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声音     
《华东科技》2008,(6):7-7
"科技战线要坚决为抗震救灾、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5月21日下午在中科院地震灾害遥感监测应急指挥部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看望慰问抗震救灾科研人员时强调,科技战线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为民,科技救灾,发挥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优势,发扬团结协作、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以赴,为抗震救灾、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科技部在认真分析四川地震灾情基础上,针对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迫切需要,组织多学科专家认真筛选了适合灾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应急技术和产品,分别从农村民居技术、饮水应急实用技术、灾后重建技术等方面编写了抗震救灾应急适用技术和产品手册,现将其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3.
5月中旬至7月10日,先后有156人、181人次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第一线,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这是同济大学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当中,前往地震灾区第一线的同济大学师生的人次,较之统计数据肯定还要多出许多。  相似文献   

4.
华东荟萃     
国家科技部已制定抗震救灾减灾实用技术科技部组织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有关单位专家,紧密围绕灾区抗震救灾减灾的技术需求,编制了《抗震救灾减灾实用技术》,包括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灾后重建等部分。联系人:陈书安电话:010-62149465传真:010-62114106周乃元电话:010-62114172传真:010-62114106  相似文献   

5.
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两个多月。两个月来,科技界和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全力投入科技抗震救灾,大批专家义无返顾奔赴一线,大量先进技术运用于治病救命和防控次生灾害,充分凸现了现代科技的作用。下一阶段,如何重建灾区已经成为抗震救灾的焦点,国务院专题讨论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6.
司法政策一直是影响我国司法实践工作的重要措施。汶川地震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发生的七类犯罪行为依法从重处罚①,利用出台司法政策的方式,对特定时期、特定事件中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7.
舟曲县山大沟深,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作者参与和主持了舟曲"8.8"灾后重建的多项规划,深刻体会到城市安全和城市防灾设施在规划中的重要性,该规划是在灾后重建后编制的总体规划,也是在灾后重建实施完成的成果上展望全县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在坚守"安全"是舟曲县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原则,也是以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萌 《世界知识》2021,(2):54-55
2021年1月5日,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武装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将讨论和决定壮大发展党、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划时代发展的新斗争路线和战略战术方针。金正恩在致开幕词时说,尽管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全球卫生危机,朝鲜却始终保持了安定的防疫形势。朝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在全国各地新建了2万余处住宅。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人类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但是在巨大灾难之后.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却能挽回更多的宝贵生命.汶川地震发生后.广大科技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工作.救援.高新技术临危受命.各项科技手段被投入到抗震救灾、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刘永继  汪乾友 《科技信息》2010,(36):I0030-I0030,I003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过后,尽快恢复生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灾后的生活重建是完成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汶川地震至今,在全国同胞的帮助下,灾后生活重建工作取得巨大成果,灾区民众生活已经全面恢复。然而,灾难带给人们的困扰并未彻底消逝。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农家书屋的出现,对于灾后民众而言,既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又能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灾后农家书屋的基本功能是解决灾区民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灾区农家书屋不仅具有其基本功能,还具有安抚灾区民众去除灾后阴影温暖人们的心灵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1.
 依据《地震应可预测》一书收录的自中国初建电信传输台网以来,涉及近半个世纪的地震活动性图像,震级跨度自M3.0—M4.0级中强震至M8.0级大震,着眼于地震大尺度的观点,将中国地震的活动性图像置于全球地震活动框架中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到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发生的,大地震不是任何时间都能发生的,大地震有其特定的时空结构。条环交会、差异活动和深震与天外来客事件等是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主要因素。条带与圆环的交会基本上有三种类型:条带与条带、圆环与圆环以及条带与圆环。研究了空区的特征形态,认为似用屈曲传递动力的组合环节以解释可能更为合适。因之重点应着眼于对其两者(活跃与平静)的差异性组合。鉴于大地震发震时刻窗口经常处在天外来客的节点上,因之我们尚需关注那些非随机的天外来客事件。本文阐述了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也已在2011年3月11日M9.0东北日本大地震观测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C型俯冲的关系和防震减灾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冲断带,属构造地震.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大陆构造,属C型俯冲(陆内俯冲)模式.C型俯冲不仅控制油气资源分布,还孕育着发震机制.作者从龙门山冲断带地史演化、变形特征、深部地球物理信忠,建立起龙门山C型俯冲构造运动模式.汶川大地震发震与此模式的地质构造背景关系密切,是现今发生的陆内俯冲引起的地震.当时可能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这才可能是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汶川大地震可能发生在上地壳底至中地壳深12~24 km的高导层上,属中国陆内俯冲型地震,很可能是太平洋板块推挤中国大陆的远端效应触发作用所引起,与印度板块推挤作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地震的成因和发生机制了解得太少,以及测报防治的困难,使之已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危险的自然灾害。本文根据近些年的有关研究资料,在综论地震灾害测报防治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对地震成因及发生机制作些新的探索,提出有机成因说,认为地震是由地下(地面到地下700km以下)有机物(来自板块俯冲及地内原始有机物储留)聚集膨化爆发而生成的地学现象或事件。  相似文献   

14.
近断层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比和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近年来发生的主要地震中获得的大量地震记录为基础,并按照断层距和场地进行了分类.对竖向加速度与水平向加速度记录的峰值比的统计分析表明,近断层(断层距为0~15 km)和中等断层距(断层距为15~30 km)实际地震记录的加速度峰值比的统计结果大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取值,远断层(断层距为30~60 km)记录的加速度峰值比的统计结果接近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规定;对水平加速度记录的反应谱统计分析表明,硬场与中等场记录计算的动力放大系数均值谱在大于0.2 s的周期范围内高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谱值,而与UBC97的设计谱值相当,我国现行规范的设计谱应用于近断层地区的硬场和中等场可能偏于不安全;软场记录计算的动力放大系数均值谱与我国现行设计规范的谱值相当,而远小于UBC97的设计谱值,UBC97规范的软场设计谱可能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5.
对含两条雁行排列预制割缝的大理岩平板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用扫描电镜实时观测了割缝周围次级裂纹随外载增加而发育及变化的过程,研究了割缝长度、两条割缝的间距及重叠度对次级裂纹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条割缝之间的间距越小,相互作用越强,间距等于预制割缝长度时,一条割缝周围的次级裂纹发育便基本上不受另一条割缝的影响。当存在相互作用时,割缝之间区域中次级裂纹的条数随着两条割缝的间距的减小和重叠度的增加而增加。将次级裂纹的发育与海城地震前地下水位异常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颇为相似,据此反推了海城地震断裂和活动断裂的相对空间几何展布及时间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研发的迫切性,介绍了地震预警系统最新研究进展和试验验证情况,明确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目标与预警方法,提出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中国地震科技事业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将过去100年分为4个阶段,综述了各阶段中国地震科研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代,中国大地震和地震灾害呈现不同的特点,也引导了地震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也对地震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阪神地震后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桥梁抗震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动向及热点课题,并介绍了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变迁及阪神地震后规范规范的改订情况,旨在帮助读者对日本该研究领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国内的桥梁抗震研究和规范的编制改订工作提供参考和比较材料,并希望能以促进中日两国抗震工程研究领域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意象性是汉字根本特点之一,也是汉字创造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本文从分析汉字构造的意象性入手,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提出尊重汉字意象性、遵循汉字意象发展规律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A major earthquake occurrence zone means a place where M≥6 events have occurred since the Holocene and similar shocks may happen again in the future. The dynamic context of the major earthquake occurrence zones in China is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the NNE-directed push of the India plate,next with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The Chinese mainland is a grand mosaic structure of many crust blocks bounded by faults and sutures. When it is suffered from boundary stresses,deformation takes place along these faults or sutures while the block interiors remain relatively stable or intact. Since the Quaternary,for example,left slip on th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zone in southwestern China has produced a number of fault-depression basins in extensional areas during periods Q1 and Q2. In the Q3,the change of stress orient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tectonic movement made faults of varied trends link each other,and continued to be active till present day,producing active fault zones in this region. Usually major earthquakes occur at some special locations on these active fault zones. During these events,in the epicenter areas experience intensive deformation characterized by large-amplitude rise and fall of neighboring sections,generation of horst-graben systems and dammed rivers. The studies on palaeoearthquakes suggest that major shocks of close magnitudes often repeated for several times at a same place. By comparison of the Chi-Chi,Taiwan event in 1999 and Yuza,Yunnan event in 1955,including contours of accelerations and intensities,destruction of buildings,and in contrast to the Xigeda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a sandwich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ccount for the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caused by major earthquakes. This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layers,i. e. the two walls of a fault and the ruptured zone intercalated between them. This ruptured zone is just the loci where stress is built up and released,and serves as a channel for seismic wa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