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翔  吴谱 《科技资讯》2012,(24):241-241
文章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谈起,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从而构建了具有中职特色的信息化教学体系——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体,逐渐提高所有教师信息素养,进而开展课程整合,促使师生信息素养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今天,信息素养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掌握信息素养是必须的。本文从信息素养的定义和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教师掌握信息素养的紧迫性,总结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岩 《科技咨询导报》2009,(17):124-124
在学习型社会中,信息素养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本文对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毛知非 《科技信息》2012,(26):326-326
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以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总结了在农村高中提高学生素养的方法: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开好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养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加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有: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信息素养,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师资保证;教师要掌握好信息时代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实践活动;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同时可以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6.
罗娟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91-192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一种必备的能力,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而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教学负责人,其信息素养对整个学校的教师及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问题作出探讨,并提出了教学管理人员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5年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互联网+"对我国的教育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教育改革,进而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中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塑造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通过回顾研究历史文献的方式,梳理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剖析了在高校学生间推广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在总结高校学生目前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从社会、高校及教师三个方面增长学生信息素养知识的建议。社会层面上应大力鼓励创造优良的信息素养学习环境;高校应着重加强学校信息素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忆金  刘杰  孙淳  曾雪莲 《科技信息》2009,(16):348-350,351
本文以信管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着眼点,借鉴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这一特定群体的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专业课程四个方面,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04—05级信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信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加强专业课程整合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高校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等提升信管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信息素养概念为基础,剖析了信息素养内涵和中小学教师专业特点,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作了界定。并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入手,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教师的专业特征,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具有导向、诊断、激励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信息素养进行过大量探讨与研究,内容涉及信息素养的界定、信息素养标准的编制和信息素养教育评估大纲的制定。通过对湖北省某省属地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校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四个方面论证相关应对策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