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无形资产中商誉内涵的会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萍 《甘肃科技》2004,20(12):203-205
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会计应对商誉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商誉的性质、特征、需要、实质、确认、会计处理及商誉的报告与披露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影响商誉的因素主要是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对现有的商誉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就外购商誉的含义、确认、计量和摊销等会计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将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联系起来,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中有关商誉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淑萍 《甘肃科技》2005,21(9):120-121
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应对商誉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就商誉的性质、特征、需要、实质、确认、会计处理及商誉的报告与披露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影响商誉的因素主要是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4.
雷凯锋 《甘肃科技》1998,14(6):42-43
商誉受到会计界的广泛关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在这期间,会计界一直奉行这样一条原则:只有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外购商誉,才能在会计上加以确认;外购商誉以外的非购买商誉在任何状态下都不能确认。但商誉并不只是由于企业合并才产生的。那么会计界为什么至今仍不确认自...  相似文献   

5.
商誉是能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无法辨认的综合性资源.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和计量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购买商誉采用直线法合理摊销,同时对负商誉也应予以会计确认.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商誉的本质及构成因素,对现存的商誉会计模式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商誉会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商誉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收益的一种无法具体确认的资产,本文通过对商誉这个无形资产的分析,说明只要转让方及受让方诚实守信,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就能顺利实现商誉的价值利用,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商誉权     
分析了商誉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和法律属性,认为将商誉权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知识产权,符合国际上的通常做法,顺应商誉保护的发展趋势,合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保护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学领域中较为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其特殊性许多会计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和分析。本文尝试从正、负商誉比较的角度对商誉问题加以探讨,阐述笔者的若干观点,以期对商誉问题有进一步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合并报表的几个相关问题,包括合并商誉的确认、合并商誉的摊销、负商誉的确认及摊销,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商誉实务处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资产中,由于商誉具有的特殊性质一最无形的资产,所以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商誉的会计处理很难统一,其中自创商誉更是由于其计量的困难性基本未被会计实务界所采纳。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我国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高院首例商誉侵权纠纷案件为基础,从理论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就商誉的法律概念和特征、商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商誉侵权民事责任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商誉在定义、计量、摊销方法、摊销期限和相关内容上规定不协调,从稳定、谨慎、简化和国际化四个原则出发提出了改进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向固定效应Logi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在进行商誉减值决策时对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回归结果显示,经营波动的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较低,长期盈利的企业更有可能计提商誉减值。此外,经营波动率和盈利稳定性在高商誉余额样本或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对减值决策的影响更为显著;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实施后的前6年相比,后6年的商誉减值与企业经营波动率、盈利稳定性的相关性更高。证明企业在进行商誉减值决策时考虑了自身的经营、盈利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由裁量权进行了“趋利避害”的减值决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誉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同时商誉侵权现象亦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我国刑法、民法、经济法均对如何保护商誉权作出相关规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侵权行为方式的新变化,我国法律在保护范围和力度方面暴露一些不足。外国立法和判例中关于商誉权保护的规定对我国改进和完善商誉权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会展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会展项目的评估开始起步,但是关于会展商誉的评估却是空白。会展商誉可分为内在表现形态和外在表现形态。具有非实体性、效益性、排他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进行会展商誉评估,是对商誉价值内涵的评估,可以保护和提高会展项目竞争力。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统一的能科学、公正、合理、客观地反映会展商誉价值的评估模式,是需要给予重视并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企业购并中,企业购买另一企业时支付的价款高于购入的可辨认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差额部分形成正商誉,也即商誉。当所支付的价款低于购入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时,该差额表现为一负值,这一负值就是所谓的"负商誉"。理论上,负商誉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负商誉在企业购并实践中的确存在。这种客观存在而目前理论尚无法作出合  相似文献   

18.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国际会计学界争论的热点之一 ,而总计价帐户观点和超额收益观点是西方会计界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文章结合我国会计实务对商誉处理的现状 ,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对商誉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摊销的不同之处 ,对我国完善商誉的会计处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中的商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企业并购浪潮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并购中产生的商誉受并购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众多的现实及潜在因素的影响,其采用的方法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对商誉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有助于产权制度改革及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20.
负商誉问题是会计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在中国会计理论中常被边缘化.然而,企业股份制改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企业并购难以回避负商誉问题.正视负商誉的存在,研究会计对策,既有利于完善中国商誉理论,也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