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棉花是农场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来推行的是"密、矮、早"棉花栽培模式,棉花的收获株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结近几年棉花生产中的经验,棉花密度不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实践中如何提高棉花保苗株数的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凤岗  张在德 《山东科学》1997,10(4):37-39,47
将高效多元液肥喷施于棉花叶背面,以清水做对照,考查其对单株生长、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多元液肥能促进棉花营养和生殖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3.
咸水滴灌对土壤盐分分布、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方式下利用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咸水浓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度升高。受到土壤水分分布和运移的影响,地下滴灌处理土壤盐分表聚程度较地表滴灌方式要轻;但在20~40cm出现了盐分累积现象,表明土壤盐分的运移和分布与滴灌的埋深密切相关。棉花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而降低,棉花作为耐盐作物,利用3.62dS/m的微咸水进行灌溉,对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影响不大。6.71dS/m咸水灌溉处理的籽棉产量显著地低于0.33dS/m,而3.62dS/m咸水灌溉处理则对棉花产量影响并不显著,表明利用较低浓度的咸水对棉花进行灌溉,对棉花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酸水解是一种既简单又可直接将生物质水解转化成可发酵糖的常见方法。本研究以棉花秸秆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21℃时,考察了硫酸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棉花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生成可发酵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建立了硫酸浓度和反应时间影响可发酵糖产量的二元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借助模型方程及统计软件求得121℃时棉花秸秆在稀硫酸中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验证实验得到:硫酸浓度为2.3%,水解时间为55 min时,棉花秸秆水解得到的可发酵糖产量最高,为11.81 g/100 g棉花秸秆。实验通过对棉花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条件的优化,提高了棉花秸秆水解制糖的产率,为新疆棉花秸秆的高值化利用奠定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
兵团是我国较大的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为提高棉花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增加棉花产量,使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兵团农户棉花生产要素投入的微观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兵团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种子、滴灌和水费投入对棉花产量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地膜、化肥和农药投入对棉花产量有显著性负向影响;资本及技术因素在长期中对棉花生产有显著影响。为促进兵团棉花产业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前言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在一般大田生产条件下,棉花的蕾铃脱落在50%以上。根据我们1974年在西安郊区鱼化公社鱼化大队第五生产队棉花丰产田观察,脱落率为57.7%,严重地影响了棉花产量的继续提高。显然,防止蕾铃脱落仍是棉花丰产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选取昌吉州降水量和棉花种植面积2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棉花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昌吉州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空量枝是雷铃脱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1997年的空果枝率比较高,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认真分析产生空果枝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空果枝的数量,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3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蚜虫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吡虫啉是防治棉花蚜虫的有效药剂,通过对3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棉花蚜虫进行试验,验证这一新剂型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为该药防治棉花蚜虫上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代(1840-1949)湖北棉花生产发展,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地域分布上以鄂东,鄂北和江汉平原为主,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原因有利益的驱动,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的提倡等,由于种植方法不科学,导致棉花质量差,产量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棉花生产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田空间管理系统的棉花产量图生成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产量图是分析棉田产量差异性的根据,也是实施棉田精细管理和变量作业的依据.文中介绍了Ag Leader公司PF3000采棉机测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农田空间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文件输入、输出,产量图绘制,文档图表显示等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对PF3000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设置与标定作了简要描述.利用农田空间管理系统生成了一幅具有空间分布棉花产量图,并对其产量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可用于指导棉田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2.
磁化肥是以发电厂废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填加一定量氮肥、磷肥及其他添加剂,经磁化后制成一种新型物理化学肥料。我们用不同类型的磁化肥,采用不同的施用量在棉花上做基肥试验,经1年和3个团场试验证明,磁化肥C—NP和C—P系列4个品种作基肥可以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转化增加土壤养分,为后作提供一定土壤肥力,与对照相比增产2.1%~8.21%,经济效益每亩增收15元~36.98元,马克隆值、单纤强力成熟系数均高于对熙。C—NP和C—P系列相比,C—NP系列磁化肥好于C—P系列。在中等肥力土壤中施C—NP系列磁化肥80kg作基肥可获110kg产量,比对照增产6.47%~8.21%,每亩增收26元~36.98元。  相似文献   

13.
新疆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潜力潜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AO计算作物生产力的农业生态区域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潜力潜势进行分析研究。以该区自然资源潜力为重点,估算和评价了该区棉花的光温、光温水潜力,并与实际产量进行对照分析,找出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以便扬长避短减轻限制因子作用,挖掘作物优势潜力,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和决策规划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组合设计,研究在模拟洪涝条件下棉花体内总糖含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洪涝条件下,随淹水深度和时间的增加,棉花产量及其叶片中的糖含量随之降低;对于不同生育期洪涝胁迫,以蕾期产量和总糖含量降低最多;棉花叶片的总糖含量与其产量之间存在很显著相关,建议将总糖含量作为预测水灾对棉花产量影响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滴灌条件下水肥互作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田间条件条件下以北疆棉花早熟品种新陆早7号为材料,进行膜下滴灌水脂互作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灌水和施肥各有一域值、一定水肥范围内产量随灌水或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某一值后随灌水或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灌水150m^3/666.67m^2、施纯N10kg/66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2)田间灌水量是限制滴灌棉花产量的主导因素,施肥量次之,同一施氮水平下水分的增产效应大于同一灌水处理下施氮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棉花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概况,并对棉花产量、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关系研究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7.
以棉花为种植对象,连续2年进行了不同盐质量浓度海冰水灌溉试验,分析了不同盐质量浓度海冰水对棉花产量、土壤空间盐分动态运移变化以及棉花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本试验设定的不同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灌溉,其棉花的产量都比对照要高,说明利用一定盐质量浓度海冰水灌溉能够缓解滨海盐碱地区的干旱问题.利用3 g.L-1的海冰水灌溉,对棉花的增产显著,同时又不会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因此对滨海盐碱地来说,宜采用该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灌溉棉田.在本试验设定的几个不同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中,利用3 g.L-1的海冰水灌溉,棉花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及细胞间CO2体积分数均达到最高水平,这是其能使棉花增产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产棉花生育规律及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作物源库理论、研究北疆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及生理指标,初步结果表明,高产棉花的生育进程必须适应北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使结铃盛期与当地光温水最佳时段高度吻合。增加棉花群体冠层形成初期的叶面积指数,盛铃期LAI在3.23-4,协调源库关系,加快了高能期储积产品器官于物质积累速度,延长了积累天数,提高了经济系数,盛铃期为48.58%-57.47%,控制适宜查节数为94.7-105.5  相似文献   

19.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北疆高产棉花(2250kg·hm-2)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变化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顷产2250kg高产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在盛花期以前稳定上升,至盛铃期达最大,值为4.05gCO2·m-2·h-1,吐絮期尚保持较高水平。全生育期平均值为2.63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随生育时期的变化亦呈现单峰曲线,在盛铃期达最大值。值为2.69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的最大值出现时期较群体光合速率晚15~20天左右。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至中午14:00~15:00达最大值。群体呼吸速率日变化的趋势与光合相似,但其最大值较群体光合速率晚出现1h左右。盛花结铃期和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群体呼吸速率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之间的盛花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新疆棉花高产机理,探讨提高单产的途径,在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条件下采用大田创建高产田和小区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群体条件下棉花叶面积载荷量与光合物质生产的关系及其对冠层结构的调节。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下,提高叶面积载荷量,有利于在保持较高叶面积指数的基础上,增大平均叶倾角,降低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提高群体光截获率,进而增加产量。不同源库大小的条件下,去除1/2叶的处理可使叶面积载荷量增大,但终因光合面积太小,产量下降;去除1/4叶的处理可使叶面积载荷量显著增大,进而提高源叶光合速率,增加14C光合产物向蕾铃运输的比例,最终提高产量。因此,控制叶面积指数在适宜范围内,通过协调关键栽培技术,提高叶面积载荷量,进而培育优良的冠层结构,提高光合生产能力,对实现新疆棉花超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