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株潭3市休闲体育场地设施及居民休闲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影响长株潭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提出长株潭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的对策.为湖南省其他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的商贸、服务、空间作用、制造业和对外开放5个系统,选取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采用2006-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相关数据,构建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时长株潭城市群中8个主要城市中心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长株潭3城市中心性的评判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的特征和演变过...  相似文献   

3.
体育休闲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体育休闲旅游资源。通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 法,对我国居民的体育休闲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和进行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的进行分析,探讨有关体育休闲旅游资源 开发的方略,以便能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促进体育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休闲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体育休闲旅游资源。通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居民的体育休闲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和进行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的进行分析,探讨有关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方略,以便能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促进体育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园区政策已初步搭建起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几个层次组成的政策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园区政策体系制度基础的建立以及政策实施和操作平台的构筑,各方也进行了探索.但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园区政策体系仍然存在公共性园区政策及协调性和利益补偿性政策不健全、地缘性园区政策不协调、政策体系的制度安排不完善和政策体系的操作与实施平台不权威等问题.因此,可从完善政策、创新体制、整合资源三方面来完善长株潭城市群园区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系统为例,采用压力驱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在全面识别水循环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脆弱性因子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和专家评价,详细阐述了脆弱性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法得到水资源系统各个脆弱性因子的权重,并由此对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整体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较大,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该地区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评价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滇西北休闲体育资源为研究对象,以SWOT矩阵的形式分析了滇西北发展休闲体育的优势、机遇、劣势以及风险,对滇西北休闲体育资源开发进行了目标定位,从而为进一步进行战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从人口规模、产业集群、城镇规模与体系结构、资源特色四个方面概述了长株潭地区发展现状,并从优化城镇结构、提升交通区位、产业集群优化与协作角度进行了探讨。结合同类研究成果,运用地理元胞自动机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模拟的技术流程与思路方法,并提出了元胞转换规则的一般获取方法,为下一步开展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群增长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朱文静  刘耀庭 《科技信息》2011,(21):I0134-I0134,I0420
2009年,长株潭城市经济圈获国务院批准成立,长株潭经济圈成为了中部的又一亮点,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长株潭经济圈中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为研究对象,从高校体育舞蹈的师资、学生、场地、教材等方面探究长株潭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影响因素,并针对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促进体育舞蹈在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两型社会的稳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趋同、公共服务滞后等。为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健康和谐发展,应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统筹,促进集约开发,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城市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市群交通网络的特点,构建了城市群客运一体化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株潭城市群客运一体化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可对城市群客运一体化交通网络在线网布局水平、线网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实际工程的应用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客运一体化交通网络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背景下长株潭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日益突出.面向低碳经济走土地集约化道路是科学利用土地的必由之路.应用GIS数据管理与可视化表达技术、变异系数权重确定法、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紧扣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长株潭地区为评价目标,选取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19个评价因子,对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论:长株潭三市的集约度都在逐年提高,土地利用将更加集约;作为一体化的城市群,株洲市的集约度明显低于长沙和湘潭地区,潜力较大。评价结果较好地揭示了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度发展状况,为城市群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休闲体育、休闲体育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宜昌市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地方政府科学合理制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滨江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经验为借鉴,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湘江西岸区域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原则为指导,分别从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政策三方面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SWOT分析法,对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开发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要科学认识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鄂西地区行政区域之间协作,同时,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长株潭城市群2005—2020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个方面选取30个评价指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分别对长株潭城市群三市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和建议.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三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市域间有差异;(2)三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区域上,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其他两个市;(3)三市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系统耦合度稳中有进,两者都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最后,为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强省会战略,推进长沙作为省会的带动辐射作用;并以长株潭为核心,带动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本文首次提出了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构建相应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将其应用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区域规划城市群规模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就特殊干旱年份水资源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长株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群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和面积均匀度指数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集聚—碎化程度进行测度,结果发现:长株潭城市群及其核心区集聚与碎化均在同时进行,但主要以集聚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空间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左文泉 《科技信息》2010,(23):I0184-I0184,I013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综合分析了腾冲县区域休闲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并提出实效性的开发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腾冲县休闲体育资源具有地理环境优势,与旅游相结合且互相推进发展,将是云南腾冲县未来发展的一条"金色大道"。  相似文献   

20.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指标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大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引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了指标的权重,并以长株潭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得分值总体上是上升的,特别是三市经济系统的得分值;三市环境子系统得分值曲折上升;三市资源子系统得分值中长沙与株洲明显上升,但是湘潭市的起落较大;长沙市正要走向良好协调;株洲正走向初级协调;湘潭市正走向基本协调。三市各自都面临有较突出的问题。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寻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实现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高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