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使用带激光检测系统的实验设备,动态法测定了没食子酸在一系列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温度范围为283~323K间的溶解度。分别采用Apelblat方程和Jouyban-Acree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3%和10.84%,Apelblat方程相比Jouyban-Acree模型能够更好的关联实验数据。没食子酸在不同配比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乙醇质量分数升高而增大,在乙醇质量分数为0.900的混合溶剂中有最大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2.
乌洛托品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了一套有激光检测系统的实验设备,采用动态法测定了乌洛托品在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及正戊醇溶剂中,温度范围为278~334K间的溶解度,并分别应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Wilso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乌洛托品在6种实验溶剂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甲醇中溶解度最大,拟合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在3%之内;Apelblat方程的关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测定固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实验装置。用平衡法分别测定了戊二酸在水、乙醇、甲苯、氯仿、正丁醇、丙酮中的溶解度数据。采用Apelblat等提出的溶解度模型和简化的溶解度方程以及Wilso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上述方程回归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数据,所得结果可用于过程选择及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阿维菌素催化加氢制备伊维菌素的工艺条件,对伊维菌素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该文采用平衡法测定了293.15~333.15 K时,伊维菌素在甲醇、乙醇以及不同比例的甲醇-水和乙醇-水混合体系中的溶解度,并对实验结果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理想溶液模型和Apelblat方程模型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在这两种醇-水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温度下,伊维菌素在甲醇-水溶剂体系中溶解度随水含量的增大而下降,而在乙醇-水溶剂体系中溶解度在85%乙醇水溶液中达到最大,在纯乙醇中溶解度反而减小。用三种方程模型计算的理论溶解度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相关性均0.98,其中,Apelblat模型的相关性数值较大,关联结果最好。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和关联结果对伊维菌素结晶工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激光动态法测定了4-二甲氨基吡啶在乙醇、异丙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7种纯溶剂(278~323K下)中的溶解度数据,分别使用Apelblat方程、NRTL方程及Wilson方程3种热力学模型对目标体系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得到了相应的参数。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发现,相对误差都不超过5%,其中Wilson方程的关联效果最好,相对误差不超过2.2%,DMAP在7种目标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另外计算了4-二甲氨基吡啶在不同溶剂中热力学参数,其中溶解焓ΔHm和溶解熵ΔSm值均大于零,结果证明该溶解过程为吸热且不可逆。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在溶液聚合中应用、生产结晶分离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在温度19.6~71.8℃下,采用激光衍射辅助动态法测定了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以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为溶解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腈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在甲醇中的溶解度。碳酸二甲酯取代甲醇作为溶解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的溶剂在节能、安全和绿色等方面优势明显。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均能很好地关联偶氮二异丁腈在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数据,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8%、1.97%和0.37%;Apelblat方程也适合于作为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模型,其平均相对偏差为0.59%。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光度法,通过固-液平衡装置测定了从288.15 K到313.15 K温度下银杏酸C15:1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分别应用Apelblat模型及理想溶液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关联,总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50%和2.44%.结果表明:银杏酸C15:1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的理想溶液模型和Apelblat模型在文中的研究温度和溶解度范围内是适用的,而Apelblat模型的模拟结果要优于理想溶液模型的模拟结果,其溶解度关联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通过van't Hoff方程计算出银杏酸C15:1在水中的溶解焓和溶解熵均为正值,表明银杏酸C15:1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咔唑溶液结晶的合适溶剂,采用液固平衡法测定了咔唑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苯(xylene)、四氯乙烯(TCE)、二乙二醇二甲醚(DGDE)等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并分别采用修正的Apelblat模型、van′t Hoff方程和λ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咔唑在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溶质和溶剂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咔唑的溶解度存在较大差异,按照DMF,DGDE,xylene,TCE的顺序依次递减;3种溶解度模型的关联系数R2均在0.99左右,其中λh方程优于修正的Apelblat模型,van′t Hoff方程中得到的热力学数据表明咔唑在上述4种溶剂中的溶解均为非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9.
丁二酸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平衡法测定固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实验装置,测定了丁二酸在水、乙醇、三氯甲烷、正丁醇和丙酮中的溶解度数据.采用理想溶液模型,Apelblat模型、经验多项式方程和λ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上述回归方程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数据,所得结果可用于过程选择及设计.  相似文献   

10.
采用Henry常数法及PR,SRK状态方程法计算了N_2在液态CO_2中的溶解度.将溶解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出:PR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最高,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9%;Henry常数法计算结果误差最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大于26%;N_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或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大.为进一步提高PR方程的计算精度,利用实验数据优化了N_2与CO_2之间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并提出二元交互作用系数与温度、压力有关的关联式;将关联式运用于温度为220,240及250 K的N_2溶解度计算中,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2%,当温度为220 K时,溶解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0.7%,证明了所得关联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激光动态法测定了常压下吡嗪酰胺在甲醇+水和丙酮+正丙醇两种混合溶剂中、温度范围为283.15~323.15 K间的溶解度,并使用修正的Apelblat方程、λh方程、一般共存模型和修正后的Jouyban-Acre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其中Apelblat方程的关联效果最好。吡嗪酰胺在两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都出现了共溶剂现象,即当甲醇或丙酮的初始摩尔分数为0.6时,吡嗪酰胺的溶解度最大。另外使用van't Hoff方程计算了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包括Gibbs自由能、焓变和熵变,证明了该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通过得到的非线性焓-熵补偿图可知,溶解过程机理与共溶剂混合物的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法通过激光监视技术分别测定了大豆苷元在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6种有机溶剂中281.98~338.75 K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将溶解度实验数据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分别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大豆苷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乙醇;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对溶解数据的关联结果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19%、2.172%和2.498%。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Inthepetrochemicalindustry,aromatichydrocarbonslikebenzene,tolueneandxyleneareextractedfromreformednaphthasandpyr...  相似文献   

14.
水飞蓟素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制的固-液平衡装置测定了从293.15K到313.15K温度下水飞蓟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用理想溶液模型及经验方程进行了关联.其中经验方程1误差最小,经验方程2和理想溶液模型关联也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套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混合剂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个样品池增加溶剂吸收量、利用汽相pVT数据测量值并结合物料衡算求得平衡时的汽液相组成的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汽液相的误差小于5%。用该装置测定了丁酮/甲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丁酮/丙酮/PMMA两个三元系在308.15K下的汽液平衡数据。结果显示,由于甲苯的加入,丁酮在PMMA中的溶解性有了提高,而丁酮  相似文献   

16.
含镁碳酸盐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对浮选过程会产生影响.利用PHREEQC软件对菱镁矿和白云石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对菱镁矿和白云石溶解度的影响规律不同;当溶液pH值为11时,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溶解度最低,分别为12.48,10.05 mg/L;除了定位离子,大部分金属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会增加含镁碳酸盐的溶解度;当菱镁矿、白云石在同一溶液中溶解平衡时,溶解度分别为14.03,3.16 mg/L.十二胺浮选体系中,降低矿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该浮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