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的地方性标准DBJ15-92—201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抗震性能设计在国家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按设防烈度地震(中震)计算地震作用,引入承载力利用系数考虑构件的延性能力,来进行构件的承载力设计.为验证新的抗震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性,采用一次二阶矩方法对计算公式进行可靠度分析,研究了荷载比(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与重力荷载效应比值)、性能水准、设防烈度、构件受力类型等因素对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性能水准下构件可靠指标和可靠性概率大小所遵从的规律为受压构件受剪构件受弯构件受拉构件,符合"强剪弱弯"的概念设计要求;荷载比和构件重要性系数对构件可靠度有显著的影响,设防烈度对构件可靠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Monte-Carlo法,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其修订稿中的钢筋混凝土深梁正截面受弯的可靠度进行了校准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不同荷载效应比值(恒载与住宅楼面活荷载的比值)、不同材料强度等级和不同配筋率对深梁可靠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按修订稿设计的深梁正截面受弯的可靠度水平比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的深梁正截面受弯的可靠度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次二阶矩的近似概率法,对现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中的轴心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的强度及抗裂度所隐含的可靠指标β进行了校核。探讨了现行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安全系数K值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受弯构件钢板加固后的可靠性,利用概率方法对《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中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钢板加固进行了分析。通过Monte-Carlo法获得了加固后构件抗力的统计参数:均值为1.696、标准差为0.543、变异系数为0.320。针对不同ρ值及汽车运行状态分析了加固后构件可靠指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抗力变异性增大的影响构件可靠指标略低于《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的要求,加固设计方法对汽车荷载提级增幅较大的构件安全设置水准较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99根试件的试验结果和规范〔1〕普通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体系,本文提出叠合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公式概念明确,计算简便,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并同普通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相衔接.经可靠度分析,其计算受剪承载力的可靠指标β符合目标可靠指标β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条程序CUFSM计算不同截面尺寸的冷弯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弹性屈曲应力,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部分加劲板件的屈曲稳定系数建议计算公式,同时采用澳洲规范(AS/NZS4600:2005)、北美规范(AISIS100-2007)、欧洲规范(EN1993—1—3:2006)、美国规范(ANSI/AISICFSSPEC-1996)、中国规范(GB50018—2002)中的有效宽度法以及建议的加劲板件屈曲系数对收集到的国内外共100根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行规范《冷弯薄壁型铜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和欧洲规范(EN1993—1-3:2006)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而澳洲规范(AS/NZS4600--2005)、北美规范(AISIS100-2。07)和美国规范(ANSI/AISICFSSPEC--1996)计算结果偏不安全.利用建议公式再根据我国现行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可供设计和修订规范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役水工钢闸门结构剩余寿命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可靠性原理,确定了现役钢闸门结构构件最低可靠度设置标准.采用类比的方法确定了现役钢闸门结构可靠度评估时荷载的统计参数,建立了钢闸门结构构件抗力的衰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现役钢闸门结构剩余寿命预测算法,并以受弯构件为例,对其剩余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预测闸门构件剩余寿命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钢闸门结构时变刚度模型及其可靠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可靠性原理,建立了水工钢闸门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可靠度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提出了钢闸门结构刚度可靠度分析的3种计算模式.对影响钢闸门结构构件刚度衰减的主要因素——钢材锈蚀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锈蚀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得到了闸门构件刚度的衰减模型.以受弯构件为例,采用JC法对其刚度可靠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其刚度可靠指标满足结构可靠性总原则的要求,且露顶门的刚度可靠指标大于潜孔门的刚度可靠指标,从而初步确定了现行水工钢闸门设计规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刚度目标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石砌体形成的组合结构轴心受压构件属二次受力结构,面层的混凝土和钢筋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此,在极限承载力计算中,引入小于1.0的材料利用系数来考虑这一影响,然而现行规范中未给出该系数取值. 根据石砌体、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研究的成果和变形协调条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石砌体轴心受压构件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强度利用系数. 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相关规范,建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强度利用系数均取0.8. 基于《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利用一次二阶矩法(JC法)进行了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石砌体轴心受压构件可靠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靠度与随机变量的极值理论,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立了混凝土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情况下裂缝宽度和挠度的极限状态方程;根据工程设计实际情况确立了影响可靠度指标的相关独立变量;采用自行编制的Matlab程序,对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情况下裂缝宽度和挠度的可靠度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系数和混凝土强度对可靠度的影响显著,同一构件挠度的计算可靠度指标比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可靠度指标高.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