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极大螺旋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极大螺旋藻干粉经热水提取、醇析、Sevag法脱蛋白得粗多糖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得白色粉末状多糖纯品(Polysaccharide of Spirulina maxima,PSM)。纸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为均一组分,硫酸-咔唑法、硅胶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PSM是一种由L-鼠李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D-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酸性杂多  相似文献   

2.
对MIM(Metal-Insulator-Meta)及MIS(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隧道结的结构特点作了简单介绍,着重分析了其发光效应及发光光谱特性,并由此对隧道结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尿经吸附剂处理,硫酸铵沉淀后,得到胰蛋白酶抑制剂粗品。粗品经DEAE-SephadexA-50层析及trypsin-Sepharose亲和层析,得到两种HUTI:HUTI1与HUTI2。HUTI1的比活为3556units/mg,活性回收率为35%,含分子量67000与25000两种组粉;HUTI2的比活为3385unis/ms,活性回收率为31%,分子量为67000。经二步层析纯化,纯化因子达  相似文献   

4.
用FT—IR研究同步互穿网络形成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对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同步互穿网络(PU/PMMA—SIN)的形成过程进行跟踪研究,求出该体系中两组分的形成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SIN中两组分网络的形成机理与单独聚合时相同,彼此在机理上互不干扰。MMA组分对PU网络的形成动力学影响不大,但PU网络形成时的放热和粘度增加,使MMA组分的聚合反应诱导期缩短,反应速率增加,自动加速现象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5.
含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体的腹水经ProteinA-SepharoseCL4B柱纯化得到IgG纯品,分子量为150kD(重链55kD,轻链20kD),与CNBr-Sepharose4B偶联制成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体-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介质。尿激酶粗品经单抗-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后,所得尿激酶制品比活为9×10-4~1.7×10-3mol/s·mg-1,纯化倍数为15~30倍,酶活性回收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6.
Vc—TP体系下黑米天然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可食用的试剂即抗坏血酸(Vc)和茶多酚(TP)作为黑米色素的稳定化试剂,结果表明:Vc的添加量为0.04%-0.06%,IP的添加量为0.02%左右时,在PH为4.0-5.0范围内,黑米红色素水溶液的红色最鲜艳,色泽的保持可以从原来的20天延长至60天左右,3其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用红外光谱(IR)和色质联用(GC-MS)的方法对从石油砜中分离出来的PSO3E组分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对得到的IR和GC-MS谱图的分析,推断PSO3E是一系列的带支链环状亚砜。  相似文献   

8.
紫孢侧耳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紫孢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Pers.)Roll.」子实体中加微量酶提取水溶性多糖,经脱蛋白,CM-纤维素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2个组分多糖:PC-Ⅰ和PC-Ⅱ,层析分离后,用醋酸纤维薄膜和聚丙烯酰胺电泳鉴定均为单一组分。红外史收光谱分析,PC-Ⅰ为β-糖苷键型,PC-Ⅱ为α-糖苷键型。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Fe-Mn-Si合金层错几率Psf的X射线测量,计算了Psf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得到Fe-Mn-Si三元系的1/Psf表达式.结合层错形核的热力学模型,经回归得Fe-Mn-Si合金f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临界相变驱动力和Psf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临界相变驱动力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借助Psf建立了成分与相变驱动力之间的关系,结合有关热力学分析计算得到的Fe-Mn-Si合金γ和ε两相Gibbs自由能曲线,预报了Fe-Mn-Si三元系合金的fc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温度.  相似文献   

10.
从辣椒中提取无辣味无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95%乙醇、丙酮、石油醚作提取剂,先从红辣椒片中提取有辣味的红色素粗吕,再分别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进行适当处理以除去辣味,实验表明,用丙酮提取的红色素粗品经氢氧化钠相应处理后,可得到收率较高,质量较好的无辣味红色素。其它方法要么产率低,要么不易操作或法辣味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从向日葵壳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及工艺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无毒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控制适当反应条件,将其氧化为聚乙烯酮(PVK).然后再以合适的芳胺经重氮化反应偶合到PVK的活性亚甲基上,合成出类汉沙黄颜料.对反应的条件(时间,温度等)进行了讨论,优化了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利用具有防锈活性的Ca2+、Mg2+、Zn2+阳离子和HPO32-、PO43-阴离子防锈作用的协同效应,合成了一系列复合无毒防锈颜料,测定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及技术指标.实验证明它们具有优良的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14.
对天然葵黄色素的吸收光谱以及pH 值、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一些金属离子对葵黄素光密度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这种蓝色无机颜料是以分子筛作为原料,再与其它物质混合后加以煅烧而成。 蓝色无机颜料,色泽鲜艳,化学稳定性好工艺简单,容易生产。  相似文献   

16.
尖晶石系列无机颜料的研制,组成及色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尖晶石系列无机颜料的反应机理和工艺过程,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谱反射率的测试,对其化学组成与色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几种天然花色苷色素稳定性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比较了几种天然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 ,用纸层析法分离了这几种色素 ,得出了每种色素所含主要花色苷数量。讨论了花色苷种类多少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 ,色素所含花色苷种类越多 ,色素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光线、温度、p H值、氧气及部分金属离子 ,食品添加剂等对兰甸果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 ,p H值过高 ,光及 K+离子是导致兰甸果色素破坏的主要因素 ,十二烷基硫酸钠、EDTA、Al3+离子具有显著的护色作用。相对而言 ,热、氧气对兰甸果色素的保存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天然色素与栀子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栀子黄色素是天然色素中品质优良的一种,针对栀子黄色素的一般情况,以及栀子黄色素的提取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脐橙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脐橙皮进行了色素提取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脐橙皮色素水溶性好,对光、热(40~100℃,2.5h)的耐受性强;当pH=2-6时,色素稳定性良好;色素对于Cu^2 、Ca^2 、Mn^2 、Na^ 、Mg^2 的作用不显著,但Fe^ 3对其影响较大;该色素对氧化剂(H2O2)的耐受能力较强,但对还原剂(Na2SO3)的耐受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