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鳜鱼,又名桂花鱼。其肉质细嫩、厚实,肉中少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水产珍品。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如下: 一、亲鱼的选择在广东,鳜鱼成熟年龄为一年。供人工繁殖用的亲鱼,可从池塘中养殖的成鱼中挑选体格健壮,无伤,体重0.5公斤左右的鳜鱼作后备亲鱼。雌雄比为1:1。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1)金鱼的人工繁殖,详细地介绍了亲鱼的选择与饲养,雌雄鱼的鉴别,以及人工精的准备、操作、管理和必须注意的问题,还展示了一种新技术,即人工控制金鱼提前产卵孵化的手段,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2)锦鲤的人工繁殖;(2)热带鱼的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3.
花Hua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1年6月~2003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苗种基地,进行了花Hua的池塘人工培育亲鱼试验,结果表明:花Hua当年能够长到20~100g,第二年能长到150~250g的商品鱼,二足龄后,性腺成熟,雌鱼性腺发育达第Ⅳ期,雄鱼性腺发育达第Ⅴ期,怀卵量一般为3~10万粒/尾,可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2003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苗种基地,进行了花(鱼骨)的池塘人工培育亲鱼试验,结果表明花(鱼骨)当年能够长到20~100g,第二年能长到150~250 g的商品鱼,二足龄后,性腺成熟,雌鱼性腺发育达第Ⅳ期,雄鱼性腺发育达第V期,怀卵量一般为3~10万粒/尾,可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5.
花(鱼骨)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6月~2003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苗种基地,进行了花(鱼骨)的池塘人工培育亲鱼试验,结果表明:花(鱼骨)当年能够长到20~100g,第二年能长到150~250 g的商品鱼,二足龄后,性腺成熟,雌鱼性腺发育达第Ⅳ期,雄鱼性腺发育达第V期,怀卵量一般为3~10万粒/尾,可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6.
光唇鱼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成熟的500尾野生光唇鱼(雌雄比1:1)为亲鱼,以室外水泥池为产卵池及育苗池,通过设置产卵巢及采用微流水措施诱导亲鱼产卵,获得不同批次的受精卵共72 650粒,平均受精率达85.3%。受精卵在水温24±1℃条件下孵育,43 h孵化出仔鱼,共50 756尾,平均孵化率达69.9%。仔鱼经25 d培育,得全长1.5 cm左右的鱼苗45 275尾,成活率达89.2%。对光唇鱼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经历了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分化等发育阶段。试验表明: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设置产卵巢及微流水刺激诱导产卵措施是光唇鱼人工繁殖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在浙江湖州进行了赤眼鳟池塘培育和规模化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以粗蛋白含量大于22%的配合饲料和紫萍为饵料,经6个月池塘培育,大部分1龄个体的性腺已基本成熟,2龄个体性腺成熟率达100%;池塘培育的1龄赤眼鳟的绝对怀卵量为(7.07±0.43)×104粒,相对怀卵量457.0,成熟系数23.0%。2龄赤眼鳟的绝对怀卵量为(12.18±0.89)×104粒,相对怀卵量233.5,成熟系数13.3%;拉网等应急剌激对亲鱼产卵有明显影响,每口培育塘繁殖次数不宜超过2次;赤眼鳟人工繁殖宜1次注射、自然产卵,雌鱼适宜剂量为1 000 IU HCG 10μg LRH-A/kg,雄鱼减半,雌雄亲鱼比应控制在7/4以内;浙北地区的人工催产时间在5月底至6月初、水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宜。经池塘培育的2龄亲鱼的催产率95.9%、受精率75.3%~88.4%、孵化率86.6%~94.1%。  相似文献   

8.
养殖大黄鱼一年两次性成熟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春季产过卵的2^ 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在网箱中进行隔离培育,秋季从中挑选再次性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比较春、秋两季的人工繁殖与仔、稚鱼培育效果,并定期观察卵巢及卵细胞的发育情况.实验表明,春季产过卵的同一批大黄鱼雌鱼,有72.1%的个体当年秋季可再次成熟,58.8%的个体可再次产卵,证实养殖大黄鱼具有一年“两熟”的性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国家一级保护鱼类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 Day)的分类地位,部分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现状以及现阶段扁吻鱼的人工繁殖与养殖现状;总结了野生扁吻鱼的全人工流水养殖试验过程中流水养殖条件,日常管理方法,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以期为濒危扁吻鱼创造优质养殖条件,保护珍稀扁吻鱼有限资源,为扁吻鱼的人工繁殖与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优质的后备亲鱼,为后期扁吻鱼的商品化养殖提供科技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10.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2~2003年,在浙江湖州,对翘嘴红鲌亲鱼的选择、运输、培育及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鱼培育要以鱼或虾为饲料,繁殖年龄应3足龄以上,规格以0.75~2.5 kg/尾为好.浙北地区的繁殖时间为6月上中旬,繁殖水温20℃以上,雌雄亲鱼的比例控制在1:1~2:1之间,适宜催产剂为HCG LRH-A.采用一次注射,在环道内自然产卵、孵化的方式为宜.繁殖用水要严防浮游动物的进入,出苗时应带水操作.  相似文献   

11.
翘嘴红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2~2003年,在浙江湖州,对翘嘴红鮊亲鱼的选择、运输、培育及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鱼培育要以鱼或虾为饲料,繁殖年龄应3足龄以上,规格以0.75~2.5kg/尾为好。浙北地区的繁殖时间为6月上中旬,繁殖水温20℃以上,雌雄亲鱼的比例控制在1:1~2:1之间,适宜催产剂为HCG LRH-A。采用一次注射,在环道内自然产卵、孵化的方式为宜。繁殖用水要严防浮游动物的进入,出苗时应带水操作。  相似文献   

12.
勃氏雅罗鱼是一种朔河洄游性鱼类,因为其在海洋中肥育,人工养殖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在勃氏雅罗鱼的产卵地捕获亲鱼,并在湖北人工繁殖了鱼苗的基础上,在淡水中进行了苗种培养和成鱼养殖的试验,获得成功,将此养殖技术作一介绍,为勃氏雅罗鱼的池塘规模生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匙吻鲟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繁殖是匙吻鲟增殖、种质资源保护和保存最有效的方法。 一、自然繁殖 匙吻鲟的性成熟较晚。一般雄鱼比雌鱼早熟,有的雄鱼4龄时可成熟,大部分6龄成熟,到9龄时可全部成熟。部分雌鱼在6~7龄或8龄时成熟,但50%的雌鱼要在10龄时才成熟。到12龄时,所有的雌鱼都能成熟。在不同地区,性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雄鱼成熟后,一般每年都进行一次交配,但雌鱼  相似文献   

14.
大黄鱼的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人工培育成熟的大黄鱼亲鱼于1989—1990年进行人工繁殖研究首次获得成功。实验结果表明,在越冬期(12月)将亲鱼移入室内强化培育,同时注射低剂量LRH-A促进性腺发育,大部分亲鱼在4月中旬至6月初产卵受精。常用催产剂为LRH-A;新型催产剂DOM+SGnRH显得特异效果,催产率在90%以上,大黄鱼的雌雄鱼在发情时会发出“咕—咕—咕”的求偶声,集群追逐。一次催产分批产卵,持续2—3天产完。产卵时间均在晚上9时至凌晨3时之间,天明即停止.在水温20—22℃,海水盐度18.9‰—29.5‰条件下,受精卵经35小时孵出仔鱼。但较低的盐度(20.2‰以下)将影响受精卵的浮性。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及199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外名优鱼类基地连续三年从美国引进带卵黄囊鱼苗及3~5cm鱼苗2万多尾,开始进行该鱼的引种驯化研究。四年来,将该鱼从鱼苗培育至鱼种又从鱼种培育至成鱼、亲鱼,并在1996年成功地在国内首次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990-1995年褐菖鱼由增养殖技术的研究,综述了褐菖鱼由生活习性、生态习性、摄食习性、繁殖习性、年龄与生长、亲鱼暂养与管理、亲鱼促熟与催产,仔稚鱼个体发育、生态习性、生态耐受度及生长特性、饵料选择、培育技术以及褐菖鱼由暂养、活体运输与渔获技术,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开门办学,结合生产实践,应用LRH类似物,对华南地区特有的淡水养殖鱼类——鲮鱼进行催情产卵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亲鱼均按常规生产的成熟指标加以选择;LRH类似物是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东风试剂厂的产品。采用腹腔注射,分一次、二次或三次给药,注射后亲鱼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雌雄比例约为1:1.5,对照组皆用鱼脑垂体进行催产。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07,(12S):73-73
石斑鱼是名贵海产鱼类,一直都是上佳菜肴。唐朝诗人李频在《及第后还家过岘岭》中写道:“魏驮山前一朵花,岭西更有几千家。石斑鱼_香冲鼻,浅水沙田饭绕牙。”可见石斑鱼之鲜美。然而,它的人工繁殖难度比较大。由于石斑鱼是一种雌雄同体的鱼类,早期发育都是从雌性开始的,其个体发育中普遍存在“先雌后雄”的性逆转过程,雄性亲鱼均高龄化且极难捕捞,缺少雄性亲鱼是人工繁殖的最大障碍之一。以前,雄性亲鱼都是靠进口或野生捕捞,石斑鱼人工繁殖的质量与效率都不高。  相似文献   

19.
选用紫红火口鱼为母本、红魔鬼鱼为父本,探索鹦鹉鱼品系繁殖管理、苗种培育、饵料的选择和投喂量、添加剂对繁殖的影响。介绍另一种血鹦鹉鱼的繁殖方法,亲鱼母本选用火鹤鱼,父本选用紫红火口鱼。由于鹦鹉鱼为杂交所得,其遗传基因十分不稳定,再加上人工雕琢,便出现了许多形色各异的鹦鹉鱼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形态学测量与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人工注射催产激素对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催产激素之后,半滑舌鳎的卵巢发育速度显著加快,性腺指数(GSI)迅速增大、肝脏指数(HSI)随卵巢发育不断降低、肥满度(CF)最高值出现在实验的48 h;组织切片显示,催产激素能够促进卵巢更快地发育到下个时期,Ⅳ期末的卵巢在激素首次注射后36 h发育到第Ⅴ期的卵子成熟期,60 h开始进入第Ⅵ期.人工注射催产激素有利于缩短亲鱼产卵周期,增加成熟卵子的数量,便于人工繁殖过程中集中大量采卵.本研究结果可为半滑舌鳎人工繁殖生产中高效催产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