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藏、汉和元朝等有关史料,分别从西藏对元朝的归附始末,元朝政府专门设置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元朝在西藏的括户、设置驿站和驻军等多个方面,列举了相关文献证据,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在元朝统治时期就成为其中的一个行政省,并从此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西藏归属元朝统治的史料举证,可以使世人更好地了解西藏在元朝有关历史真相,对某些西藏独立或半独立论提供强有力的反驳佐证。  相似文献   

2.
简论元朝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历史上 ,元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不长 ,但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民族关系、边疆建设等诸多方面。换言之 ,就是体现于元朝的治国方略之中。研究元朝治国方略的功过是非 ,是全面认识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高昌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臣服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受封“第五子”,率军跟随蒙古军队远征, 受嘉奖。在政治夹缝中,拥护蒙古帝国大汗,维护祖国统一。从特定地区领袖到后来的元朝一种流动官职爵位,对维吾尔地区只能“遥领”,再到后来的帖木儿补花,官至元朝中央中书右丞相、御史台,成为元朝中央三大机构之一的首脑,高昌王的头衔已失去原来的含义,成为元朝一种爵位。  相似文献   

4.
蒙古中亚统治者与蒙古大汗廷的关系经历了由附到离、由亲到疏的演变[1]。而在元朝建立后,中亚统治者与元朝的关系则经历了由战到和、由离到附的曲折过程.13世纪晚期双方的激烈斗争对元朝西北地区的影响尤其深远。本义所述元朝时期的蒙古中亚统治者,主要是指海郁、家八地(先后为窝阔台汗国统治者)、笃哇、宽阔、也先不花、燕只吉台、笃来帖木地、答儿麻失里(先后为察合台汗国统治者)等人。下面分几个时期叙述他们与元朝的关系。(-)海都、家八儿;驾哇(1275?一匕比年在位)时期13世纪晚期和14世纪初,元朝与蒙古中亚统治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邸报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比较兴盛的,在经过了宋朝之后,到了元朝的蒙古政权是不是真的就突然中断了呢?笔者通过对《癸辛杂识》及其作者周密本人的一些分析,得出结论:邸报到了元朝真的中断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中断的呢?笔者通过对元朝的少数民族政权及其统治者的一些特征,分析了五点原因,阐述了一下笔者的管见。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13世纪中期被正式纳入元帝国版图,元朝中央对西藏地方实施了有效的治理和管辖。设置宣政院机构并以帝师兼领院事;在西藏地方设置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封授有实力的地方实力集团为万户等。元朝对西藏地方的直接治理和萨迦派为首的藏传佛教上层在元朝扶植下的政教合一形式的统治对其后700年的西藏乃至整个藏族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中央对西藏的管理形式也成为明清两代中央王朝统治西藏的滥觞。  相似文献   

7.
元朝在征服西藏和统治西藏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军事威慑;扶持萨迦派;西藏建制,使西藏成为元朝中央政权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机关。西藏从元开始已经成为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元朝与明朝灭亡后,朝鲜半岛上都曾出现中国的遗民群体。学界对朝鲜的明遗民群体作了较多深入细致的研究。相比之下,对元朝退出大都后高丽/朝鲜的元遗民群体关注较少。本文拟对此现象作一初步分析,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元明两代的朝鲜遗民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元朝处在一个易于造成严重、持续灾害,由气候、地质、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灾害生成机制里,政府和民间被迫改变其执政和生存的社会组织形式,以适应此灾害生成机制。元朝国家方略的失误之处大致在于对今天安徽、河南的欠开发和对南方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元朝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立法问题上除了对汉族法律适用外,同时也保留了许多据有蒙古族特色的法律,例如本文将要讨论的有关损害赔偿的问题,元朝法律的规定就与其他王朝大有不同。本文将对一些史料的梳理,从而分析蒙元时期的损害赔偿制度,并尝试总结这一制度的特色之处。  相似文献   

11.
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主要是由于他们传统宗教文化多神教萨满信仰的强势存在。在中国历史上,佛、道等宗教的隆盛,很多是因为统治者对神道设教的扶持和宣扬;元代各种宗教并存,而且达到相当繁盛的地步,主要是由于蒙古贵族虔诚的神灵思想的作用。元朝统治者只是出于朴素的功德或功利思想尊崇各种宗教,而并没有把宗教作为设教化民的统治工具。  相似文献   

12.
南阳古代书院起源于宋朝,元朝稍有发展,明清时期书院的官学化逐步加强,至晚清,集官学、书院、科举于一身,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相似文献   

13.
元代学官选注巡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至治元年(1321)以后,为了缓解学官升转的困难,元政府将儒士出身的学官选注为以捕盗为主要职责的巡检官,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当时引起激烈的争论。多数学官为了摆脱升迁的泥潭,自愿弃文从武,一些人还在巡检任上取得了明显的政绩。学官做巡检的现象是元朝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反映了士人群体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努力,是中国职官史上一段颇有意思的插曲。  相似文献   

14.
明朝统治者和士人认为元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滑坡与沉沦。明初政治文化的使命就是儒家精神的重建,这也是三国故事二度创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元代货币作为海外贸易中的纽带,连接交易双方至关重要。纸钞、铜钱、金银、子的国内流通与海外需求,催生了禁运条令的颁行,给元朝和通商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著名科学家     
1、郭守敬 (1231-1316),我国元朝著名科学家,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他在天文观测、数学运算和水利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元朝窝阔台时期 ,耶律楚材定出了一些廉政措施 ,但还不成体系。元世祖制订了一系列廉政措施 ,成宗在廉政建设上虽无多大建树 ,但政治大体清明。成宗以后 ,政治腐败 ,导致元亡。  相似文献   

18.
元朝时期,西藏以萨迦寺为中心的后藏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制作坛城(曼陀罗)壁画的热潮。该艺术热潮的出现大致以萨迦寺、夏鲁寺等为其核心区域,坛城壁画的艺术样式则主要受尼泊尔坛城绘画的影响。纵观西藏美术发展史,卫藏地区(尤其是后藏地区)的坛城壁画的黄金时期显然要比西部古格王国的坛城鼎盛时期晚出,但一经出现持续的时期却长达两个多世纪(13世纪后期~15世纪后期)。文章主要考证元朝绘制坛城壁画的两个重要寺院:萨迦南寺和夏鲁寺的坛城壁画绘制的时期与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元出生于蒙古,活动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参与了对西北各地藩王发动武装叛乱的西征及平叛,并为多处路总管.该志还涉及到元朝初期朝廷用人制度,对研究元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潇湘八景"起源于绘画,原来不局限在潇湘."八景"演变为专属于湖南的"潇湘八景"的时间,大概是在元朝中期."潇湘八景"泛指湖南湘江流域的比较典型的景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