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综合减灾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衡东县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洪水灾害较严重地区之一。基于灾害系统论观点,综合分析得出,复杂的孕灾环境是衡东县洪涝灾害形成的诱发因素,暴雨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是洪涝灾害形成的直接原因,人类不合理活动则放大洪涝灾情。为此从人类行为角度入手,提出了工程减灾与非工程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退田还湖区资源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西鄱阳湖退田还湖区不同海拔高程、不同洪水发生频率的季节性洪水淹没特点,对鄱阳湖退田还湖区进行了不同洪水频率的分带;分析了鄱阳湖退田还湖区不同洪水频带的自然资源特征(水文、植被、土壤和湿地资源等),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洪水淹没频带资源再利用的避洪减灾生产方案,以期为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湖区避洪农业、立体农业等提供战略性决策参考,将有效地推动鄱阳湖退田还湖区资泺再利用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水旱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鄱阳湖区的历史水旱灾害灾情等资料,分析了本区水旱灾害灾情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湖区降水量、江湖洪水的相互作用和人为原因三大因素的影响,指出三峡工程建设将会减轻本区水灾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 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灾形成的动态过程与灾情现象 ,并同世界百年灾情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为’98长江特大洪水的持续时间长、洪水量级大、灾情范围广、江河湖海泻洪能力减弱与损失巨大是其主要特征 .提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平衡等对策 .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Three 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3D-GIS)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洪水演进可视化仿真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根据二维浅水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构建洪水演进可视化模型的具体过程,讨论了3D-GIS洪水演进可视化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包含洪水演进可视化功能的完整的决策支持系统,能为防洪和减灾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并且该系统成功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 ,探讨了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预警和防洪减灾系统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设计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情自动监测、洪水预警、灾情评估和洪水调度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有力的提高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水平 ,并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岩石碎屑流灾害频发现象,并结合当前岩石碎屑流建模与可视化的需要,通过三维可视化模拟岩石碎屑流形成后,岩石碎屑流蓄满第一级拦砂坝后被第二级拦砂坝拦截的过程,以直观地表达岩石碎屑流现象,再现岩石碎屑流灾害的防灾减灾过程.采用离散元法建立岩石碎屑流模型,在场景中构建拦砂坝和排导槽等防灾设施模型,并对其进行边界处理,充分利用GPU的高度并行性和可编程性,使得利用离散元法模拟大规模岩石碎屑流的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实时的要求,实现岩石碎屑流与拦砂坝交互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出较丰富的岩石碎屑流细节效果,并且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展示了防灾减灾的过程,为岩石碎屑流防灾减灾的处理设计与施工提供直观的可视化分析平台,有助于岩石碎屑流灾害风险评估后进行岩石碎屑流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探讨了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预警和防洪减灾系统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设计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情自动监测、洪水预警、灾情评估和洪水调度等多种功能,该系统有力的提高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水平,并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P-Ⅲ型分布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灾害数据库支持下,获取了中国1988—2007年发生的洪水灾害次数、人口死亡数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3项统计指标;利用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和信息扩散模型进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并对二者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当风险水平在6或8时,P-Ⅲ型分布的重现期估计值变化迅速,这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不符,不能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而信息扩散变幅不大,能够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说明信息扩散方法在小样本数据量情况下明显优于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可以解决样本资料短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小样本的方法.信息扩散理论对洪灾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水库溃坝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丹江口水库和汉江下游基本情况以及“最不利、最可能”原则,提供了丹江口水库可能发生溃坝的4种典型方案,并根据这些方案进行丹江口水库溃坝洪水的流量过程分析和洪水演进分析,探讨洪水流量变化及其到达下游重要城镇的时间,为下游的防洪减灾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背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灾害动态评估的要求,运用GIS技术建立了湖区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为湖区防洪、抗洪、防涝等行为提供辅助决策,以至最大限度的减少湖区洪涝灾害损失,对发展湖南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对洞庭湖防洪的有利作用,缓解其对湖区湿地水文条件的影响,采用水文模型对城陵矶河段的洪水进行情景模拟,并分析了3口洪道的分流现状以及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防洪的泄流要求.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洞庭湖的蓄洪功能、保护3口洪道的分流能力,仍是实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的必要条件.由此,结合湖区城镇、产业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按"人类活动集中区—扩大蓄洪区—蓄洪区—自然湿地"的梯级层次提出了划分洞庭湖湿地区域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TELLA,建立了具有年龄结构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的一般性规律,并对鼠害灾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初始种群数量不是鼠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恢复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洲滩增加东方田鼠的天敌等生态策略是最理想的防控鼠灾措施.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的南岸。荆江两岸是长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荆江北岸大堤形成于明朝张居正当政时代,为荆北平原的重要保障。因而长江洪水向南溃决,泛滥成灾。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泥沙在湖区淤积,洲滩成群,湖盆淤浅。加之过量围垦,致使湖泊容积减少。且长江湖口以下干流河床淤积抬高,湖口排水受托,洪水渲泄不畅。因此,湖区的洪涝渍灾害日趋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在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洪涝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和减轻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提出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基于MODIS遥感影像数据的洞庭湖蓄水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洞庭湖为研究对象,应用MODIS遥感影像、水位以及湖底DEM数据估算洞庭湖蓄水量.根据水体在近红外和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通过对MODIS数据NDVI指数和NIR波段分别设置阈值的方法来实现对洞庭湖水面的动态提取.根据洞庭湖流域各水文/水位站的水位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洞庭湖多个时段的水位空间分布.结合洞庭湖水面提取数据、水位插值数据和湖底DEM,估算洞庭湖蓄水量,并以此初步分析三峡截流前后洞庭湖流域的水文响应.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对洞庭湖蓄水量的估算,计算得出的水面面积、蓄水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洞庭湖蓄水量与城陵矶水位呈现明显的3次曲线关系,截流前后3年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分别达到了0.915和0.928;截流后三峡工程调蓄功能初显,连续3年洞庭湖汛期累积水量占全年水量比重减小;与此同时夏末秋初三峡水库蓄水,下泄水量减少加剧了2006年洞庭湖流域夏秋连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泥沙输移对长江中游水位抬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长江干流宜昌至汉口河段及与洞庭湖区泥沙输移变化的综合分析,得到了三口分流分沙逐年减少是造成洞庭湖区淤积速率减小和螺山至汉口河段淤积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长江干流监利至螺山河段水位逐年抬升、洞庭湖区的洪水调节能力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等结论.按照因势利导的治理原则,荆江及洞庭湖的近期治理策略应是淤积围垸减少河道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干堤.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洪涝灾害成因和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的南岸.荆江两岸是长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荆江北岸大堤形成于明朝张居正当政时代,为荆北平原的重要保障.因而长江洪水向南溃决,泛滥成灾.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泥沙在湖区淤积,洲滩成群,湖盆淤浅.加之过量围垦,致使湖泊容积减少.且长江湖口以下干流河床淤积抬高,湖口排水受托,洪水渲泄不畅.因此,湖区的洪涝渍灾害日趋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在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洪涝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和减轻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提出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保证荆江防洪安全。几十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泄洪和湖泊调蓄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关键控制点城陵矶洪水位抬高,使得洞庭湖和城陵矶附近防洪形势更加严峻,对三峡水库控制下的下荆江也构成较大威胁。本文依据三峡梯级和长江上游水库群数学模型、长江中游河网水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了当前条件下的1998、1954年全流域洪水。结果表明,1954年全流域洪水长江中游需要分洪量显著增加,当前建设和规划建设的分蓄洪区规模偏小,城陵矶高洪水位壅高下荆江水位、监利等地洪水位超出堤防设计水位,三峡水库全面拦洪条件下的长江中游防洪形势仍十分严峻。下荆江在1954年洪水条件下存在较大危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冶湖流域1901年~2000年近百年来的历史洪水资料,对该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特征、灾害等级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小波分析方法对洪涝灾害等级的周期变化规律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在前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低,到后期洪涝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集中性,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中后期主要以重度洪涝灾害为主,中度洪涝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也比较频繁;各等级洪涝灾害的周期变化与规律有很大差异性.针对大冶湖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分析了成灾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湖南洞庭湖区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从建国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年的努力,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此后10余年间疫情出现了明显反弹,其原因主要是钉螺孽生环境的复杂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洪涝灾害的频繁爆发,经济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强,"违禁"现象严重,血防经费投入减少,防护工作与血防宣传教育的放松以及血防队伍动荡、人员情绪不安等。这种情况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