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毛细管挤出过程中PVC与轻度交联MBS共混物熔体的胀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和剪切应力对挤出胀大比B值的影响较大;B与口戏比及MBS用量成反比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PVMBS共混体系的微观相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振动场的作用下,LDPE熔体于毛细管中动态挤出与稳态挤出时相比,挤出物的挤出胀大比减小,减小程度与施加的振动强度有关.在相同流率时于一定振幅条件下,挤出物胀大比变化与频率成非线性变化.另外,振动场对LDPE在毛细管中挤出时的不稳定流动有影响,在振动条件下,挤出LDPE时发生不稳定流动的临界流率有较大提高.结果表明,振动条件下挤出聚合物能有效地改善挤出物的弹性性能,从而为聚合物的挤出成型加工带来巨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用自制的气压式毛细管流变仪,在模拟亚砜法腈纶生产条件下,对20%聚丙烯腈亚砜溶液在模口中的流动及在空气和凝固浴中的挤出胀大进行了研究.根据校正了的剪切应力τ和剪切速率r绘制流动曲线.计算其流动指数n,以及该溶液在30~60℃的零切粘度及粘流活化能.对挤出胀长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中和凝固浴中的挤出胀大比(B)与r及与L/D间具有相类似的依赖关系,但在凝固浴中的挤出胀大比B较在空气中的大.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双组分复合共挤成型的挤出胀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P和PS两种聚合物为实验材料,使用截面为矩形、层比为1的双层共挤口模,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共挤成型过程中的挤出胀大现象.采用Phan-ThienandTanner(PTT)本构方程,建立了复合共挤口模内外熔体流动的三维黏弹数值模型,有限元模拟了共挤出的胀大过程,计算分析了熔体在口模内外的速度场及剪切速率分布.研究表明,在入口体积流量相同的情况下,两熔体挤出口模后,存在由黏度较低的PP向黏度较高的PS一侧偏转的现象,型材截面呈不对称畸变.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两种聚合物熔体的速度分布决定了共挤出胀大过程中熔体的偏转流动行为,口模出口处的剪切速率分布基本决定了挤出胀大后型材的截面形状.  相似文献   

5.
在振动场的作用下,LDPE熔体于毛细管中动态挤出与稳定挤出时相比,挤出物的挤出胀大比减小,减小程度与施加的振动强度有关。在相同流率时于一定振幅条件下,挤出物胀大比变化与频率成非线性变化。另外,振动场对LDPE在毛细管中挤出时的不稳定流动有影响,在振动条件下,挤现LDPE时发生不稳定流动的临界流率有较大提高。结果表明,振动条件下挤出聚合物能有效地改善挤现物的弹性性能,从而为聚合物的挤出成型加工带来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款汽车密封条挤出成型过程进行研究,建立密封条熔融体挤出流动的本构方程,运用计算机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密封条熔融体通过口模的挤出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对挤出胀大的原因加以阐述。通过对密封条挤出胀大横截面与挤出口模横截面的相对位移情况的对比,最终提出该款密封条挤出口模的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气辅挤出成型可以显著消除传统挤出成型中出现的挤出胀大、鲨鱼皮、耗能高等现象。在气辅挤出系统中,气辅挤出口模的设计是核心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气辅挤出口模设计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口模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圆棒挤出为例,采用通用的流体力学有限元软件FIDAP,以壁面剪切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代替气体辅助挤出过程中的气垫膜层的作用对新型挤出方式——气体辅助挤出二维等温流动进行了粘弹数值模拟,得出和分析了口模内外的流线、速度、压力、应力分布和挤出胀大率等模拟结果,并将模拟结果和传统挤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对比表明:气辅挤出可以基本消除挤出胀大,和传统挤出时的速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在口模出口处沿轴向和径向均变化剧烈,而口模内部变化平缓的情况相比,气辅挤出时在有气辅段内各处的流线、速度、压力、应力很快趋同,到出口处几乎完全一致,从而可有效消除挤出过程中的“鲨鱼皮”现象,提高挤出制品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低密度聚乙烯熔体挤出胀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国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经过长毛细管的挤出胀大流动实验则量,得到了挤出胀大比和流动曲线.测定了材料的线性和非线性粘弹性,并用PSM模型进行了表征,同时数值模拟了LDPE熔体的挤出胀大流动.预测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但在较高剪切速率下两者间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分析了影响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高分子微观结构动力学和流变测量学的基础理论,推导出了平行叠加振动条件下高分子熔体第一法向应力差的计算公式;相应地,建立了在自行研制的恒速型毛细管动态流变装置上计算高分子熔体第一法向应力差的步骤和方法.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材料,实验测量一定频率和振幅下毛细管的瞬态挤出胀大值、毛细管瞬时入口压力、活塞杆瞬时振动位移、瞬时入口压力与振动位移的相位差等参数值,将这些参数值代入上述计算公式即可求得LDPE熔体在毛细管壁处的第一法向应力差.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继第一报证明了模口处的横向剪切应力是产生出口弯角的根源之后,进一步对牛顿流体的模口膨化效应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模口处的横向剪切应力也是影响牛顿流体模口膨化比的重要因素。另外三个影响牛顿流体模口膨化比的力是:流体流出狭缝后外层流体对内层流体作用的粘性拖曳力,流体的惯性力和表面张力。推导出这4种力与模口膨化比的定量关系式,由这一关系式可明显看出粘性、惯性和表面张力是如何影响模口膨化的,从而解释了许多别人的实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粘弹性聚合物熔体的三维挤出胀大。采用积分型本构方程 Wagner模型描述聚合物熔体的粘弹性记忆特性 ,并引入了非线性衰减函数。对于本构方程中偏应力张量给出了计算方法 ,采用迭代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自由面处的边界条件 ,确定出口处自由面的最终位置。对圆形流道进行分析 ,结果与轴对称分析和实验相吻合 ,最后对矩型流道进行计算 ,得出挤出物的形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多种土类的共振柱试验实测剪切模量,建立与振动三轴试验的液化剪应力、静三轴试验的非线性变形参数、膨胀土的含水量等相互关系。检验了用共振柱试验确定液化剪应力的可靠性,用共振柱试验来确定静三轴非线性变形参数值是可行的,提出了用现场波速法试验结果确定土体膨胀性大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边坡岩体原位直剪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到了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c和φ)和岩体原位直剪的剪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还表明:岩体的抗剪强度和残余强度与法向应力近似成正比例关系,再一次验证了库伦强度准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拱坝等效应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有限元内力法求解拱坝等效应力分析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假定拱、梁方向上的正、剪应力在拱、梁截面上的面单元内呈双线性分布。从而导出根据截面约束内力求解等效节点应力的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导出拱梁向应力为直线分布时的上、下游面等效应力的求解方程和主应力求解公式.对典型的圆筒拱坝用本文方法进行应力分析。得出的拱及梁向应力结果与试载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用本文分析方法得出的应力结果可以按现行的拱坝设计规范规定的应力标准评价拱坝坝体安全度.  相似文献   

16.
A previously determined surface shear stress measurement technique using shear-sensitive liquid crystal (SSLC) coating is extended for use in wind tunnel-like conditions. Simple and common everyday equipment is used in the measurement; in particular a tungsten halogen light bulb provides illumination. The color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SLC mixtures, BCN192 and BN/ R50C, are investigated. BCN/192 is found sensitive to both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the shear stress at different shear stress levels with little noise, and is suitable for surface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s. The spatial shear stress vector distribution beneath a tangential jet is obtained using BCN/192, although the magnitude is not fully calibrated. BN/R50C is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shear stress magnitude, but only slightly sensitive to shear stress direction at both low and high levels. Moreover, jumps in the reflected hue are found when the viewing orientatio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hear stress directi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render the use of BN/R50C for surface shear stress measurement difficult.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钢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平辊同步和异步薄件轧制进行了计算,求出力能参数、速度场和应力应变场,并对二者加以比较。之后,又对异步轧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磁流变液的剪切性能,分别制备出不同体积分数(10%、20%、30%、40%)的四种磁流变液;使用流变仪分别测出这四种磁流变液在不同剪切速率(0~1 000 s~(-1))下的剪切应力和表观黏度,分析其剪切性能;并用Bingham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剪切应力、表观黏度和体积分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体积分数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缓慢增大,表观黏度呈指数下降;剪切速率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体积分数从10%增大到40%,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从3. 9 kPa增大到14. 2 kPa,表观黏度明显增大,塑性黏度系数从3. 2增大到3. 7,流动特性指数n减小。可见,体积分数高的磁流变液其剪切性能越好,在智能机构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单搭接接头断续胶层中应力分布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现有的单搭接接头胶层中有集中间隙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平面应力随厚度变化的模型取代平面应变模型思路,对比了连续胶层与胶层中有3个断续间隙时搭接部位上剪切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连续胶层的单搭接接头相比,有3个断续间隙的接头剪切应力分布模型大致相同,应力的峰值增加约10%,断续胶层仍承受了部分工作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