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模拟钢/聚丙烯/钢复合层板的拉深成形过程,研究了聚丙烯板材内的塑性应变发展过程、等效应力分布和总应变能密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变形区域的塑性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拉深中复合板的聚丙烯板材分为5个变形区,即凸缘区(Ⅰ),凹模圆角区(Ⅱ),凸模与凹模间隙区(Ⅲ),凸模圆角区(Ⅳ),凸模底部区(Ⅴ);其中,Ⅴ区是非塑性变形区,Ⅰ区、Ⅱ区和Ⅲ区沿径向伸长变形,沿周向压缩变形,沿厚向收缩变形;Ⅳ区沿径向伸长变形,沿周向伸长变形,沿厚向收缩变形;Ⅲ区εi值为0.40~0.47,是塑性变形程度最大的区域,且发生了显著的剪切变形;Ⅱ区和Ⅳ区的部分区域也存在明显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2.
各项异性材料的某些特性会对材料产生性能上的区别。文章对Q235钢中纤维方向分布不同时做了拉伸的研究。通过纵向和厚向两种实验数据说明了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为工程人员在理论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板材拉深稳定性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拉深时变形区板壳的临界皱曲载荷以及厚向异性板材在拉深危险截面处的失稳载荷通解;将其应用于成形工艺分析,实现了无压边柱形凹模拉深和锥形凹模拉深以及有压边多次拉深成形极限预测与最小防皱压边力预测.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不同应力一温度路径下Q235钢材性能的试验,以研究应力一温度历史对钢材应变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应力一温度路径下Q235钢的应力、温度、应变三者之间的本构关系.研究了Q235钢经过恒载升降温自然冷却到常温时的材料力学性能,并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于圆筒拉深试验,获得了1 000 MPa级先进高强度钢拉深时破裂的临界点和极限拉延比(LDR).研究了Hill、Barlat和BBC 3种不同屈服准则的数值仿真效果.结果表明:1 000 MPa级双相钢LDR值为2.07,且Barlat屈服准则模拟结果与实际试验相符.对断口进行扫锚电镜(SEM)观测,发现1 000 MPa级双相钢有别于传统板材,其拉深断裂模式为沿板材厚向45°的韧性切向断裂,无明显颈缩现象.  相似文献   

6.
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在Q235钢表面进行了WC硬质合金粉末的喷涂.在MRH-5A型滑动磨损试验机上,对涂层进行室温下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测验,借助于扫描电镜观察磨损试样磨面形貌.通过对摩擦磨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Q235钢表面用WC硬质合金喷涂后,耐磨性大大提高,涂层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高温下方盒形件不等温拉深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正交试验,研究热冲压过程中模具温度对22MnB5钢板的不等温拉深成形能力的影响,并分析零件几何参数对22MnB5钢板的不等温成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具温度越高,22MnB5钢板的成形能力越好;其中凹模温度对成形能力的影响最大,压边圈影响次之,凸模温度影响不大.方盒形件的凸、凹模圆角半径越大,22MnB5钢板在高温下不等温拉深成形能力越好;转角半径越大,转角区域越不易起皱.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锈蚀程度下Q235钢框架梁的力学性能,基于Q235钢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通过对6根锈蚀程度不同钢框架梁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到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规律,分析试验数据得到不同锈蚀程度对钢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引入循环退化指数,拟合了具有累计损伤效应的特征点(屈服点、极限点、破坏点)公式,提出了适用于锈蚀钢框架梁的滞回规则,进而建立了考虑锈蚀作用的钢框架恢复力模型.其中3根试件进行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对比,另3根试件进行模拟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的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恢复力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吻合情况良好,所建恢复力模型可为不同锈蚀程度的钢框架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为钢框架梁在不同锈蚀程度下的弹塑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用模拟仿真技术,结合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通过6种不同形状的拉深筋和3种不同的拉深筋运动轨迹的高强度板盒形件的拉深成形模拟仿真,研究了可控拉深筋对高强度板盒形件拉深性能的影响。以极限拉深深度为评价指标,分析结果数据,得到轨迹二拉深筋上升—静止—下降为最优运动轨迹,并且3种可控拉深筋运动轨迹的指标均比固定拉深筋的大,证明可控拉深筋能够改善高强度板的成形性能。其中直球头拉深筋的改善效果比斜球头显著,但斜球头比直球头具有更好的极限拉深高度,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拉深筋前后的高度。最后通过成形力分析,解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拉深模的主要失效形式,分析了影响拉深模失效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拉深模使用寿命的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可较大地提高拉深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钢/聚丙烯/钢复合板拉深中钢板变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方法模拟钢/聚丙烯/钢复合层板的拉深成形过程,揭示了两层钢板的塑性应变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变形区域的塑性变形特征。对内层钢板,从板料中心沿径向依次处于非塑性变形状态、径向伸长类变形、周向压缩类变形状态。而对外层钢板,从板料中心沿径向则依次处于非塑性变形状态、周向压缩类变形状态、径向伸长类变形状态、周向压缩类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退火方式对深冲压钢板晶粒尺寸不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续退火或罩式退火后的深冲钢板和超深冲钢板的组织以及织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罩式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细小,而连续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粗.这种区别主要来源于热轧钢板原有组织和织构的不均匀性,退火加热过程也会对钢板表面和心部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收集了Q235和Q345冷弯厚壁方矩管的材料不定性、几何不定性、稳定设计计算模式不定性以及短柱的承载力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一次二阶矩法进行了抗震及非抗震设计可靠度分析.最终给出Q235和Q345冷弯厚壁型钢构件强度和稳定设计抗力分项系数以及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建议值,为相关技术标准的修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率相关晶体塑性本构理论框架下,实现了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过程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深冲过程中的制耳和板厚的分布情况,分析预测了极限拉深系数值;结果表明,晶体塑性有限元法模拟的制耳轮廓的高度和极限拉深系数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板料的厚度变化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5.
碳钢表面渗铝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能,选择Q235钢作为基体材料,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对Q235钢进行650 ℃低温渗铝处理,利用SEM、XRD和EDS研究了渗Al层的微观组织结构,通过恒温氧化实验研究渗Al处理对Q235钢700 ℃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钢渗Al层主要由Fe2Al5和Fe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渗Al层表面有裂纹和空洞,界面不平整,致密性较差,氧化膜厚度200~300μm.渗Al能显著提高Q235钢700℃的恒温氧化性能,未渗Al时Q235钢的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直线规律,氧化膜主要为Fe2O3,氧化过程中氧化膜脱落严重,对基体无保护作用;渗Al后动力学曲线呈抛物线规律,氧化膜较致密,缺陷较少,氧化膜主要由Al2O3和Fe2O3组成.渗铝能显著提高Q235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高强度钢板强化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IF钢是汽车用深冲性能最好的高强度钢板。通过实验,对BIF340钢板的固溶强化元素磷的强化机制和烘烤硬化钢板BH340的强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横向预拉伸对17%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表面抗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冷轧退火板为原料,研究了3%、6%、9%和12%横向预拉伸(即拉伸方向垂直于板材轧向)变形对其冲压成形表面抗皱性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X射线衍射技术探究了横向预拉伸前后板材内部织构取向和晶粒团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横向预拉伸9%后实验钢板表面抗皱性获得较大提高。由于在退火、横向预拉及纵向拉伸后{001}取向晶粒含量均非常少,因此基于厚向塑性应变比差异的Chao起皱机理不适用实验钢,而基于平面剪切应变的Takechi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在横向预拉伸后,由于γ纤维织构晶粒簇的宽度降低、方向整体偏转,使得板材抗皱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深冲铝板坯冷轧显微组织、织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冷轧工艺参数的深冲铝板坯(wA1>99.75%)的显微组织、织构,测定了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由D-500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建测极图,按Bunge的方法计算取向分布函数(ODF);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变形显微结构.结合冷轧变形亚组织结构和织构特征,讨论了位错胞结构与板坯塑性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关系,以及对板坯塑性各向异性的影响,预测材料深冲性能.分析认为,材料力学性能决定于变形组织结构和织构,随冷变形量增大,位错缠结胞变形并发生取向排列形成显微带,使材料产生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及加工硬化.本研究显微组织和织构特征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接近50%冷轧变形量的板坯中变形亚组织均匀、多种织构混存,有利于降低材料深冲制耳率.并经工业制罐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不锈钢凹盖壳爆炸拉深的研制过程,重点阐述成形工艺方法的确定,爆炸拉深模的设计和爆炸工艺参数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凹盖壳爆炸拉深具有工艺方法简单、投资少、无需大型设备、成形精度高等优点,工艺方法是可行的,可广泛应用于类似零件的中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