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西方,宗教的影响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西方文明基本上是基督教文明。西方人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无不受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其中,文艺和宗教,更是一对孪生兄弟。从原始图腾到一神崇拜,原始艺术曾作为宗教的伴侣而出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教和艺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两者的许多“共性”。宗教力图同化艺术,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艺术则竭力摆脱宗教的羁绊,表现自己的主体性,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吴冬梅 《科技信息》2009,(16):109-109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佛教与西方基督教两大宗教中人、神或佛在教义中地位。信众修证道路以及生死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勇 《科技信息》2011,(10):I0155-I0155
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经历了一个非常坎坷曲折的历史过程。一种异质宗教的传入,必然与既有的宗教产生碰撞,基督教在日本主要是和神道教、佛教和儒教产生冲突,同时包括了布教携带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冲突,斗争形式主要是通过宗教思想的冲突展开。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作为普世性宗教的基督教,把实现社会和谐,人类和平作为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归宿。概括基督教文化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分析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基督教信仰的追求目标和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主流宗教与基督教精神进行了比较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的幸福 ,基督教强调来世的完满 ;中国宗教比较宽容 ,基督教则比较独断。  相似文献   

6.
西方社会文化的"神圣"品质并没有在"世俗化"的浪潮中消失,与此相应,以基督教为样板的宗教及其信仰似乎以更为亲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上帝无处不在"、"上帝无时不有"真实的反映着神圣的信仰深深的根植于社会民众之心.相比于西方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把信仰置放于伦理的崇高之中.当承载着信仰的终极关怀由"士大夫"承担逐步消解在脱离民众生活的伦理性崇高之后,民众的信仰便只有一条出路:历经千难万险,到深山老林的庙堂顶礼膜拜,求得内心的修炼与安宁;信仰真正的成为了"难于人说"的神秘之举,世俗的芸芸大众没有真正的信仰.现在,是让信仰从崇高的伦理和高远的庙堂走向乡间田野深入民众之心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7.
物理系夏宗经副教授所著《科学思想与宗教精神》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从潜科学角度系统论述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专著。这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潜科学研究所下达给作者的一个课题。该书由“关于科学与宗教的思考;神话:科学的原型;古希腊人的神与科学的理性主义;基督教与近代科学的诞生;道教神仙信仰的潜科学价值;佛教哲学与现代  相似文献   

8.
当基督教将异教诸神一统化并进而人格化后,在西方人面前,耸立起一尊全知全能、至高无尚的神。为了使上帝能起惩戒、安抚作用,庞大的教会组织,众多的神职人员应运而生,在他们不遗余力地鼓吹和灌输下,基督教提倡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渐渐融进西方民族的精神之中,于是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人物类型:神职人员。这些人担负起超人的责任,处在连接上帝和人的特殊位置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帝正是在他们的言行中由抽象变异为具体,神职人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上帝在世俗生活中的代理人。但是神职人员的角色职能从诞生起便与人自我的欲望和需求相矛盾:一方面,作为上帝福音的传播者,宗教教义要求他们有忘我的献身精神,甚至奉献自已的整个生命。他们所宣扬的“灵魂净化”过程,实质是抛弃自我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人尽有情,谁能无欲?”他们  相似文献   

9.
宗教“从各民族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中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①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②由于壮族在历史上没有形成国家,“没有统一的君主”,因此,她没有共同信仰某一个神的统一的宗教。从外国、汉族地区传入壮族地区的宗教,也没有被壮族人民接受,从而专一地信仰某个教派,而是形成了一个以信仰道教为主,揉合巫术、佛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0.
埃及多数民众信仰伊斯兰教。根据埃及官方的统计数据,全国84%的人口为穆斯林,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其他人则信仰科普特基督教等宗教。然而,随着埃及近年来的局势变革和社会变化,埃及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越来越不相信原来的宗教,有的人就成为了无神论者。在埃及这样一个国家里,怎么会出现无神论者?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是否会遇到麻烦呢?  相似文献   

11.
梅山神——过山瑶的狩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山瑶是一个山地民族,在远古时代“万物有灵”原始宗教的神灵谱系里,梅山神是他们狩猎生活中的信仰主神,也是他们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从事狩猎生产的保护神和精神偶像.本文拟通过对瑶人在狩猎过程中围绕着梅山神所演示的一系列繁杂的梅山信仰礼仪与祭祀程式,分析梅山神与森林动物及其瑶族社会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埃及多数民众信仰伊斯兰教。根据埃及官方的统计数据,全国84%的人口为穆斯林,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其他人则信仰科普特基督教等宗教。然而,随着埃及近年来的局势变革和社会变化,埃及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越来越不相信原来的宗教,有的人就成为了无神论者。在埃及这样一个国家里,怎么会出现无神论者?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是否会遇到麻烦呢?  相似文献   

13.
“神判”即“神明裁判”,又叫“神断”、“神裁”、“天罚”、“巫术裁判”等等。“神判”是一种世界性的法律文化现象,是初民社会原始宗教意识的表现形式,它“几乎是所有古老民族在诉讼审判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方法。”[1]在古代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的古老法典和民族习俗中;和西方早期口承法律文化时代的日耳曼民族习俗以及他们的成文法典中,我们都能看到神判以及神判的痕迹。本文拟就中西神判问题作一对比探讨。一、神判的性质及其阶段性1、神判是先验性与经验性结合的“适应性行为”。神判是一种信仰的制度化模式,马克·布洛克在论及神判…  相似文献   

14.
由于命运的不幸,史铁生为求思想上的解脱看了一些宗教类的书,也曾不断地谈佛说道谈信仰谈宗教。这期间,史铁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宗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精神个性的宗教观。主要内容是:佛(神)不是福报的源泉而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路;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天堂在人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宗教精神不等于宗教,宗教的要旨是靠神对人的拯救,宗教精神是人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对自我的拯救。史铁生宗教观的实质是为自己为人类寻求灵魂的归宿。  相似文献   

15.
叶德运同志: 你来信问:“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是不是同一种宗教?它们之间有区别吗?”对你所提问题,现简复如下: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基督教和犹太教不是同一种宗教,但也有某些历史渊源。犹太教是犹太人的宗教。它远在基督教产生以前数世纪就流行于巴勒斯坦一带。犹太教是一神教,这个神名叫耶和华。教民笃信神话中所传耶和华神将派遣  相似文献   

16.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2,(15):10-13
1文化美国华人宗教信仰三大趋势基督教信徒最多,佛教徒在减少。美国皮尤研究中心7月19日发表了问卷调查报告《亚裔美国人信仰万花筒》,其中显示,美国华人的宗教信仰状况有三大现象:第一,自称没有宗教信仰的华人在美国各族裔中比例最高;第二,华人信奉最多的是基督教;第三,华人佛教徒比例较高但目趋减少。根据这份报告,有超过一半的美国华人没有宗教归属。即自称不信神灵和没有加入任何宗教者高达52%,这远远高于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19%)。显示华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阶层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基督教来说也是这样.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作为对西方乃至世界都有巨大影响的基督教会也逐渐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运动中来.基督教曾经被一些人指责为是最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宗教,神学家们不得不对基督教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力图通过全面阐述《圣经》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来建立能够被广大的信徒所接受的生态神学,让信仰与生态相和谐,从而使基督教会更积极地投入到环境保护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18.
边培军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B06):38-39,41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阶层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基督教来说也是这样。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作为对西方乃至世界都有巨大影响的基督教会也逐渐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运动中来。基督教曾经被一些人指责为是最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宗教,神学家们不得不对基督教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力图通过全面阐述《圣经》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来建立能够被广大的信徒所接受的生态神学,让信仰与生态相和谐,从而使基督教会更积极地投入到环境保护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当时英国诗歌现状、华兹华斯本人的思想、宗教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拟人化"应是指18世纪英国新古典主义后期诗歌中为了追求形式浮华而机械抱定古希腊、罗马作品中对神的人格化.同时,因为"拟人化"的对象涉及神的形象但并无真情实感,所以华兹华斯认为此法亵渎了他崇高的基督教信仰与情怀,偏离了万物有灵论和神的观念的本因.  相似文献   

20.
关于基督教是否具有悲剧性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本文认为,出现对立观念的根源在于没有看到基督教内在的差异性。基督教既有信仰体验的成分,也有宗教实践理性化的成分。如果是从前者而言,它就具有悲剧性。如果从后者而言,它就是一种神学的图式化,无悲剧性可言。在基督教与悲剧的关系上,任何绝对化的观念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