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开辟脑电信号分析的新途径。方法将混合粒子群算法与MP算法相结合,对脑电信号进行重构。结果混合粒子群MP算法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信号稀疏分解的速度,而且还能够取得良好的重构效果。结论混合粒子群MP算法可以作为脑电信号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驾驶意图,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脑不同区域的脑电信号进行研究分析;设计模拟驾驶实验,建立脑电信号采集系统,采集驾驶人在左转、右转、直行前指定时间窗内的脑电信号;对采集的脑电信号运用小波包变换等方法进行信号分析处理、提取特征参数;建立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神经网络的驾驶意图识别模型;并对更高识别率的驾驶意图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指令控制车辆实现自动驾驶。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率最高达到73.53%,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率最高可以达到92.9%。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失能人群自主移动的问题,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已广泛应用于外骨骼领域,但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信号因信噪比低等原因导致识别率一直难以提高。为提高基于脑机接口下肢外骨骼的信号识别率,采用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 PSO-SVM)算法提高脑电信号识别率,取得了86.52%的脑电信号识别率。首先建立共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 CSP)数学模型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随后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优化脑电信号分类关键参数,将最终的实验数据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比较,最后进行算法的验证及下肢外骨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准确明显高于传统支持向量机分类。所提出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对脑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可实现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MI)的精确识别,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外骨骼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方法在眼电伪迹自动去除中存在有用信息丢失,伪迹分量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独立成分分析和小波变换的伪迹自适应去除算法。首先,采用均方根误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设计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优化算法实现了两个样本熵阈值的自适应设置;然后利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将脑电信号分解为统计独立分量,根据第一个样本熵阈值自动识别含伪迹分量,含伪迹分量经过四层小波分解得到五个小波分量,根据第二个样本熵阈值自动识别伪迹分量,将识别的伪迹分量置零;最后经过小波重构和逆变换,获得去除眼电伪迹的脑电信号。采用Graz data set A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多通道脑电信号伪迹的自动去除;采用Klados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SE-CEEMDAN方法相比,采用提出方法实验获得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816,约38.2%,Pearson相关系数提高了0.025,约2.97%。  相似文献   

5.
基于扩展Informax算法的脑电信号伪差分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Informax算法的脑电伪差检测和分离方法,首先应用扩展Informax算法将脑电信号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分量,并计算其解混矩阵和混合矩阵,通过分析分解结果发现;脑电信号中的伪差成分总是作为一到两个独立分量被分解出来,并且这些分量的空间分布与特定伪差类型相对应,因此,根据混合矩阵提取独立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可检测出伪差成分,进而重构出无伪差的脑电信号,分离眨眼伪差的实验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脑电信号极易受到眼电信号的干扰,这会导致脑电信号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发生较大的偏差,因此,去除包含于脑电信号中的眼电成分是信号预处理的一个重要操作。研究了独立成分分析理论及概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Informax的优化ICA方法,对混入脑电信号中的眼电信号进行辨别、分离、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从混合信号中区分出眼电伪迹的独立成分,进而实现对原脑电信号的特征增强。  相似文献   

7.
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是利用差异演化算法变异粒子个体的历史最优位置,保持种群多样性,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应用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分析直线供水边界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并将该算法所得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待估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发现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含水层参数,且目标函数值更小,计算精度更高,可达到1.673 1×10~(-6);待估参数范围的增大对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影响较小,当待估参数取值范围的上限扩大到原来的14倍时,收敛率高达97%,且得到目标函数值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对初值选取的敏感性低,寻优能力强,稳定性好。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有效地避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所出现的早熟现象,是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和计算观测孔与虚拟映射井之间距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免疫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新型派梯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工免疫优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优缺点可以互补的特性,提出了免疫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混合电梯群控系统中进行派梯优化.将仿真结果与人工免疫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免疫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显著地提高了混合电梯群控系统的长时等待率和电梯运行量,而平均等待时间的改善不明显,说明免疫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在优化派梯方案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粒子群算法(PSO)和遗传算法结合,建立了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并采用MATLAB编写了混合粒子群算法的优化程序,以钢管混凝土减震框架的层间位移角和构件内力为约束条件、各层防屈曲支撑核心单元横截面积总和为目标函数,对地震波作用下的某钢管混凝土减震框架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对地震波作用下的钢管混凝土减震框架进行优化是可行的,与其他优化算法相比,混合粒子群算法具有前期全局搜索能力强,后期局部搜索能力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粒子群算法直接用于求解离散旅行商优化问题会存在诸多困难,通过分析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各自优缺点,将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有效结合组成混合算法用于求解离散旅行商问题.混合的目的在于保持两种算法各自的优点,并有效地避免各算法原有的不足.对3个不同规模的巡回旅行商问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算法提升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11.
粒子群优化算法本质上是一种全局随机优化技术,优化性能高但容易陷于局部最优,并且算法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数设置。本文对该算法的3个控制参数进行数据实验和调查,分析参数设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迭代的每一代中,惯性权重和加速系数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ω=rand(0.4,0.7),C1=rand(0.5,3.0),C2=rand(1,3.5)。由于该算法的控制参数不再固定取值;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从而增强了算法的多样性和遍历性,能够有效避免算法早熟收敛。通过标准函数的测试,验证了该算法性能优于固定参数粒子群算法和随机加速系数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应用于认知无线电决策引擎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认知无线电决策引擎.利用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全局收敛性强、鲁棒性能好、初值敏感度低等特点,更快速、高效地优化调整传输参数,从而寻找特定条件下的最优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下,该认知决策引擎具有收敛精度高、平均适应度值高、稳定性强等特点,性能优于二进制量子粒子群认知引擎.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量预测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十分重要,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碳排放预测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引入动态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改进,并结合新模型(DAPSOGM)来预测碳排放,以浙江丽水市近5年的碳排放量,编辑matlab程序实证分析,结果证实新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最优觅食微粒群算法是一种高效的改进微粒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动物的最优觅食策略,较为真实地模拟了动物的觅食行为。利用几何速度稳定性分析了最优觅食微粒群算法的稳定性,给出了稳定性条件。为验证其性能,选取了5个典型测试函数,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怠速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直接影响到控制效果;介于标准粒子群算法的不足,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离线整定,并基于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群的寻优精度优于遗传算法和标准粒子群算法,且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一种人工鱼群混合智能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工鱼群算法一般在初期拥有较快的收敛性,后期收敛较慢的特性,笔者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GPAFSA.该算法将杂交PSO算法引入到人工鱼群算法中,在人工鱼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使用杂交PSO算法,克服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实现全局最优.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收敛性、全局寻优方面比原始算法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沌粒子群优化混合算法.该算法利用信息交换机制将两组种群分别用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协同进化,并且将混沌变异操作引入其中,加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通过对3个标准函数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差分进化粒子群优化(DEPSO)算法相比,全局搜索能力和抗早熟收敛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自动化仓库固定货架拣选作业的特点,为了提高自动化仓库固定货架拣选作业的工作效率,建立了货物拣选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模拟退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杂交算法和带高斯变异算法在模拟退火操作下对较优的粒子群进行寻优运算,设计了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实例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能力,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优化混合核支持向量机(SVM)算法(ILPSO), 解决了一般混合核SVM算法很难评定参数选择的问题. 该算法通过限定粒子的速度、 搜索空间和交叉算子等多种寻优策略加强其收敛特性, 得到了参数的最佳组合. 仿真实验表明, 该算法能更快速、 有效地获得参数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20.
菌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模仿大肠杆菌觅食行为的新兴的群智能优化技术。介绍了菌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算法改进及其应用,总结了现有菌群优化算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