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合肥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活动次数与时间、健身方式、健身项目、健身场地和影响合肥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动机明确;男性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内部动机比女性更强烈;大部分老年人每周参与体育健身次数在3至4次;每次锻炼时间大多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更喜欢集体有组织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合肥市老年人参与较多的健身项目主要有"健身走类、健身操舞类、太极拳类"等;合肥市老年人选择健身场所为比较固定、离家近最好不花钱的地方;合肥市老年人对体育健身场地与基础健身设施不够满意的占53.9%,存在体育健身场所与基础健身设施分布不均现象;经济收入较低和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等是影响合肥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景德镇地区青年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一些青年在闲暇时间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职业青年能抽时间参与体育活动;(2)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和消遣娱乐(3)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男青年偏重于球类项目和野外体育活动,女青年偏重于健身健美,消费水平较高的体育健身收费场所的主要消费群是职业青年;(4)阻碍职业青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怕影响工作、无活动场地和缺乏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认识程度较高,但实际参与率偏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呈多样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和时间较为理想,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傍晚、晚上和早晨,地点多在校园内,形式以结伴和个人参与为主,项目较为广泛,羽毛球、篮球、长跑等的人数比例偏高。针对调查发现的主要不足,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等方面,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同职业人群体育投入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对全国范围内不同职业人群体育投入现状的数据信息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职业人群直接体育行为调查中发现,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与其他职业人群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锻炼频度较低、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不足、每次锻炼多以小强度为主;影响不同职业人群体育锻炼投入的主要因素为缺乏组织指导及锻炼场所.在不同职业人群间接体育行为调查中发现,我国居民年均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运动技能掌握状况令人担忧;在健身场所选择方面,不同职业人群主要以单位健身场所为主;在不同职业人群智力体育行为调查中发现,居民主要通过收看电视、上网浏览体育信息等方式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老年人休闲体育参与者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老年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锻炼项目以跑步、散步及广场舞为主,体育项目不够多元化,老年人的消费水平较低,锻炼场所以公共体育场馆、广场、公园等免费场所为主;影响老年人休闲体育参与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共体育设施欠缺,社会体育管理服务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等;针对重庆市老年人休闲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消费者阶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于波  吴浩亮 《科技信息》2008,(10):187-18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已成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体育健身热潮中来,尤其是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更受到广大健身者的青睐.本文主要是从健身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参与项目、体育意识、体育动机等几个因素来分析消费者的阶层特点,调查表明健身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或高收入人群,这些人收入稳定,薪金丰厚,是健身市场的支柱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休闲体育人才供给与培育现况,揭示休闲体育人才的结构能力特征,寻找制约运动产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四川成都运动休闲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指导者及健身者为问卷对象,访谈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相关专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目前该地区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现状、问题、原因,为构建中国式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寻找现实土壤.结果:1健身者经济收入、职业特点影响其对休闲场所的选择,月收入较高或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主要选择规模较大且距离住宅区较远的休闲场所;2休闲场所现有人才分布不存在性别、学历差异,亦与休闲场所的地理位置无关,但大规模休闲场所人才主要来源于综合性大学体院毕业生,而中、小规模的休闲场所则以自我培训为主;3整体看,休闲场所人才需求大于供求,表现为规模大且远离居民住宅小区的休闲场所人才最缺乏;4休闲急需人才排前3位的依次为健身指导、保健康复及体育销售;5休闲人才素质结构集中体现在"指导能力"、"团队合作"、"知识结构"、"身心素质"、"经营策划"及"服务能力"6个方面.结论:成都市对休闲体育人才有较大的需求,缺口集中在较大规模且距离居民住宅较远的休闲场所;我国休闲体育人才知识结构不全面,供给及培训困难较大,加快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进程与力度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立足"善行河北"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以健康老龄化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老年体育保障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河北省老年体育发展中主要存在体育场地设施不足、老年体育组织建设有待完善、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健身项目普及不够、老年体育开展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提出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在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向老年体育倾斜;加强政策引导,把市场健身产品提供引入老年体育服务;加块组织建设,发掘老年体育群众组织的自治功能;创新工作思路,志愿服务融入老年体育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陕北地区延安、榆林两个地市的2区23县的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比较了解;从事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是农民、退休人员和学生,其年龄主要集中在51-70这个年龄段,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户外空地和大众集中活动区,锻炼的时间主要是在日常空闲时、当地节俗日和乡亲喜庆日,没有固定的时间,其锻炼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当地体育机构和专业人员不健全,政府没有能很好地发挥其组织指导职能,其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节俗日和乡亲喜庆日自发组织开展;经费缺乏和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民间传统体育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建立健全体育场地设施、政府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和发掘整理改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是更好地开展陕北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广东欠发达粤北山区空巢老人参与体育健身态度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粤北山区空巢老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促进健康,消除寂寞是空巢老人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目的;男性和女性空巢老人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及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选择与朋友或亲戚一同参与和在小区会所(空地)、健身广场和公园是空巢老人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场所;缺少健身知识和现场指导、缺乏职能部门尤其是社区居委会的重视和关心以及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的不足是影响空巢老人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法对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后发现,三江源地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以跑步、民间舞蹈、球类为主,参加"磕头"、"转过拉"等宗教佛事活动比较频繁,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严重、缺乏专业体育人士的指导等.提出了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尽快建立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高警察身体素质,维护警察身心健康,减少非正常伤亡人数和比例,既是提高警察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省公安机关警察的健身活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跑步、游泳、器械健身是最常用的健身手段,参与方式以自组织形式为主,单位免费的运动场地是其参与健身的最主要场所;达到我国体育人口锻炼标准的警察仅为21.7%;"身心疲惫,无力锻炼"、"缺乏余暇时间,健身无法保证"、"思想认识不足,健身效果不佳"是四川省公安机关警察健身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重视身心健康,完善练训制度;体现岗位特点,分类指导健身;加强宣传引导,鼓励自主锻炼等对策来有效推动警察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影响农民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出主线才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关键。通过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体育意识缺乏、缺少相应的体育设施、社会保障不完善。基于这三种因子,对比分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体育意识更为理性和科学,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受教育层次的限制。同时农民工体育运动方式较为单一,活动范围较小;此外,农民工在体育消费能力和工作稳定性也较差。因此政府需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障,才是促进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影响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健身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对影响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行研究,归纳出影响女教师健身的主要因素为:缺乏余暇时间、家庭和工作负担重、身心疲劳、没兴趣、不懂锻炼的方法、不知如何进行锻炼、缺少体育设施、不愿在公共场所活动等,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准确把握陕西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实态,增强居民休闲体育的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陕西休闲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陕西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参与状况良好。主要表现在:74.2%的人参与过休闲体育;体育消费人数占84.7%;活动目的以消除身心疲劳为主;选择同事为活动伙伴占56.3%;健身走和慢跑是主要的休闲体育项目。结论休闲体育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选择休闲项目简单易行;空间环境选择就近、方便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从年龄和性别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动机、频率、项目、场所及对职工体育工作的要求。建议:1)高校教职工树立休闲体育的价值观。2)学校领导重视开展教职工休闲体育竞赛活动,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加快引进新兴项目,加大对休闲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以促进高校教师休闲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高校工会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山东省高校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管理手段单一;制约高校工会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有:活动经费不足、缺乏场地器材和组织活动时间不充足;影响高校教师参与工会组织的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活动项目的难易程度与适合、活动项目参与面、是否与工作时间相冲突等问题,本文旨在对山东省高校工会进一步组织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4次群众体育调查活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逐渐增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占有比例逐步上升;高中生与研究生经常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总人数比例较大,大学生比例下滑;已婚者和有职业的占有比例高于未婚者和无业者;参与体育健身的强度主要以中等强度为主,运动时间为30~60min和运动频度以每周1~2次居多;健身走跑步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健身方式,广场舞参与人群日益增多;选择在公共体育场馆与他人一起进行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加;体育消费支出显著提升,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无时间、缺场地设施和专业指导成为影响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建议总结前期实践经验,强化依法治体,拓宽体育资金筹集渠道,培育与壮大社会体育组织,加快全民健身的社会联动发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落实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田野作业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南安市西美村不同阶层的农民休闲体育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缺乏体育场地和设施,缺少技能技巧,经济条件不允许是影响工业村村民休闲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提出要合理分配农民的闲暇时间,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立,增强农民的休闲意识,将休闲产业引入农村,为建立和谐农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高校大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运动是兰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本文对兰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高校大学生课外篮球运动的参与率较高,活动形式多样.但缺乏有效地组织与指导,场地设备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