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苎麻罗拉梳麻机的喂给机构与梳理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纤维喂入负荷、锡林与工作罗拉的速比、隔距和梳理质量的关系亦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喂给机构梳理作用对梳理质量有明显影响.喂给机构的梳理度应在0.3—0.9针/每根纤维,速比在20—30为宜.2.在锡林与工作罗拉梳理部份,影响梳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纤维喂入负荷,而锡林与工作罗拉的速比、隔距对梳理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黄麻罗拉梳麻机的梳理和均匀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评定梳麻机梳理质量的指标;对平均循环梳理次数、均匀率和梳麻机梳理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计算和分析。黄麻罗拉梳麻机的平均循环梳理次数以0.6—0.7左右为宜。增加头道梳麻机的梳理点对梳理质量和麻条均匀度有利,因而可为实现单程梳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苎麻罗拉梳麻机上麻粒形成的原因,对纤维喂入负荷、牵伸倍数、锡林与工作罗拉的速比、隔差和麻拉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提出了减少罗拉梳麻机麻粒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研究CZ191型梳麻机喂入预梳部分中,工艺参数改变时对生条质量的影响。采用了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通过对生条中纤维平均长度、纤维长度不匀率、短纤维率、麻粒数、硬条数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找出了喂入部分因子:喂入定量、分梳辊转速、分梳辊与喂麻针辊之间的隔距等对生条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找出了最佳的喂入部分的工艺参数。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喂入预梳部分的工艺参数对提高梳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研究了 CZ191型梳麻机喂入预梳部分中,分梳辊上梳理力的大小及测量方法,讨论了梳理力的大小与喂入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非电量电测的方法,通过一整套可行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对梳理力的大小进行了在线测量,找出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梳理力的大小及不匀率。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工艺实验,找出了梳理力大小与喂麻定量、分梳辊转速、分梳辊与喂麻针辊之间的隔距等三个喂入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表明,喂入部分的工艺参数对梳理力的大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理论对黄麻头道、末道梳麻机进行了研究,求得了纤维总平均梳理次数和经过罗拉梳麻机的总平均梳理时间,并根据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折和计算,提出了改善对纤维梳理、均匀、混和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榆林港的附着生物及其与厦门港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榆林港附着生物的的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并从种类、附着量及附着季节等方面与厦门港的附着生物作比较。 榆林港最主要的附着生物是:滸苔、管滸苔、水云、褐茸藻及笼果藻等藻类;盤管虫、螺旋虫、(?)牡蠣、(?)合草苔虫及悉尼海(?)等动物,藻类月附着量9.5克/米~2,季附着量3.1克/米~2;动物月附着量5.8克/米~2,季附着量187.1克/米~2。种类多、附着期长、附着量少是榆林港附着生物的主要特点。 榆林港与厦门港附着生物的差异,反映了热带性和亚热带性港湾附着生物的特点;也表明了深海外港与河口内港(盐度及透明度不同)在生态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言沸腾是有相变的传热过程,可以用作为一种高强度的冷却方式。这过程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和食厂中的蒸发器,蒸汽锅炉,核反应堆与火箭中。特别是近几十年米,随着国民经济和尖端技术的发展,各种设备的表面热负荷也就越来越高,如大型锅炉可达5×10~5大卡/米~2时,喷气发动机10~8大卡/米~2时,而火箭燃烧室和核反应堆中竞可达10~(10)大卡/米~2时。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洋溢油问题,利用静电纺丝一步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砜(PSF)纤维膜,扫描电镜结果发现纤维表面存在细微孔洞.对纤维形貌和结构包括纤维直径、纤维间孔隙率、纤维表面孔径分布、接触角、吸油倍率、保油率和油水分离等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SF/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从12%增大到18%),纤维中的珠状物逐渐消失,平均直径增大,纤维间孔隙率增大,纤维表面的孔径主要分布在10~100nm,水的接触角在131°~140°范围内,PSF纤维膜对菜籽油和机油的吸油倍率最高可达到37和50,对机油的保油率高达75%,同时具有良好的浮力与疏水亲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离子型~(211)At和~(211)At—Te胶体对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后,对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在1.15微居里/克·体重Na~(211)At同样剂量水平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其微核率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离子型~(211)At在0.23微居里/克体重~1.15微居里/克·体重,~(211)At—Te胶体在0.23微居里/克·体重~1.38微居里/克·体重剂量水平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其微核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离子型~(211)At从9‰增至33‰,剂量一效应回归方程为Y=1.51+0.8104D(Y—微核率,D—剂量),相关系数r=0.9562;对于~(211)At—Te胶体,微核率从16‰增至37‰,回归方程Y=11.43+0.8263D,r=1,二者书相关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以Fe~(2+)—H_2O_2为引发体系,丙稀腈与亚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并探讨了接枝亚麻皂化物作为离子吸附纤维对汞离子的吸附率。[Fe~(2+)]为4×10~(-3)mol/L、[H_2O_2]为4×10~(-3)mol/L、[H~+]为6×10~(-2)mol/L,在40℃反应2小时,可以得到较高接枝率。皂化后的亚麻纤维50毫克以上在适宜的pH值条件下,可以去除溶液中85%以上的汞离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4.
化学处理丝瓜络纤维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双氧水对丝瓜络纤维进行处理,并测试了丝瓜络纤维的脱胶率、白度、化学成分、SEM、回潮率及力学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NaOH的质量分数、煮练时间、H_2O_2的质量浓度对丝瓜络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NaOH的质量分数10%、煮练时间4 h、H_2O_2的质量浓度2 g/L,此条件下脱胶率为55.4%、纤维素含量为79.10%,白度为54.2%;化学处理后各胶质成分去除较彻底,尤其是半纤维素含量下降很大,最高去除了91.3%,木质素去除效果差;煮练时间长脱胶率高,但是煮练时间过长,会对纤维素产生破坏.SEM图显示由于胶质去除纤维暴露,化学处理对纤维素有破坏作用,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丝瓜络的回潮率随脱胶率的升高而增加,化学处理后回潮率由原来的4.92%增加到12.80%,丝瓜络纤维断裂强度和伸长率随脱胶率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动态内应力仪对各种纺速和纤度的涤纶POY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不同纺速、纤度及拉伸条件下POY的动态内应力变化规律,并对制取样品的结晶度、声速、双折射、热收缩率和色差等进行测定。试验表明:(1)纺速为3000~3300m/min的POY动态内应力最低;(2)纤维的色差值随动态内应力波动值增大而增加;(3)纤维的热收缩率取决于超分子结构参数——结晶度与取向度。它随大分子取向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结晶度的增大而下降。用二元回归的数理统计方法得到热收缩率和纤维的结晶度以及表征大分子取向的声速、双折射间的定量关系:Y=67.5999+0.3225X_1-3.2430X_2 R=0.9985(纺速1100m/min~5500m/min)式中:Y——纤维的热收缩率;X_1——纤维的双折射;X_2——纤维的结晶度;R——全相关系数。Y=21.4447+1.8558X_1-10.3050X_2 R=0.9993(纤度45dtex/24f~167dtex/30f)Y=10.2246+2.2030X_1-26.2679X_2 R=0.9916(拉伸倍数1.4~2.2)X_1——纤维的声速值。  相似文献   

16.
<正>椴木,意杨,毛竹等试材用三种水溶性混合木材防腐剂(CCA、FBBCr、ACB)处理后,对杂色芸芝进行了毒性试验。以试材失重率的大小,表示药剂的防腐效果。试材失重率和吸药量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计算。如以CCA药剂为例,椴木、意杨、毛竹三种试材失重率(Y)与试材吸药量(x)的回归方程为: Y_椴木=-2.75x+37.77 Y_意杨=-3.04x+35.03 Y_毛竹=-1.44x+24.95 以椴木、意杨、毛竹为试材,CCA对杂色芸芝的毒性极限分别为11.92公斤/米~3、11.52公斤/米~3、17.34公斤/米~3,FBBCr对杂色芸芝的毒性极限分别为3.15公斤/米~3、4.64公斤/米~3、5.36公斤/米~3;ACB对杂色芸芝的毒性极限分别为39.96公斤/米~3、24.60公斤/米~3、38.92公斤/米~3。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PE)与环氧树脂的粘接性,通过电子预辐照接枝工艺对PE纤维表面进行改性。试验发现,在N_2气氛下电子预辐照接枝反应工艺并不需要引发剂,随着预辐照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接枝率增加;丙烯酸是较好的接枝单体,丙酮与苯是较好的反应溶剂,反应结束后PE纤维表面上的均聚物可以用苯来去除;当预辐照剂量低于1.56×10~4Gy时,对纤维拉伸强度影响不大,而SEM和ATR—IR分析证实了PE纤维表面上有极性基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83月4月至1985年1月,在广西近海区(东经108°12′30″~109°41′、北纬20°53′45″~21°46′)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主要阐述棘皮动物在广西近海区的组成、分布及季节变化: 1.本次调查共获棘皮动物标本10734个,共67种,分隶于5纲,11目,25科、44属。海参纲出现的种数最多。 2.棘皮动物的种数在平面分布上比较有规律,出现深水区高于浅水区的趋势。但其数量、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的分布很不规则,这主要与个别种出现量巨大有关。 3.棘皮动物在各季度总生物量平均值波动于2.83~6.35克/米~2之间,总平均为4.38克/米~2。总栖息密度平均值波动于26~145个/米~2之间,总平均为98个/米~2。 4.洼颚倍棘蛇尾(depressus)出现量最大,共获5976个,占棘皮动物总采获量的55.7%。  相似文献   

19.
气流粉碎介乙醛晶粒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飞机播撒作业。实验结果指出,气流粉碎的介乙醛晶粒比未粉碎的可提高成核率10~2—10~3倍。在-2——20℃温度范围,气流粉碎的介乙醛晶粒咸核率为10~8个/克——10~(10)个/克。进一步提高成核率的方法,要求在粉碎和储存等过程尽量缩小粉碎粒子的平均体积。  相似文献   

20.
蜂窝状催化剂的载体,通常是由硅酸盐高温烧结制备得到的材料。但因其比表面积小,仅0.1—1(米~2/克),需要在载体上涂载一层Al_2O涂层,使比表面积提高到2.5—40(米~2/克)。这样的载体,负载上活性组份,才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常规的涂层法是采用以铝盐(如硝酸铝)为原料的溶液浸渍法,或以铝胶为原料的浆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