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I2C总线的优点,时序和数据传输格式,利用单片机的I/O口线模拟I2C总线传输信息,以此来扩展单片机的I/O接口。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I2C总线I、EEE1394总线、USB总线的通信协议及特点,分析了I2C总线在电视机中的应用实例,给出了USB总线I、EEE1394总线在音视频设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LPC2210处理器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嵌入式linux内核中I2C总线驱动的体系结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结合具体的I2C接口的存储器和电源监控的完全解决方案CAT1025芯片,详细给出了嵌入式linux下基于I2C总线CAT1025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分析I2 C总线的优点 ,时序和数据传输格式 ,利用单片机的I/ 0口线模拟I2 C总线传输信息 ,以此来扩展单片机的I/ 0接口 .  相似文献   

5.
I2C总线系统因其简单有效而广泛应用于彩电等家电的数据通信,但该系统的应用常常使修贯老式彩电的维修人员束手无策.本文从I2C总线在彩电中的功能入手,简要介绍了I2C总线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相似文献   

6.
介绍用软件在 89C5 1的普通I/O口上虚拟I2 C时序 ,读写 2 4C0X的实例 ,介绍I2 C总线和 2 4C0X的时序 ,给出接口程序 ,并有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I2C总线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总线,其驱动采用了特殊的架构。本文在分析I2C驱动总体架构的基础上,以S3C2410的I2C总线为例,分析并实现了I2C总线和设备驱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I2 C总线及通讯协议 ,给出了基于I2 C总线的串行E2 PROM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并就串行E2 PROM在实际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通讯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串行E2 PROM在系统应用中提高通讯可靠性的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I2C总线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红 《甘肃科技》2004,20(7):69-70,68
本文主要介绍了I2 C总线的概念、特点及基于I2 C总线的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实现。I2 C总线应用系统的软硬件通过调试 ,并应用于科研教学中 ,效果相当好 ,其他相近的系统作适当的修改即可。  相似文献   

10.
I2C总线时序分析及其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I2C总线及其外围器件的结构,分析了I2C总线的时序,并利用微控制器的I/O口线和操作指令对I2C总线的时序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管母线损耗发热问题,在综合考虑管母线电阻率温度效应、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管母线二维多物理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管母线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运用红外热像仪对管母线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管母线温度沿管壁径向逐渐降低,下降趋势逐渐增加,管母线热通量沿管壁径向线性增加。管母线温度随着环境温度增加而增加。与实测结果对比发现,综合考虑对流和辐射换热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进一步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管母线的结构改造、设计选型以及实际运行实时温度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吸附式制冷中回质过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入回质循环,设计了一套使用活性炭-氨为工质对,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吸附式汽车空调,建立了回质循环的计算模型,对样机的回质过程及其对吸附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并与基本循环、回热循环进行了对比,同时引入了回质系数表征回质完善度,结果表明,回质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循环制冷量,但在某些工况下,也有可能降低系统的性能系数;金属及流体热容变化对回质过程的作用不明显;回质对性能的影响主要取于工质对的吸附特性,在不同的回质系数下,回质循环的性能变化遵循基本一致的规律。回质过程对于循环性能系数的影响没有对循环制冷量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3.
结合管母线电场和温度场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存在气孔、未焊透、裂纹等焊缝缺陷的管母线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在综合考虑对流和辐射换热、电阻率温度效应以及热量沿管母线轴向的传输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存在焊缝缺陷的管母线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管母线焊缝缺陷周围温度场的分布规律。通过与通流检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焊缝缺陷对管母线发热损耗的影响,为实际运行的管母线的焊接质量带电检测以及实时温度测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空调客车厢体结构传热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空调汽车的围护结构视为由多层不同的材料及钢制骨架构成的复杂平板结构,以太阳辐射和强迫对流为外边界条件,数值分析了非稳态情况下复杂结构平板三维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车身的骨架结构引起的热桥传热造成的局部附加热损失较大,对车室内的空调负荷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自动调节和控制客车室内温度,结合客车车身非稳定传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计算客车空调动态制冷负荷的方法。首先利用谐波反应法计算通过车身隔热壁和车窗玻璃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再将新风焓值作为1个周期性变量,计算车内通风换气形成的逐时冷负荷,然后按稳定传热原理计算人体和电气设备的散热量,上述各项计算值之和为客车空调逐时制冷负荷。对一大型客车的制冷负荷进行计算,发现其最大值时刻出现在14:00,且比运用稳态计算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小8.3%。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后置客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不良的情况,通过客车道路试验实测了后置发动机舱空间各点温度分布情况,并分析了温度场分布的原因.对比了在不同车速下百公里油耗和发动机舱温度场分布的关系,分析温度场分布随车速变化的规律.指出在保证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情况下,冷却空气流量与散热器散热量成正比.并利用场协同理论,分析发动机舱内流场和传热特性,指出发动机舱内布置要减少涡流并尽量使温度梯度与流动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和组态软件的热网监控系统的设计,重点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两层监控网络设计和基于组态软件的上层监控界面的设计,本监控系统可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18.
母体相组成对CO低变铜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XRD、TPR、TPD和活性评价装置等技术设备,研究Cu-Zn-Al催化剂母体相组成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体为HZ相的催化剂活性高,母体为FC相的热稳定性好,母体以ML相为主相的催化剂性能差。通过选择适宜的Cu/Zn/Al比和控制制备条件,获得适宜比例的FC、HZ、ML三相态混合母体是制备性能优良的低变催化剂的基础。制备出了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的CO低温变换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空调客车室内太阳辐射换热比例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Monte Carlo数值模拟方法,对SH6700中型空调客车室内各表面太阳透射辐射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较好地吻合,表明数值模拟太阳辐射传递可以定量确定太阳辐射在车室内各固体表面引起的热流变化,对空调负荷的准确计算及车室内空气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水平同心圆筒SF(?)央层热传递性能的计算分析和验证,推存一个比较可行的计算SF(?)绝缘电缆、输电线、单支母线绝缘层热传递性能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