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索利用多波分量技术提高地震储层测精度。方法在精细岩石物理分析和岩性、流体敏感因子优选的基础上,通过PS波标定,纵横波精细对齐进行纵横波联合解释、联合反演;利用实测全波列测井数据对PS波AVO响应特征和储层及流体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在研究区进行含气性预测,预测符合率较单一纵波提高10%以上。结论多波勘探技术因增加了横波信息,有效提高了岩性和流体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横波地震勘探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的地震勘探方法,被广泛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勘探、露天煤矿勘探等方面。由于横波衰减快,加之受激发方式制约,一般勘探深度均较浅,常被用于100米以上浅层地震勘探。浅层地震勘探需要查明的多为较小的地质体,对精度要求高,分辨率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横波勘探中影响分辨率的几个问题及如何提高横波勘探分辨率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探讨地震反演成果的分辨率和符合率,为钻井资料少、构造和沉积特征变化大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通过应用EPS软件独特的拟声波曲线构建、复杂地质建模及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开展了无井约束递推反演、波阻抗反演和储层参数反演等研究工作,提高了研究区砂体反演成果的分辨率,砂体预测结果与验证井符合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砂体...  相似文献   

4.
根据CB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地震资料应用为基础,结合测井、地质、钻井等资料对油藏进行多层次综合研究的一套方法。主要包括:①利用综合参数法由地震信息预测砂岩发育区,指出勘探目标;②利用地震资料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方法在砂岩发育区内确定油气富集带和部署探井;③在油气富集带内,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完成油井单个砂体的边界确定和厚度定量计算。利用这3 个层次的地震预测技术逐次解决了宏观的砂体分布、油气富集区带和单砂体定量解释。利用其预测结果所布置的2 口探井都见到了高产工业油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东营北部凸起带古冲沟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充分认识古冲沟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本文利用东营北部凸起带的地质、钻井、航磁和地震等资料,对古冲沟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和古冲沟储层预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浅层地震仪采集地震反射波,用常规地震处理软件,采用波场分离法处理地震剖面,以纵横波综合勘探的方法,尝试在城市进行活断层调查。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约束储层反演技术在卫城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线性地震反演储层预测可以得到区域大套砂体的展布特征,但对于滚动勘探需要的认识到砂组乃至小层级别的要求是不够的.在对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进行目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构造—测井共同约束下的非线性反演技术,得到清晰的储层构造认识,为油田部署调整提供依据.在卫城油田卫北地区的滚动勘探目标研究过程中,通过地震和测井资料目标处理,使老资料提高了分辨率,凸现了砂体特征,然后通过更能反映地震资料数学特征的非线性地震反演,清楚地识别出薄层砂体,并得到了钻井资料的良好验证.实践证明通过非线性约束储层反演进行储层预测,对于认识储层和地层对比,解释和验证构造具有重要作用,是滚动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电磁勘探方法拟地震解释的可行性,针对电磁波与弹性波在传播理论上的类似之处,介绍了电磁法拟地震解释的摹本原理,通过对探地雷达和常规电磁法使用的不同频率电磁波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的对比分析,指出地质雷达使用的是超高频电磁波,传播规律和弹性波相似,可以直接利用地震勘探的处理解释方法进行解释;常规电磁法勘探因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较低,具有明显的色散效应,其传播规律和弹性波有较大差异,采用拟地震解释难以得到理想效果。该成果对电磁法拟地震解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斌  董旭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1):4536-454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地区表层结构复杂,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纵向目标层系多,构造幅度低,储层微断裂发育、非均质性强、预测精度低,岩溶孔隙及断缝尺度小,难以识别。为此,在该地区系统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目标处理、综合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基于地质效果优化采集方案设计,采用小组合、适中面元、宽方位、高覆盖的观测系统,应用井震联合宽频激发与全节点接收,在保障地震资料一定信噪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在保真、保幅的前提下,应用高精度融合静校正技术、特色噪声衰减技术及煤层屏蔽下弱信号成像技术,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针对断缝体及上古生界成藏主控因素的地震地质特点,建立了高分辨率储层预测、高精度断裂识别与圈闭描述技术,最终形成了一套黄土塬高质高效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体系。将该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HS工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0.
西湖凹陷黄岩构造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SED)技术,是在对地质目标的理论分辨率计算和分析基础上,通过室内计算机模拟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野外作业效果,最终实现地震采集参数的优化选择。在黄岩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中,针对二维资料频率偏低、分辨率不高、多次波发育等问题,对SED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改进。①为控制多次波、提高信噪比,电缆长度由3000m增至3900m;相应地,最小偏移距从253m减小至180m,最大偏移距增大到4080m。②为保证所接收的地震信号频带宽而且高,电缆沉放深度由11m减至7m,震源沉放深度从7m减至6m。③使用气泡比更大、频谱更宽、穿透力更强的SLEEVE枪阵。在实际作业中获得了高质量的三维地震资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勘探”。  相似文献   

11.
安莲萍 《甘肃科技》2011,(14):53-54,15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是矿方开采前急需的重要参数。地震反演就是利用测井、钻井资料和地质规律为约束条件,构建一个初始波阻抗模型,将初始波阻抗模型与实际地震剖面进行对比,根据它与实际地震剖面的差异反复修改模型参数,最后得到一个从给定的观测数据中重构出的合适的地质模型,从而较好地预测和描述地下储层的纵横向展布和物性变化。对宁夏某矿区三维地震资料利用钻孔测井资料为约束进行反演处理,应用STRATA地震反演系统,获得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反演技术应用于煤层厚度解释具有直观、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地震CT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穿透地质体时走时和能量变化的观测,经计算反演重建地质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它是现代地球物理数值观测技术与计算技术紧密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新发展。它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图像直观、信息量大,很受工程界信赖。目前的地震CT已发展成为系列方法,成像物理量包括波速、吸收系数和泊松比等多种,利用的地震波包括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和面波等多种类型。波速成像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敏感,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岩性分布和规模较大的断裂…  相似文献   

13.
通南巴构造须四段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针对川东通南巴构造须家河组四段储层较致密的特点,采用地球物理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含气储层地震响应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进行砂体预测,在明确砂体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孔隙度预测,寻找砂体中孔隙度相对高的部分,同时在含气储层地球物理响应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含气储层预测,最后预测了须四段优质储层的平面分布。该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从砂体预测 → 高孔隙度砂体预测 → 含油气砂体预测,多种储层预测方法相结合逐步深入地寻找优质储层,指出有利勘探目标区,可以为致密碎屑岩油气藏勘探提供有充分地质依据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在地震岩性反演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区目的储层单层厚度小和储层岩性横向变化较大情况,为了解决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常规储层预测反演较困难问题,采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讨论了网络模型的构造和预测识别等步骤。根据该区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属性特征与地质岩性特征的相关性,利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地层特征进行预测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对油田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地震野外参数的选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地震勘探的成败,保证野外资料采集质量的关键是采集参数的选择。参数选择得当,就能有效地拓宽有效波谱带范围,提高有效波的主频,以松辽盆地北部太平屯-宋芳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区块的实际地质参数及相应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从地震波运动学的角度,确定了该地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的参数,并分析了它对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Rayleigh 面波的波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不同网格长度对Rayleigh 面波频散的影响,针对20 Hz的主频震源,确定当网格划分长度为0.5 m 时可满足要求。由于Rayleigh 面波散射的时距关系为双曲线,在地面布置检波器可接收到地震信号,根据地震记录所携带的地质信息对非均匀地质体进行查找,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有效性。以Lafayette 体育馆的空洞为例,研究表明Rayleigh 面波勘探结果与电法探测的结果吻合。通过频散数据按等效半空间法,反演得到V-H 频散曲线排列和x-H-V 速度等值线图,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能较准确地确定地下空洞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 (SED)技术 ,是在对地质目标的理论分辨率计算和分析基础上 ,通过室内计算机模拟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野外作业效果 ,最终实现地震采集参数的优化选择。在黄岩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中 ,针对二维资料频率偏低、分辨率不高、多次波发育等问题 ,对SED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改进。①为控制多次波、提高信噪比 ,电缆长度由 30 0 0m增至 390 0m ;相应地 ,最小偏移距从 2 5 3m减小至 180m ,最大偏移距增大到 40 80m。②为保证所接收的地震信号频带宽而且高 ,电缆沉放深度由 11m减至 7m ,震源沉放深度从 7m减至 6m。③使用气泡比更大、频谱更宽、穿透力更强的SLEEVE枪阵。在实际作业中获得了高质量的三维地震资料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勘探”。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道砂体横向变化较快的非均质性特点, 通过对低频信息保存较好的地震纯波进行信息挖潜, 提取纯地震振幅信息以及相对阻抗反演进行河道砂体预测, 利用地震低频增量属性对流体进行预测, 有效解决了河道砂体横向变化较快的横向非均质性难题。通过河道砂体及流体检测结果, 进行井位部署的优选, 提供建议井5 口, 其中4 口获得高产, 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油田生产井位部署的主要依据, 此研究方法可以在类似地质条件区块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地震勘探在控制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等方面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煤矿为了稳产高产及生产安全等要求,须准确掌握井田内“无煤带”、采空区、火烧区、煤层露头、火成岩等特殊地质现象。通过多年对辽宁、山东、新疆等地煤矿地震勘探实例,介绍确定煤层特殊地质现象采用的方法,通过运用钻孔测井曲线进行地震资料反演,掌握地震时间剖面上的特殊地质现象的特征,依据三瞬处理,研究振幅异常与地质现象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要充分利用已知的地质资料,根据不同的地质异常体在地震数据体上的特征解释各种特殊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地震勘探中,如何解决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技术课题。近年来,随着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可控震源技术在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通过实例论述了可控震源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地震勘探中所取得地震地质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的地区开展可控震源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