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为了研究新型膜结构路面器材,保障轮式车辆在松软路面上的通过性,选取车辆挂钩牵引力作为评判车辆软土通过性的准则。根据车辆地面力学原理建立轮胎行驶的挂钩牵引力计算公式,运用数值仿真技术对路面器材进行分析,将挂钩牵引力和仿真结果相结合对通过性进行评判。以沉降量为指标,定量分析了路面器材参数对通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以保障所选车型通过;地基条件、基体编织密度、杆间距等参数对通过性有一定影响,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优化路面器材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新型膜结构路面器材,保障轮式车辆在松软路面上的通过性,运用车辆地面力学理论对路面器材的沉陷特性进行分析,探讨了膜内张力对最大沉降量的影响。将理论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沉降计算公式的合理性。选取车辆挂钩牵引力作为评判车辆软土通过性的准则,将受力分析法和能量法相结合建立轮胎行驶的挂钩牵引力计算公式,定性得到附着系数μ和最大沉降量z0对车辆通过性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所选条件下,膜内张力对最大沉降量影响不大,通载试验初步验证了通过性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3维DEM-FEM耦合仿真分析方法,研究越野车充气轮胎小卵石路面的行驶性能.在建立某越野车轮胎的3维有限元模型和小卵石路面离散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本研究室开发的专用分析软件ORV-SAND仿真分析越野轮胎在卵石路面的行驶行为,得到了不同滑转率(10%、20%、30%)下不同胎面结构轮胎的法向反作用力、轮辋下陷量、总牵引力、挂钩牵引力以及行驶阻力,并与相关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履带机械地面力学建模及牵引性能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履带机构仿真模块难以适用于无支重轮式矿用履带车辆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履带-地面交互力学机理,以每块履带板与地面的力学作用为基元,根据Bekker理论建立了履带沉陷、地面垂直力、牵引力、侧向力、行驶阻力的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和FORTRAN语言开发了履带一地面交互力学用户子程序.将该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的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某型矿用履带车辆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牵引性能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够对行驶阻力和挂钩牵引力进行分析预测,误差小于15%,在允许范围之内,可以作为履带机构牵引设计的工具,且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双电机四轮驱动电动车在不同路面的最大驱动力, 提出了基于LuGre摩擦动力学模型和滑模观测器(SMO: Sliding Mode Observer)的牵引力控制策略。利用LuGre动力学模型中反应路面条件的参数θ, 实现路面条件在线辨识。通过SMO对电动汽车在纵向行车工况下、 轮胎小滑移率时, 主动估计路面条件参数θ, 进而估算其最佳滑移率, 获得路面可提供的最大牵引力。同时采用动态饱和非线性控制策略限制电机的最大输出力矩, 保证电动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防滑行驶。仿真实验表明,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最佳滑移率估计方法可在不同路面条件下提供电动汽车最大牵引力, 对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整车总体布置设计的重要技术参数,以及各总成的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动力性分析中,分别做出汽车行驶速度图、汽车牵引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汽车动力特性图、汽车功率平衡图和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并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汽车最大车速、最大爬坡度;燃油经济性分析中,做出汽车最高档时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而且计算出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并对整车稳定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砂质土地区的特点是土壤中的含砂量较高(在35%之间,砂漠地区则更高),含水量低,因而土壤呈流砂性,在非路面地带,土壤未经压实,表现为干砂性壤土性质,轮式车辆在这些地区行驶时,往往会产生涌土现象,阻碍了车辆的运行。行驶功率不是消耗在克服牵引阻力上,而是消耗在对土壤的压实上,该功率消耗量的大小,可通过本文的分析加以确定,从而获得解决该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军  张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613-5616,5626
根据McKyes分析挡板受力提出的McKyes-Ali三维模型,结合贝克方法和WANG等人的研究方法,将三维模型应用到履带-地面作用分析中。利用三维模型预测湿软土壤下履带板牵引力,基于挂钩牵引力选择最佳履刺厚度比,为典型土壤条件下履带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铣刨阻力与前后轮有效附着重力、切线牵引力、滑转率、行走功率和铣刨功率间的关系,进行了某前驱轮式冷铣刨机牵引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实心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滚动阻力系数和附着系数分别为0.02,0.65;行驶阻力占最大牵引力的比例约为7.1%,铣刨阻力水平分力为切线牵引力的主要部分,滑转率随铣刨阻力水平分力增大而增大;分别采用高斯拟合和二次多项式拟合得到了滑转率与切线牵引力在滑转率全区段及0~26%时的拟合方程;滑转率在4%~24%时牵引效率均大于70%且铣刨机工作状态稳定;最大牵引效率下的滑转率为10%,可作为该试验样机额定滑转率,且额定滑转率下的牵引力输出应与平均铣刨阻力相对应,24%可作为其最大稳定工作滑转率.  相似文献   

10.
汽车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功率P—FV,式中F是牵引力,V为行驶速度。在中学物理和普通物理学教材的有些习题中将主动轮所受的静摩擦力作为牵引力,这是不正确的。本文对汽车的牵引力与车轮所受的静摩擦力之间关系,以及它们的作功问题,略作讨论。1汽车的牵引力是否就是静摩擦力汽车运动时,车身连同载荷作平动,车轮作转动。设m为平动物体的质量,m。为车轮质量(假设前后轮质量相等),人和h分别为作用于后轮和前轮的静摩擦力,N;和NZ分别为作用于后轮和前轮的支持力,81和SZ分别为后轮和前轮的滚动摩擦因数,只为车辆所受的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导出了一个简化的流量率公式,并利用这个公式分析了流量率与齿形及齿廓参数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流量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光弹性实验对斜井帷幕进行了应力分析.获得了主要设计参数——流砂层水头高度,帷幕上部填土深度和帷幕厚度——对斜井帷幕强度的影响及其应力变化规律.并推荐一个应力计算的简便公式,可供斜井帷幕(包括类似工程)强度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北岸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对青海湖北岸植物群落的踏查和对鸟岛、大通山,以及海晏湾3个地区的野外取样调查,比较讨论了重要值的各类计算公式.认为,在草地植物群落中用重要值=(相对盖度+相对频度)/2×100比较科学,并用组平均法(GAM)对该地区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划分为24个群落,分别属于沙生植被、沼泽草甸、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及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等7个植被型.  相似文献   

14.
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可反映岩石的抗压强度 ,声波时差越小 ,岩石抗压强度越高。在室内对辽河和冀东油田的砂岩标准岩样进行了抗压强度实验 ,建立了各种围压下岩心抗压强度与声波时差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 ,无论是在常压还是在围压下 ,砂岩强度与声波时差均呈负指数关系。利用该关系式建立了出砂判别模式和井壁稳定性分析模式 ,在实践中取得了较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弱界面层对树脂砂粘结桥附着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着重研究环境湿度、原砂水分和含泥量等对呋喃树脂、酚醛树脂、酚醛尿烷树脂和多元醇—聚氨酯等各种不同树脂砂在固化、存放中强度的影响。从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其变化规律,得出水分子的渗透和泥分杂质的存在,在砂粒表面和粘结桥之间形成弱界面层,由于弱界面层的解吸作用和阻碍粘结剂对砂粒表面的润湿,大大降低界面的附着力,导致粘结桥附着破裂。  相似文献   

16.
欠固结土的前期团结压力对计算建筑物的沉降起着重要作用,轻亚粘土不同于砂土和粘土,它含有一定的粘粒。因此,欠团结轻亚粘土的压缩不同于砂土和粘土。本文简要介绍了确定欠固结轻亚粘土前期固结压力的方法,并探讨了它的压缩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微观形貌,水化产物,显微硬度及孔结构等方面研究液态渣,液态渣砂浆(过滤区)的结构特征,与普通砂,普通砂浆进行比较表明:液态渣集料在砂浆中发生活性反应,水化产物对过渡区有致密作用,且液态渣的结构比普通砂更致密,刚度大,提高了砂浆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8.
车轮沙地通过性的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用普通充气弹性轮胎的轮式车辆在沙地上行驶时,由于车轮滑转下陷,使车辆难以通过.开发新的车辆行走机构对提高沙漠车辆通过性至关重要.在建立车轮-土壤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散体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车辆行走机构-沙土的相互作用方式对牵引通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车轮与沙土的相互作用方式可提高车辆沙地通过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权重”评价法对东濮凹陷卫城81断块沙四段第二砂层组进行了储层评价。首先选择参与储层综合评价的参数—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等,然后按极大值标准化法,计算单项参数的评价分数,接下来,在确定各类参数的权系数的基础上,计算各小层综合权衡评价分数,最后,确定储层的类别。评价结果:Ⅰ类油层组有沙四段第二砂层组第五小层,Ⅱ类油层组有沙四段第二砂层组第一、二、三和四小层。同时,采用容积法对卫城81断块沙四段第二砂层组进行了储量计算,为下一步开发方案的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