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西稀土矿是我国第二大稀土矿,其矿床风化产生的稀土矿泥是一类新的稀土资源.本文综述了攀西稀土矿泥的特点和稀土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稀土矿泥综合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祁军兰 《科技资讯》2010,(17):135-135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稀土金属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相应的,迫切要求提高稀土矿物的研究和鉴定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稀土矿物的一般特征及常用的鉴定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分类的稀土矿开采地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燕  何国金  曹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590-5596
原地浸矿法和池浸法/原地堆浸法(非原地浸矿法)是江西省稀土矿开采常用的方式。以江西省定南县为研究区,根据稀土矿开采方式和特点,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结合纹理信息、面积大小及上下文关系等特征,对研究区2010年的ALOS影像进行稀土矿开采地的信息提取,有效区分了原地浸矿法和非原地浸矿法开采区,且两者的总体精度高达85%。并采用回溯法提取了2001年的稀土矿开采地的信息。最后根据稀土矿区分布图,对稀土矿开采现状以及2001—2010年的十年开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可为该区域及相关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广泛分布于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南方省区, 常呈离子状态吸附于黏土矿物中, 具有中重稀土元素含量高、开采浸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征。南方稀土矿开采过程对地下水产生重要影响, 导致矿区周边地下水重金属、氨氮及硫酸根污染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为此, 借助自动化监测设备, 在广东开展了地下水动态监测实验, 实现了无线远程监测水中pH 值、氨氮等关键指标的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绿色矿山”环境监控系统的概念, 通过整合原地浸矿工艺、地下水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及污染防控系统, 依靠中央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设备, 控制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 为实现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4,(11):12-12
日前,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指责丹麦政府就格陵兰岛上稀土矿归属丹外交政策管辖范围的表态违法。此前,丹麦政府和格陵兰就开采和出口铀矿资源达成协议,但近期就稀土矿的控制权问题又产生争议。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表示,根据丹麦议会通过的相关法案,格陵兰对岛上包括稀土矿在内的所有矿产资源拥有完全的合法权利,因此丹麦政府就格陵兰岛资源具有战略价值并受丹麦政府国防和安全政策管辖的表态违法。  相似文献   

6.
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溶浸溶浸液渗流规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离子型稀土矿具有黏土矿物性质,矿物颗粒表面结合水对溶浸液具有粘滞和吸收作用,并能缩小孔隙体积的特点,探讨了矿物颗粒表面结合水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溶浸液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具有B型颗粒结构特征,松散矿物颗粒在满足起动临界水力梯度和颗粒几何尺寸的条件下阻塞孔隙;表面结合水和松散颗粒是影响原地溶浸离子型稀土矿溶漫液渗流规律的2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马智  陈耀宇  仲新 《甘肃科技》2006,22(12):96-98
天祝干沙河稀土矿,其成矿与碱性斑岩体有关,本文从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等方面探讨了干沙河稀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用7%NaCl水溶液淋洗稀土矿,使吸附性稀土离子进入溶液,经氢氧化物沉淀后,用草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稀土矿中吸附性稀土总量,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适合勘探普查稀土矿床时对含量很人低的吸附性稀土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ICP-AES法测定稀土矿中各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矿产勘探为福建省121地质大队今年新上的项目,稀土矿产检测必须配套跟进。为提高检测效率,减轻工作量,特引进了美国产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因此稀土矿石化学配分分析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用Optima8000型光谱仪直接测定稀土矿产中的15种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该仪器分析速度快、精度高、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冕宁稀土矿硫酸分解制取混和稀土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稀土矿分解温度与时间、矿酸最佳比例、浸出温度与时间等参数,与现有硫酸法工艺比较,具有明显的节能、易于生产控制、反应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不同浸矿时间下稀土矿强度弱化规律,借助自制的模拟浸矿装置,对不同浸矿时间后的矿样进行直剪试验,探讨溶浸液对矿体强度的作用规律,揭示浸矿时间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矿时间后的稀土矿对应着不同的剪切强度,并存在剪应力峰值,在相同正应力条件下,矿块剪应力峰值与浸矿时间呈负相关变化,并分别建立了浸矿时间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关系模型;随着浸矿时间增长,稀土矿在溶浸液的渗流和应力耦合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矿体空间结构,减弱了矿物间的黏结强度,致使矿体抗剪强度弱化。  相似文献   

12.
李广川 《广东科技》2012,21(15):155-155,170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有关ICPAES检测方法在样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已日渐稳定与成熟。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的十五类稀土元素(镧、镨、钐、钆、镝、铒、镱、钇、铈、钕、铕、铽、钬、铥、镥)为研究对象,从ICPAES法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的测定试验分析以及ICPAES法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结果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深对微山稀土矿碱性杂岩体岩浆活动期次及与成矿关系的理解,对微山稀土矿床碱性杂岩体进行岩相学、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微山稀土矿碱性杂岩体正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具有同源性,为偏铝质碱性岩。稀土总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呈轻稀土高度富集模式。微量元素组成具有幔源岩浆岩的特征,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Eu异常不显著。利用LA-ICP-MS U-Pb年代学方法,测得含矿石英正长岩、霓辉石英正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2.4±2.0 Ma(MSWD=5.2)和130.1±1.4 Ma(MSWD=9),存在2536±6.1 Ma(MSWD=1.6)的继承锆石,表明地壳物质参与成岩过程。结合鲁西燕山期构造演化过程,认为微山正长岩类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后的伸展背景下,成矿作用与碱性杂岩体的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开采过程中,孔隙比为影响浸矿效果和矿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探索不同孔隙比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强度特性变化,选取6组重配比的稀土矿样,对不同孔隙比矿样进行了直接剪切实验,探讨孔隙演化对矿体抗剪强度的作用规律,揭示孔隙比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不同孔隙比非饱和稀土矿对应着不同的剪切强度,基于试验数据发现剪应力与剪位移呈"类抛物线"变化,并建立了孔隙比与抗剪强度指标的关系模型.机制分析认为,随着孔隙比的增大,结合水膜效应逐渐弱化,粒间接触点数目也随之减少,使矿体抗剪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平远县稀土矿区的环境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稀土矿区生态恢复策略,该策略可为当地的环保和水利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西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苹 《科技资讯》2012,(33):150-151
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个矿床类型,原地浸矿工艺是近年来赣南地区广泛推广的、并被认为最为环保的采选工艺,但其采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环境问题,主要有引发和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对山体植被的破坏、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的污染,而这些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尚未被众多矿山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离子型稀土矿一直采用落后的池浸生产,浸出率低.本文研究以连续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为浸矿设备的机械化浸出工艺,结果表明:带滤机浸矿,适应性强,浸出率高、处理能力大、生产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优于池浸生产.应用带滤机浸取离子型稀土矿的工艺是一条合理开发和利用稀土资源的有发展前景的机械化生产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我国某稀土矿区和非矿区的蚕豆植株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并研究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稀土矿区蚕豆植株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较非矿区的高;蚕豆植株各部位的稀土含量分布为根〉叶〉茎〉蚕豆;矿区与非矿区的蚕豆中稀土含中稀土含量无大差别,但较其他植物子实中的稀土含量高。  相似文献   

19.
综述与碳酸岩?碱性杂岩体相关的内生稀土矿床的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研究进展。根据矿化特征, 该类矿床大体可以分为原生岩浆型和热液型, 前者稀土矿物是从碳酸岩岩浆中直接结晶出来, 矿化主要产于碳酸岩岩体中; 后者稀土矿物通常与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石英等矿物共生形成脉体, 穿插于碳酸岩杂岩体及围岩中, 或作为裂隙或空洞充填物, 或呈细粒多晶集合体叠加在碳酸岩中早期形成的矿物之上。以往的研究对于稀土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是碳酸岩和硅酸岩岩浆的液态不混溶作用或碳酸岩岩浆中碳酸盐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 还是岩浆期后热液蚀变或不混溶的碳酸岩质流体的萃取作用, 存在很大的争议; 同时,与稀土成矿相关的碳酸盐体系选择性地富集轻稀土, 该类矿床中很少见到重稀土矿物, 亦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加强稀土元素在富挥发份的碳酸岩熔体和碱性硅酸岩熔体或流体之间, 以及碳酸盐矿物及共沉淀相与碳酸岩熔体之间分配行为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将是揭示该类稀土矿床成因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织金新华磷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变形区,通过对该磷矿区果化矿段磷矿及稀土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依据现有地勘资料,对其成因提出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