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弹性聚丙烯纤维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丙烯树脂在熔融指数仪上熔融挤出、快速牵伸并退火处理,制得了硬弹性聚丙烯纤维。不同纺丝条件下得到的纤维试样的WAXD、SAXS、DSC、密度、双折射及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硬弹性聚丙烯纤维除了具有平行排列的片晶超结构外,另一重要的结构特点是非晶区分子链具有较好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靠地预报熔融指数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采用的误差平方和惩罚函数可能会导致不稳健的预报值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模型。工业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拟合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体法聚丙烯CSTR建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 Hypol工艺聚丙烯反应器为研究对象 ,根据汽液平衡和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 ,建立了丙烯聚合机理模型。利用 BWR状态方程结合亨利定律计算液相中的氢气浓度 ,避免了求解多元平衡问题 ,提高了计算速度。利用现场工况数据 ,模型可以实时预报聚丙烯的熔融指数 ,聚合釜的聚合率、浆液浓度、聚合热等重要参数。计算结果较好地符合现场实测数据 ,熔融指数 (MI)的平均预报误差为 1 .6 % ,其它参数的预报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可在线运行 ,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量化研究超声塑化对聚合物流动性能的影响,研制超声塑化熔融指数检测装置,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P(聚丙烯)、PA66(聚酰胺66)为研究对象,得到超声塑化工艺参数及超声振动外场对聚合物熔融指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塑化能够永久增强聚合物流动性能,增大超声振幅、塑化压力和塑化时间可提高聚合物熔融指数;超声塑化对PMMA,PP和PA66流动性能影响程度不同,聚合物熔融指数增大率从大至小依次为PMMA,PP和PA66;低强度超声振动外场能够小幅度提高聚合物熔融指数,由此产生的流动性能改变可恢复。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EPDM混炼胶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发电厂的废料粉煤灰粉碎至微米级后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炼,由此制得的混炼胶再与聚丙烯树脂进行熔融共混,经注射成样条后分别测试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添加此混炼胶能显著地改善聚丙烯的韧性,而且由于刚性粉煤灰的加入减少了因韧性增加所导致的拉伸强度下降;同时熔融指数及密炼试验表明,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没有太大变化。利用含有粉煤灰的混炼胶填充聚丙烯是提高粉煤灰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丙烯聚合反应氢调原理、氢气用量与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氢调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间歇式聚丙烯装置传统氢气计量误差大、氢调单一、影响氢调的准确性,从而提出了加氢系统精确控制的具体措施。通过增设氢气质量流量计及调节阀,引入DCS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加氢控制,并以分段加氢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聚丙烯产品的分子量分布。经过实证分析,间歇式聚丙烯装置精确加氢改造可以大幅提高熔融指数控制率,拓宽产品牌号,升级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讨论聚丙烯装置采用DQS、HR和HA-R三种不同催化剂在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纤维类聚丙烯树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选用合适催化剂方案,达到节约催化剂成本、提高聚丙烯产品质量的目的.经过实际生产验证,使用HR催化剂生产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纤维类聚丙烯树脂,装置可操作性强,生产容易控制,产品加工应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Spheripol II工艺的大型聚丙烯工业装置实时控制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操作稳定、质量指标可控等先进控制方案。所采用的先进控制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华北石化公司100kt/a聚丙烯装置,长周期的运行结果证实了该先进控制方案可以减少双环管反应器温度、浆液浓度、聚合物产量的波动,准确地预报聚合物熔融指数,提高产率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农用棚膜的市场用量,尤其是西部地区大棚膜的市场前景;介绍了专用聚乙烯树脂的检测要求:采用雾度仪,熔融指数仪,密度梯度仪氙灯老化箱以及万能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具体对比几种现用牌号的聚乙烯树脂的性能,指出生产农用棚膜专用聚乙烯树脂的选用。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塑料,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热塑性树脂,在聚烯烃树脂中,它是仅次于聚乙烯、聚丙乙烯的第三大塑料。聚丙烯是近三十年来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通用塑料之一,在我国的消费量增长迅速,而且具有广阔的前景。聚丙烯的生产过程是由丙烯和氢气等在催化剂和活化剂的作用之下聚合成聚丙烯粉料。广泛用于工业。聚丙烯的生产是化工生产当中最常见的,但也是污染环境的大户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双环管聚丙烯反应过程牌号切换优化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环管聚丙烯反应过程熔融指数不能在线测量和牌号切换过渡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牌号切换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建立了双环管反应器的瞬时和积累熔融指数预报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一种模型系数在线更新方法以实现对牌号切换过程中熔融指数变化的准确跟踪。在此基础上,将牌号切换优化控制归结为一个带状态路径约束的非线性动态优化问题,并由全局正交配置法在线滚动求解。采用实际生产数据的切换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质量预报模型能够准确跟踪牌号切换中熔融指数的变化,牌号切换策略在缩短切换过渡时间的同时保证了装置操作平稳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国内透明聚丙稀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市场消费量都无法与国外透明聚丙烯相比 ,市场集中在微波炉炊具及一次性餐饮具等低附加值的塑料制品上。但从种种迹象显示 :我国对透明聚丙烯树脂的需求量在逐步增长 ,正成为国内聚丙烯树脂市场的新卖点。当前国内企业多采用在国产聚丙烯树脂中添加聚丙烯成核透明剂的生产工艺技术 ,来生产透明聚丙烯原料。这一技术的特点是对聚丙烯基料的性能要求不高 ,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生产成本低。与其它透明塑料树脂相比 ,透明聚丙烯是一个质优价廉、极具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它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产品价格不…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聚丙烯的等规度指标工业上常用萃取法和红外光谱法测定。国内常以不溶于正庚烷的成分来表示等规物的含量[简称HI值],测试方法与Russell所报导的方法基本相同。严格的说目前的测定方法都还不能真正反映出树脂中全同立构分子链的含量来,而且HI值与测试条件,加工条件有关,且受试样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熔融指数的影响,详细情况可参看有关报导,此处不作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众所周知,聚丙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所组成,結构中无染料亲和基团,所以聚丙烯纖維的染色性能很差。为了改进其染色性能。有人在聚丙烯树脂中添加鎳盐,也有用接枝共聚的办法引进亲染料基团,但成本高、工艺复杂。目前国外均向聚丙烯母体着色方向发展,它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等一系列优点。仅举美国为例,在73年聚丙烯单、复絲采用母体着色就达95%。由此可见,这一路綫是很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树脂材料,其各项性能优良,目前是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三大塑料之一,被应用在家电、建材、汽车以及电子等多个行业领域中。但是聚丙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相对比较复杂,影响聚丙烯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多,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其寿命大幅缩短,同时各项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聚丙烯生产工艺中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做好聚丙烯产品质量控制工作,以期对高质量聚丙烯产品的生产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新工艺对闭模发泡聚丙烯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芥酸酰胺和硬脂酸锌改性后的碳酸氢钠发泡剂具有更高的分解温度和更宽的分解温度区间;使用聚丁烯改性后,聚丙烯基体树脂的起始结晶温度降低,从而使聚丙烯具备更好的充模效果,在闭模注塑的成型工艺条件下,高倍率发泡时聚丙烯材料具有更好的外观。与未发泡聚丙烯材料相比,发泡后的聚丙烯材料最高可以减重16.5%(质量分数),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仅出现轻微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玻璃纤维/聚丙烯为研究对象,建立热塑性熔融树脂浸渍纤维的理论模型,模型表征在实验过程中不同加工工艺条件、熔体黏度以及纤维结构对树脂完全浸渍纤维束所需时间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相关机理。树脂浸渍纤维的程度通过所制试样的层间剪切强度来表征,并通过扫描电镜对预浸带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束在浸渍机头中的停留时间、浸渍机头的温度、纤维束展宽以及选择不同的树脂基体,均将影响树脂与纤维两相间的界面结合,并最终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树脂基体中添加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在玻璃纤维和树脂基体两相间能够起到交联作用,明显提高两相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使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未添加PP-g-MAH的试样,但在基体中添加过多的PP-g-MAH,试样的力学性能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企业产品质量和工艺的波动数据中蕴含了生产规律性,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波动数据中的统计规律,优化控制产品质量,是企业挖潜增效的有效技术方法;同时,企业产品的智能优化需要自动化建模技术.以聚全氟乙丙烯(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ane, FEP)产品合格率(产品熔融指数分布满足用户指定范围的达标率)为生产优化目标,在收集生产装置有关工艺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最佳投影识别法自动建立了FEP产品熔融指数与其生产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得到了FEP产品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案,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实施.结果显示,该方案显著提高了FEP产品的熔融指数合格率,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李俊卿 《科技资讯》2007,(34):201-202
本文介绍了聚烯烃成核透明剂(DBS)的结构、特征、物化性能及聚烯烃成核透明剂在聚合物树脂(主要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生产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制建模与模糊建模相结合的建模方法.从聚合反应机制出发,得到熔融指数软测量模型的机理结构框架,将其作为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的后件部分,然后用加强型模糊聚类算法辨识T-S模型的前件参数.应用结果表明,将机制建模与模糊建模相结合的方法保留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提高了建模精度,所建软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