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言语感知模型和范畴理论为基础,采用感知实验的研究方法对英语元音时长进行了调整,就语音培训对英语专业学习者美式英语紧元音/i:/、/u:/和松元音/L/、/u/感知影响进行了研究.3名美籍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60名参加了合成语音辨别实验和区分实验.实验结果证实关国人的元音感知不受元音时长影响,而英语专业学习者元音感知主要受元音时长影响;语音培训对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紧/松元音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语言培训迁移"是造成两者感知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元音感知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通过强化音质差异可以显著提高英语紧/松元音感知.  相似文献   

2.
中学英语语音教学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好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是语言口头表达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外壳和物质基础,人们通过声音感知目的语、学习目的语.中学阶段是教授语音的最佳时期,音标教学是中学语音教学最基本的内容,而掌握音标教学技巧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种族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看,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心理语言学研究一致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为童年时期。就二语语音习得而言,相关研究一致认为,二语语音习得受临界点制约:即二语语音习得者在十二三岁前更容易习得较纯正的二语语音;而早期纯正二语语音的习得对今后的听、说、读、写乃至最终熟练准确地掌握第二语言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参照母语语音习得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通过使儿童频繁接触各种纯正英语韵律语篇,如英语儿歌、顺口溜、短小故事等方式,充分培养开发他们早期熟练掌握英语语音习得的能力,为其今后学习英语并最终掌握该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着重回顾国内外关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习得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影响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学习的因素以及相关对策两个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英语语音习得研究与教学方面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态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四个维度对1980年以来发表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上与英语语音错误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倚重音段错误与产出性研究,超音段错误与感知性研究比较匮乏;应用理论分析英语语音错误的相关研究数目相对较少,然而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却占据着该领域的主流;虽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断增强,但是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依然不足;导致语音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却将错误归因为单一的母语知识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学习英语时,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母语语言习惯来学习,这种现象就叫迁移。当迁移不当,在目的语中不能接受,影响学习时,就成了负迁移。本文对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的负迁移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点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方言的发音规律和语音特征与英语语音有着很大的差异,对英语语音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的学习环境,课堂语言教学中多讲英语语音和音位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多用现代化手段辅助英语语音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为一个课题的前期调查,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大纲》中所规定的必修课之一的语音教学进行了研究。语音肩负着为多项技能和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重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之基础。然而,在专业理论学习中学生却一再暴露出语音知识欠缺的问题。于是,我们以问卷和访谈为工具对语音教学进行了诊断性研究。结果发现了对教学目的认识模糊,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对语音欠缺的原因尚为查明。我们拟调整思路自上而下再查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音自我概念和焦虑这两个情感因素对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有较大的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低下,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课堂焦虑,半数学生从系统性的语音教学中受益良多。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上述问题,即:提升英语语音自我概念,增强自信心;增强语音学习自主性,降低课堂焦虑;重视系统语音教学,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学习英语时,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母语语言习惯来学习,这种现象就叫迁移。当迁移不当,在目的语中不能接受,影响学习时,就成了负迁移。本文对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的负迁移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的听觉感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主观听觉测试实验,研究了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对人的听觉感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保持语音信号的幅度谱不变,在改变其相位谱时,只要重建信号在时域中的包络不变,重建语音和原始语音就不存在主观听觉上的差异.重建语音的听觉感知效果主要取决于附加相位对频率的导数的起伏幅度.重建语音中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最大相对时移决定语音感知的质量,当最大相对时移小于10ms时,语音感知质量最优;只要相位失真带来的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最大相对时移小于20ms,就不会影响对连续语音的正常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话音内插系统(Speech Interpolation System)的高灵敏度话音检测器,并用该检测器进行了各种话音瞬态参数的统计分析。该话音检测器通过分析输入信号的短时能量和零交叉率等检测话音信号,采用自适应电平门限和释放延迟等措施提高了话音检测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同时,这种方案对于线路中的信令信息有较强的识别能力。采用本话音检测器对话音信号所做的统计分析不仅得到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汉语活动规律,而且进一步完善了检测方案。同时,通过汉语和英语话音活动规律的比较表明汉语应用话音内插技术的效果要优于英语。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一种网络型有声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它符合国内外CAI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有实用价值.这种系统基于Novell网络,采用了先进的Netware 3.11网络操作系统,其发声部分采用ADM波形编码技术,设计的语音接口卡达到了成本低、音质好的目标.所研制的有声CAI网络已实际调试成功,并已应用于英语有声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4.
English speech is a kind of discourse delivered atan assembly or on formal occasions,which is designed to voicethe speaker' s opinions and propositions as well as to persuade and influence the audience.Generally,English speechis characterized by rigorous thinking,logical expression,linguistic succinctness,variety of sentence structure andlively rhythm.English speech is a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style and is therefore different from other varieties ofEnglish in some ways,both linguistically an…  相似文献   

15.
国内近年出版的有关英语修辞的献不少,在谈及比喻修辞时大都仅限于分类界说、举例说明。这种静态、孤立的处理易使读误认为比喻修辞不过如此肤浅。其实,比喻修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它与语言的运用、发展、变迁等都有极其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英语语言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对HMM模型进行改进,设计出适合英语语音合成的上下文属性集以及用于模型聚类的问题集,提高了其建模和训练效果。此外,借助HTK和Festival等工具,以基频和声道谱参数为训练参数,最终实现此英语语音合成系统。从所合成语句的效果来看,合成语音整体稳定流畅,而且节奏感比较强。  相似文献   

17.
言语失误是人们在说话时产生的偏离言语计划导致的错误,它反映了学习者对语言的认知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言语失误进行了分类,探索了其潜在的影响因素,以期对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国外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这对我国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外文献以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表明“,融入式策略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应着力推广。在具体的英语学习策略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对症下药,教师的指导性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孙力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4):419-421,428
通过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源于饮食文化的英语习语及修辞特点。指出,人类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酝酿出丰富多彩、形象主动、喻意深刻的习语。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大部分习语都是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形成的。正是这种恰当的形象比喻,使习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语言中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针对歌曲检索中出现的中英混合现象所开发的中英双语识别系统。在双语混合语音识别中,主要面临的2个问题:①在保证双语识别率的前提下控制系统的复杂度;②有效处理插入语中原用语引起的非母语口音现象。为了解决双语混合现象以及减少统计建模所需的数据量,通过音素混合聚类方法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双语识别系统。在聚类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混淆矩阵的两遍音素聚类算法(TCM),并将该方法与基于声学似然度准则的聚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TCM进行音素聚类的识别性能优于基于声学似然度音素聚类的性能,最终得到的中英双语识别系统在纯英文测试集上的短语错误率(PER)相对基线单英文识别系统下降7.19%;在双语混合测试集上PER相对基线混合模型下降13.78%;同时在纯中文测试集上保持了基线单中文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