升高现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大脑中与视觉相关的部分的升温幅度要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3.
读年轮     
1.树木有年轮。当一棵大树被锯倒后,树桩上会有一圈圈同心的花纹。花纹记录了大树成长的过程,每圈花纹代表树木“长”过一“岁”,所以它们被称为年轮。 2.春季和夏季的气候最适宜树木生长,树木生长快,在树干上留下的纹路宽,且颜色浅,叫早材;秋季和冬季树木生长缓慢,在树干上留下的纹路窄,就像一圈深色的细线,叫晚材。 3.一浅一深,一宽一窄,每年早材和晚材合起来形成一个圆环,人们称它为年轮。年轮不仅可以告诉我们这棵树有多少岁,而且可以记录丰富的自然界信息,只是你要花心思才能读懂它。 4.如果年轮的中心部位宽窄不均,这说明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小时候都听过大人讲故事,如果故事是从书上来的,那么多数时候就被称为童话。我们伴着童话成长。在童话故事里,你有时会听到世界上有一种奇迹——实际上是一本书、一张记录着什么的纸、一种类型的地图、一个记录着根本看不懂且十分管用的符号的物件——也许孩子们称为“魔法书”,故事中这种东西(书)常常在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并且书中恰恰就有可以转危为安的方法。危机化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千百年来的故事中这种“魔法书”是不少的,从根本上说,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渴望。  相似文献   

15.
科技资讯     
人类大脑仍超速进化人类大脑中的一组“人性基因”仍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进化!由于这组基因的进化与人所处的社会的文明活动有关,大脑的加速进化还可能带来一些社会后果——可能会导致不同社会中的人种间的智力发展不平衡。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中终于看到“理论神经科学”一词,是令人欢欣鼓舞的。这是神经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人类对于自已的大脑——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佚名 《青年科学》2009,(6):24-24
为什么打哈欠 “人类的大脑其实和电脑一样,在冷静的状态下,它们的运行效率最高。而且,人类的进化已使得身体总是在尽最大限度地冷却大脑。”科学家为证明这个观点,仔细分析和研究了长尾小鹦鹉的打哈欠原理。由于这种澳大利亚野生鸟类的大脑相对比较大,可以作为脊椎动物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大脑温度经常发生波动,而且它们不会像人类和其他动物那样会形成传染性哈欠。科学家们将长尾小鹦鹉放置于三种不同的环境中:温度正在升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QQ不倒问     
空气中的“维生素” 为什么我们身处公园、海滨、森林或山谷时,会感到心旷神怡,而处于闹市中则会觉得烦躁不安呢?Q: 老师告诉我们,海豚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却与我们人类一样,也是哺乳动物,仍要靠肺来呼吸。在白天,海豚可以经常到水面上来换气,可它们睡着时怎么办呢?Q: 千万别担心,海豚可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人睡觉时,两侧的大脑都进入休息状态,而海豚却只有一侧大脑停止活动,另一侧大脑仍保持清醒状态,只是警觉度较低,何时需要浮上海面呼吸新鲜空气,就要靠它发出指令了。大约2小时后,左右两侧大脑会自动“换岗”,清…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知     
人脑灰质越多越聪明美国研究人员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智商的高低与大脑中的灰质有关。在大脑固定区域的灰质越多,人在相关领域就表现得越聪明。过去普遍认为,聪明程度与大脑的整个体积或是与大脑额叶的大小有关。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在大脑的全部灰质当中,只有6%的灰质看起来与智商高低有联系。shaoerkeji人们一直认为果蝇“头脑”简单,俗话说“没头的苍蝇”。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唐世明的研究成果修正了人们的“偏见”。与人类智商差别极大的低等动物果蝇,同样有着过目不忘、能够吸取经验教训的本领,具备高等动物的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20.
《奇闻怪事》2011,(4):41
你知不知道,人类为什么会有快乐心情?而这种快乐心情又是靠什么来驾驭的?原来,人的大脑具有和天气一样的"春夏秋冬"特性,它能够反映人类"喜怒哀乐"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