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宗教,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获得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对宗教与迷信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加以了分析,并就我国政府对待宗教和迷信的鲜明态度,提出了我们对待宗教与迷信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宗教信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宗教及其文化也一直影响着当地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日本纪伊山胜地和朝圣路线及其相关的文化、景观是东亚宗教文化的交流地,更是一部日本宗教文化发展史的活态教科书。本文简述了日本纪伊山成为神道教和佛教的圣地,并逐渐发展为东亚宗教文化交流地的过程。两派宗教在此发展,并成就了一批神社和寺庙的建设,而日本的宗教文化和神社、佛寺建筑也深受影响。从日本纪伊山遗产资源的介绍,探寻宗教圣地及其周围文化景观的四维价值。以日本纪伊山的规划要素为范例,发掘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对当地空间  相似文献   

3.
宗教问题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在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地位,宗教问题是关系到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离不开宗教问题的妥善处理。要妥善地处理宗教问题,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吴永刚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11-13,24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在西部地区具有特殊地位,宗教问题是关系到西部地区民族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宗教问题的妥善处理。要妥善地处理宗教问题,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相似文献   

5.
大理白族本主崇拜是一种很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具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本文从大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特有的地缘性村寨组织形式 ,加之隋唐时期大理地区的频繁战乱、土酋林立等历史环境所形成的祖先英雄崇拜形式和宗教心理分析出发 ,阐释了本主崇拜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了本主崇拜的基本文化功能及形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 宗教作为历时最为久远,分布最为普遍,影响最为深广的一种社会现象,并没有因为科学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发展而在现代生活中沉寂下去,反而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在继续作用于个人和社会,使现代宗教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宗教世俗化是现代宗教的最主要特征。随着整个时代的全方位推进,作为特殊上层建筑形式的宗教也在奋力寻求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宗教世俗化一方面意味着宗教的神秘性和神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宗教意识同时包含着审美。从审美的角度考察宗教中的想象、感情和需求等,可以发现宗教意识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美学情结。这在根本上是由于宗教和艺术一样,也是深层人性精神的一个显现。  相似文献   

8.
略述藏传佛教寺院体育及藏族民间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不仅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与宗教的联系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在原始人们进行的生产、竞技和狩猎等活动中,都有明显的宗教成分,而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体育活动又成为歌颂、纪念祖先和神灵的一种主要形式。进入古代社会,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祭祀中的体育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古希腊为祭祀主神宙斯举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姓氏的音变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很多姓氏当中.在今天中国境内,以“虎”作为姓氏的人群大多数是回族,一些地区的少数汉族也姓“虎”.“虎”字本音读"hǔ”(上声),而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威宁、云南昭通一带的回族,其姓氏“虎”的发音则在当地音变为“māo”(阴平).经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对当地的调查,笔者发现,西南地区“虎”姓读音改变的原因有很多说法,至今学术界和民间都很难形成定论.笔者试图将此问题与回族在西南地区特殊的生存图景联系起来,从族际交往的角度对“虎”姓音变的原因提出思考,同时指出,回族“虎”姓音变现象是回族积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与其他民族和谐共处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文明冲突论”不能很好地分析伊斯兰恐怖主义的起源;伊斯兰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是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与历史和外部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夜郎是存在于2000年前中国西南最大的一个方国.夜郎的社会性质不属于奴隶社会.她并不具备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注意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对于贵州及其周边这样一个特殊地方,我们应不受欧洲发展普通模式的束缚,寻找对于夜郎社会的更加合理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2.
民间信仰中的“小人物”崇拜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小人物”一般是为本地区带来现实利益的历史人物、与本族繁衍有关的氏族祖先或文化祖先、具有职业特长的人物及某些特殊人物或神话传说人物。这种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西南边疆各民族在与当地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中创造了神山森林文化,神山森林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传统生态文化模式.它维系了山地农业的生态平衡系统,又保护了大片原始森林,保存了大量的原生物种,对西南边疆的生态资源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自古以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两千多年来,外来人民以各种不同方式移入滇东南,其中以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形成高潮。移民的到来,传播内地先进文化、加快滇东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融合,使滇东南地区逐步跟上了靠内地区的发展步伐,并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英语翻译教学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众所周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等。他们的确带来了文化差异,并从语言中反映出来。本篇讨论的是文化差异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王朔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在社会关系变革、新阶层涌现以及思想文化变迁的“转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才能清晰地展示作品的时代风貌和特殊意义。意识形态的松动、文化选择的多样为另类的王朔小说打造了生存的空间;而世俗力量的显现和膨胀则使迎合大众的王朔小说声名大震。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特殊喀斯特地貌,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这种作用,既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制约效应,更指明了其在贵州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的一面,并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而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清中叶开始,中国社会和文化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期,多种文化互相激荡,新的文化逐渐生成。当时的东西方文化之争作为特有的文化历史现象,昭示着中国历史巨变所蕴涵的现代意义,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场论争是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前提下讨论东方文化能否继续存在。当然,这样的一场争论,其政治意义超过了文化意义,所谓的文化中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白菜子叶培养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变化 ,随着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再分化的进行 ,子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 ,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增多 ,表明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态变化与生理变化紧密相关 .培养基中添加 Ag NO3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并促进不定芽的分化 .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4):104-106
伏牛山地区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华夏民族孕育、繁衍的生息之地。这一地域的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此,进行专门研究:从对伏牛山文化圈概念的提出到对该地区所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梳理和研究,历时数年,汇集成《伏牛山文化概论》一书。本书是伏牛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