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金属切削过程吸收能量的原理, 在金属切削研究和轨道车辆吸能研究的交叉领域内,提出一种利用切屑生成过程进行吸能并用于轨道车辆被动安全的新型切削式吸能装置.根据非线性动态模拟理论,利用显式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该切削式吸能装置的吸能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得到该装置在撞击过程中能量吸收和切削力的时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吸能装置相比,切削式吸能装置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吸收撞击能量,而且吸能能力更强;切削式吸能装置具有更强的降低撞击力峰值的能力,而且撞击力到达第1个峰值的时间也有所延迟.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育苗精量播种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适于工厂化育苗的新型气吸式精量播种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对其吸种理论进行分析 ,得出了种子在吸孔气流作用下的受力模型 .并通过试验对其中几个基本参数进行了研究 ,分析得出了最优生产条件 ,经试验验证该装置具有单粒率高及空穴率重播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铁路道床表面不同的吸污工况要求,针对原有产品吸污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新型的吸尘装置结构,建立其物理及数学模型,对不同作业方式的尘粒启动机理进行研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不同参数条件下吸污效率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吸污装置内部气流相和颗粒相进行仿真研究,对2种作业模式试验效果进行验证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吹吸作业模式适用于灰尘较少工况,吹扫吸作业模式则能满足能够满足污物较大且堆积较厚的工况,尤其适用于运煤专线线路煤粉的收集。  相似文献   

4.
超介质吸波体具有传统吸波材料所不具备的电磁特性,为设计新型电磁防护材料和目标隐身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分析超介质吸波体吸波机理的理论方法:等效介质理论,阻抗匹配理论以及分层介质的多次干涉理论.同时,利用单元组合法设计了多频点的螺旋吸波体、单层、多层和加载集总电阻的宽频吸波体,并对其吸波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CO2的捕集率和降低捕集能耗,在传统甲醇溶剂捕集工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捕集工艺;并将其与传统低温甲醇洗工艺在捕集单位CO2时的■消耗和■损失进行了比较.该工艺在吸收塔脱硫段和解吸塔间构建双级闪蒸装置,可有效避免脱硫后富H2S甲醇溶液中CO2的流失.考虑该过程处于非理想状态,参照DECHEMA数据库对二元相互作用和计算路径进行修正.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进行对比,基于CPA、PSRK和NRTL三种状态方程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工艺的CO2捕集量与未优化相比增加了63.17%;与常规甲醇洗工艺相比,新工艺捕获单位CO2的■消耗为传统低温甲醇洗工艺的64.87%,且■损失仅为传统工艺的33.64%.优化工艺对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填料塔的传质性能,对比研究新型CO2吸收剂,在CY-700型不锈钢规整填料中试吸收和解吸塔内,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乙醇胺(MEA)水溶液吸收CO2的总体积传质系数KGav和捕集率,并对连续捕集CO2工艺的再生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Gav随液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溶液CO2负载和CO2分压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气体流量的增加对KGav有不利影响;中试连续循环运行结果表明,液气比和塔顶溶剂回流量对体系操作循环负载和再生能耗均有较大影响,在目标CO2吸收率≥90%、吸收剂流量为5 L/h、气体流量为0.48 m3/h的操作条件下,捕集CO2再生能耗约为8.5 MJ/kg,循环负载约为0.67 mol/kg。研究结果验证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CY-700填料塔的传质性能较好,为下一阶段探索新型贫水有机胺吸收剂捕集CO2的性能提供重要的对比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穴盘育苗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穴盘育苗的新型气吸式精量播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其吸种理论进行分析,得出了种子在吸孔气流作用下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学模型基本吻合,得出了吸种高度随气室内真空度的变化以及在一定真空度下吸种高度随着吸嘴直径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工业厂房楼板高频设备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无级调频吸振装置,对吸振装置无级调频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该装置的吸振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按需设定频率下,采用吸振器控制时结构楼板所对应频率的加速度大幅减小,装置减振率可达到56%以上,且水平距离越接近激励源中心处的测点,楼面的减振效果越好。无级调频吸振装置具有良好的减振控制效果,为解决高频设备导致厂房楼板竖向振动难题提供了高效减振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某斗轮式挖泥船水下泥泵吸入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船目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刮泥板和集泥挡板进行了改造设计,并对改进前后的体积增加量进行了计算对比.同时对水下泥泵装置的吸泥管管口接头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结构进行了阻力计算与比较.改造后挖泥浓度有了很大提高,有效吸泥区增加了10°左右,局部阻力损失减小了55.2%-88%,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对工况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1种基于斯托克斯法测量原理设计的新型液体粘滞系数测量仪。仪器采用激光光电计时装置,提高了计时的准确性,计时结果自动存入单片机,断电存储数据不丢失。设计了小球沿轴线投放装置和小球吸拾器及引导装置,实现了同一直径的小球只需1粒就可多次重复测量,避免了油筒内小球堆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聚集器式气力集尘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气力集尘设备。它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木材加工车间,对改进车间卫生条件、安全防火、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它在使用中具有灵活性与通用性大,工作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文比较系统和深入地讨论了这种新型气力集尘装置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三套不同结构的聚集器式气力集尘装置,对它们的应用性能作了比较全面的测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使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集热板和金属换热套管组合的中温太阳能水蒸气集热系统.系统由60个集热单元串联而成,每个集热单元包括简化CPC集热板、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三部分,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之间填充了一种高导热性能固液混合型导热介质增强其导热性能.研究了系统的集热性能和天气条件、集热单元级数等不同工况对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200℃的高温蒸汽,集热效率达到0.332,表现出优异的集热性能,是一种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太阳能水蒸气集热器,为将该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种测定氨含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方法,选择硼酸混合指示剂作为吸收氨气的溶液,当溶液变为碱性时,指示剂马上由红紫色变为亮绿色。然后以标准盐酸滴定收集完全的氨。实验证明,用该法测定氨的含量,既可以节约药品又使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同时蒸氨装置简单易于操作。用混合指示剂指示反应,其优点是:变色范围窄(pH5.2~5.6)且灵敏;反应现象直观,能增强学生的感笥认识。用该法测定出的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闫石  任爱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6):4765-4768
以玉米秸秆、杨树锯末和梧桐树叶生物质为研究对象,经收集、破碎等预处理后,常温下装入成型模具进行成型实验。研究成型压力、含水率及原料粒径对生物质成型效果与成型成品物理特性的影响。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和使用,燃烧设备的研制以及合理选择燃烧设备的种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吊篮流水线上的物料进行识别与计数,本文讨论了在不同吊篮流水线中,如何进行多点图象采集的问题。根据排队理论的分析,研制了一种智能化、低成本且适合工厂需要的多点图象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类一阶交系数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振动性,获得了其存在非振动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得到了几个使其一切解振动的充分条件,其中一些是“sharp”条件.这些结论改进了已有文献中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蛙心灌流实验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本装置是一种利用血压换能器记录蛙心灌流的实验装置,其具有插管容易,蛙心存活时间长,蛙心工作模式直观性强的优点,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用此装置观察了前、后负荷以及激素、电解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实验,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传统的记录方法或其他改良装置的测量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压电陶瓷变压器驱动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相似文献   

19.
为从更多角度、更准确进行冻土接触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原冻土直剪仪进行多功能改进完善:对温度采集、位移测量、冻土盒装卸等装置进行改进,使冻土直剪仪能更好地满足冻土接触面力学性能试验要求;在原冻土直剪仪基础平台上集成冻土接触面冻结强度试验、冻土界面层力学特性试验模块,满足多功能试验要求;新功能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注重各功能模块的兼容性和功能切换的方便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冻土直剪仪能满足冻土接触面冻结强度、接触界面层力学特性等多功能试验要求,试验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改性黑液木质素胶-木屑纤维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造纸厂的黑液和锯木屑为原料,制备木质素胶-木屑硬质纤维板.产品质量符合硬质纤维板国家标准GB1923—80中的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