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3月19~2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印度以来,日本正在步步推进其在访印过程中提出的“印太新计划”。4月16~18日,岸田文雄的夫人岸田裕子单独访问美国。没有公职地位、更没有外交权限的首相夫人单独访美,决非仅仅是与美国第一夫人见个面那么简单,而是推进岸田“新计划”的一个步骤,跟美国第一夫人私下“汇报”岸田在印度做出的外交宣示,也在无形中为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站台助威。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2,(17):3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年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于8月15日~17日在长春举行。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以来40年间,美国对外战略的历次转变,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联华抗苏、冷战结束时的全球战略转变、9.11事件后反恐优先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战略调整,以及2011年以来的战略再平衡或称"重返亚洲"战略等,无一不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抛出“先发制人”战略后,迫不及待地在伊拉克战争中进行了一次实验,而战争实践给出的却是前后不同的两种回答。2003年3月20日至5月1日,美军所向披靡,仅用40天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先发制人战术果然厉害!但5月1日至今长达千余天中,强大的美军却被别人制住了。美军平均每天:亡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面向21世纪、旨在维护和加强其世界领导地位的全球战略部署中,北约东扩和加强美日军事联盟是关键性的两招儿。此外,还值得注意的就是美国制定和推行的新中亚战略。新中亚战略出台今年3月2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发表的关于美国对外战略的讲话里,把土耳其以及中  相似文献   

5.
最近以来,美国总统肯尼迪、国务卿腊斯克之流和美国舆论界,正在大肆鼓吹美国对外政策的所谓“总战略”。3月31日,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刊载了斯图尔特·艾尔索普报道的同肯尼迪的谈话;4月16日,美国“国务院公报”发表了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罗斯托的演说:“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战略”(该文摘要见本期“外论介绍”栏——编者)。这两篇讲话对美国当前对外政策的战略轮廓作了全面描绘,值得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6.
借助“民主同盟”美国和日本防范中国,是澳对华战略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不过,澳对华战略更大的部分还是对中国崛起的“借重”。“冷战遏制的意味太浓了”在亚洲国家的关注之下,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东京正式签署了《日澳安全保障宣言》。这是日本自1996年与美国签署《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后,第二次与其他国家签署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20日,美国“踢开”联合国,悍然发动对伊战争。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径,不仅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对欧洲、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并没有因此而停滞,联合国、欧洲、中国成为限制美国单边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和公众认可感也限制了美国单边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3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任命前朝鲜政策特别代表尹汝尚为总统特使,负责处理美国与其在太平洋地区的三个“自由联系邦”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续签《自由联系条约》事宜。今年2月,拜登政府正式出台《美国印太战略》文件,提出要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同期,国务卿布林肯访问斐济,成为3 7年来首次访问斐济的美国国务卿。  相似文献   

9.
正继3月14日英国宣布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限其一周内离境后,作为回应,俄外交部3月17日宣布驱逐23名英驻俄外交人员。3月26日,美国宣布将驱逐60名俄外交官,关闭俄驻西雅图总领馆,以显示对盟友的支持。与此同时,欧洲20多个国家也纷纷"站队"表态,并同样采取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实际行动,声援英国。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
请您回答     
1.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在——草签了关于——的联合声明,宣布我国政府将于——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今年3月25日是欧洲共同体“罗马条约”签订——周年纪念。“罗马条约”是建立——条约和建立——条约的统称。 3.美国—中国协会于3月24日在——宣布成立,美国前国务卿——和——任该协会主席。这是美国成立的第——个美中友好组织。  相似文献   

11.
3月4日,五角大楼官员透露,为“防止”朝鲜乘伊拉克战争爆发之机对驻韩美军“采取行动”,24架B-1和B-52战略轰炸机正在动身前往西太平洋上的关岛基地驻防。3月6日,英国《每日镜报》报道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金永南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朝鲜坚持“在平等基础上”与美国进行谈判。他说,朝鲜核问题是美国制造出来的,并试图将这个问题国际化。同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佳方式是美日中韩俄等国举行多边对话。布什说,朝鲜核问题是一个地区性问题,因为朝鲜是否拥有核武器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2.
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经历了由"扶日抑俄"向"美日对抗"的转变,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实施"均势战略",确保中国"门户开放",以便利用经济优势,巩固和扩大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3月16日,台湾半导体企业龙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台湾《天下》杂志采访时表示,支持美国减缓大陆发展半导体的产业政策。同时,张忠谋还特别指出,美国将台湾称为最危险的地方,这是台湾的一种困境。语出惊人!2018年以来,半导体产业被逐步塑造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一个符号。通过建立排华半导体产业链和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美国既能充分发挥自身“长臂管辖”机制优势,  相似文献   

14.
并非科幻电影美国《洛杉矶时报》1996年3月20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军在武器和作战战略方面将发生一场革命》的文章,对未来战争这么描述道:“在中东200英里长的战区高空,密苏里空军基地控制的无人驾驶雷达飞机准确地标出美军和敌军、武器及装备的位置。它把情报传递给美国在全球各地的陆、海、空军。同时,它还阻塞敌军的空中防御系统,用超激光束袭击军事和民用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6.
下面的文章,摘译自今年3月2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文章里宣揚美国“防务”的变化,是虚伪騙人的。文章所暴露的美帝国主义推行“遏制”战略的困难,却多少反映了事实。读者可以参阅本期吴楚同志《“美国堡垒”战略还是“前进战略”?》一文。——编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集是对群论专家Akbar Rhemtulla 在2004年7月退休后召开的庆祝会。会议于2006年3月20日~4月1日召开,约100位群论专家参加。本书收集其中22篇论文。论文前附有Akbar Rhemtulla的生平及工作的简短介绍以及他82篇论文的目录。这位群论专家的个人经历颇具特色,他出生于桑给巴尔,在非洲接受中等教育,在美国接受大学教育,特别是受群论大师Pbilip Hall的影响,其后在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时事概览     
<正>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首访东亚三国3月16~19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问日本、韩国和中国。这是蒂勒森担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出访东亚。3月16日,蒂勒森访问日本期间先后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首相安倍晋三。在与岸田共同会见记者时,蒂勒森称,美国过去20年谋求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已经失败,需要研究新思路应对来自朝鲜的威胁,此次访问亚洲就是为了就新思路与各方交换意见。日美同意在朝核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共享“战略目标”。双方重申,为应对朝核问题,日美韩三边合作至关重要,但并未透露对朝新思路的具体内容。3月17日,蒂勒森从日本飞抵韩国后,并没有去首尔,而是直接乘直升机奔赴韩朝非军事区,访问了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美军军营,  相似文献   

19.
第8次核能讨论会于2004年3月15~16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与中国的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有2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问鼎国际权力舞台。在霸权护持方式的战略选择中,合法性领导眷护持方式以低成本、高收益的优点成为美国的理性选择。冷战后,美国通过增强观念认同、强化利益认可、巩固制度基础三条途径谋求其霸权在国际社会的合法化。尽管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就现实而言,冷战后美国霸权的合法性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