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酚-氯仿法和改良Miller盐析法从红碱淖遗鸥冷冻血液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以筛选遗鸥冷冻血液DNA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显示:酚-氯仿法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样品亮度和清晰度较高,条带较粗,纯度较高;而改良Miller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获得率较低,并且难以去除杂质;酚-氯仿法提取时,酶解16 h比酶解10 h的DNA提取效果好,说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延长酶解时间可有效地提高DNA提取效果.上述结果提示,酚-氯仿法对遗鸥冷冻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的效果优于改良Miller盐析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8种24个植物油样本中生育酚的含量,并对生育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室温下,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料液比为1∶1.25,提取3次,每次20min,采用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生育酚质量浓度为0.05 ~ 1.00 g/L时,相关系数R2可达到0.999 2 ~0.999 4,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α-生育酚0.5 mg/L,γ-生育酚2.0mg/L,δ-生育酚1.2 mg/L;三水平加标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2.1% ~99.8%,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2.5% ~8.5%.在8种植物油中,葵花籽油中α-生育酚的质量分数较高,可达4.2349×10-4,大豆油的β/γ-生育酚、δ-生育酚及总生育酚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7.3713 ×10-4,1.621 5×10-4,9.883 6×10-4.  相似文献   

3.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二苯胺磺酸钠在碳糊电极(CPE)上的伏安行为.在浓度为1.0mol/L的H2SO4溶液中,二苯胺磺酸钠分别在0.80,0.75和0.40V电位处产生1个氧化峰和2个还原峰,且其氧化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基于二苯胺磺酸钠的阳极伏安行为,拟定了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二苯胺磺酸钠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检出限为3.0×10-7mol/L.用本法测定了化学试剂中二苯胺磺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用SDS高盐介质法和1.5×CTAB法提取黑木相思幼叶及叶状柄基因组DNA,将其与2×CTAB法、3×CTAB法、改进的CTAB法进行比较,并用紫外光谱吸收、凝胶电泳、限制性内切酶消化、RAPD(Ra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叶状柄多糖的质量分数较幼叶少,更易于基因组DNA的提取;SDS高盐介质法与1.5×CTAB法提取叶状柄的基因组DNA得率为180.0~697.5 μg·g-1,分子质量为48 kb,D(260)/D(280)=1.750~1.955,无需经Rnase 处理,可直接用于限制性酶切和RAPD及ISSR分析;1.5×CTAB法所提的基因组DNA的纯度优于SDS高盐介质法.综合考虑认为,1.5×CTAB法可作为黑木相思基因组DNA快速提取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从钦州茅尾海采集19个海水样品和16个沉积物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钦州茅尾海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d、Hg、As)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中Cu、Pb、Zn、Cd、Hg、As的含量(μg/L)变化范围分别为0.9~4.2、0~12.8、0~59.8、0.03~0.34、0~0.105、0.23~0.82,平均浓度(μg/L)分别为2.2、2.3、17.4、0.13、0.047、0.43,其中,海水中的Pb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各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依次为Pb> Hg>Zn>Cu>Cd>As.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Zn、Cd、Hg、As的含量(μg/L)变化范围分别为(2.1~46.5)×10-6、(13.9~34.0)×10-6、(21.4~114.1)×10-6、(0.06~0.40)×10-6、(0.001~0.126)×10-6、(3.77~19.63)×10-6,平均含量(μg/L)分别为18.1×10-6、26.3×10-5、56.7×10-6、0.19×10-6、0.056×10-6、9.60×10-6.该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低,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Cu> As>Pb>Cd> Zn> Hg,重金属元素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影响程度Cd>Hg>As>Cu>Pb>Zn,沉积物中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Hg.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半仿生法提取夏枯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ursolic acid,UA)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的含量,并与传统的乙醇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HPCE法测定条件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 μm i.d.×61 cm,有效长度50 cm);运行缓冲液为25 mmoL/L四硼酸钠(含1.5 mmoL/L的β-环糊精溶液,pH=11);运行电压为14.3 kV;氮气压进样,进样压力19.3 MPa,进样时间3 s;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室温.结果表明:采用HPCE法分析测定夏枯草中UA和OA含量,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良好.传统乙醇提取法中UA和OA质量分数分别为4.116 mg/g和0.700 mg/g,半仿生法乙醇提取液中2者质量分数分别为4.802 mg/g和0.975 mg/g,分别是传统乙醇提取法的1.17倍和1.39倍,而水提取液中2者质量分数较低.半仿生法采用pH 2.0、pH 7.5和pH 8.3的提取液分别提取中药材40、40和60 min,以符合人体胃肠消化转运规律,经实验验证将该法运用于夏枯草中2种三萜酸成分的提取可行.  相似文献   

7.
用乙醇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华北型黄瓜和华南型黄瓜中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在500 nm波长下检测总黄酮含量.芦丁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m L,回归方程:y=0.015 1 x-0.456,R2=0.999 6,用索氏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测得华北型黄瓜中总黄酮量分别为35.04 mg/g和40.32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和100.4%,RSD分别为1.30%和2.65%,华南型黄瓜中总黄酮量分别为24.44 mg/g和37.66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和99.5%,RSD分别为1.93%和1.88%.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能更好地提取黄瓜中的异黄酮,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1年6月的调查数据对广西茅尾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Hg、As)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茅尾海海域海水中Cu、Pb、Zn、Cd、Hg、As的含量(μg/L)范围分别为1.3~3.2、0~10.0、6.8~29.2、0.06~0.31、0~0.138、0.37~1.00,平均浓度(μg/L)分别为2.1、2.7、14.6、0.14、0.067、0.59,其中,海水中的Pb和Hg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各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依次为Pb>Hg>Zn>Cu>Cd>As。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Zn、Cd、Hg、As的含量(μg/L)变化范围分别为(0~45.3)×10-6、(0.4~23.5)×10-6、(1.1~80.4)×10-6、(0.01~0.50)×10-6、(0.01~0.11)×10-6、(2.30~25.65)×10-6,平均含量(μg/L)分别为9.0×10-6、13.1×10-6、31.5×10-6、0.13×10-6、0.04×10-6、9.48×10-6。该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低,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As>Cu=Cd>Pb>Hg=Zn,重金属元素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影响程度Hg>Cd>As>Cu>Pb>Zn,沉积物中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Hg、Cd和As。  相似文献   

9.
通过WuT3杂交瘤细胞的流加培养,当葡萄糖浓度分别控制在0.2、0.5、1.0和1.5g/L时,葡萄糖的平均比消耗速率分别为1.14×10-11、1.47×10-11、1.78×10-11和2.24×10-11g/(cell.h),乳酸的平均比生成速率分别为6.0×10-12、8.3×10-12、11.6×10-12和16.6×10-12g/(cell.h).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分别52%、57%、64%和74%.结果表明,在WuT3细胞的流加培养中,当葡萄糖浓度在0.2~1.5g/L时,葡萄糖浓度越低,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和乳酸的比生成速率越低,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越低,从而提高了葡萄糖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在盐酸介质中,痕量稀土元素镨和钐催化双氧水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单质碘可使次甲基蓝褪色,基于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镨和钐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10-6mol/L~5.1×10-5mol/L、5.1×10-6mol/L~5.1×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2.75×10-6mol/L和2.44×10-6mol/L.该方法用于含稀土的纳米材料中镨和钐的分析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吡罗红B产生化学发光,I-的加入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I-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I-的质量浓度在8.0×10-4~1.0×10-1μg/m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10-4μg/mL.对0.1μg/mL I-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87%.将本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I-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苯丙氨酸薄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聚L-苯丙氨修饰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存在灵敏的氧化作用,氧化峰电位负移50 mV.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在2.0×10-5~2.0×10-4mol.L-1和8.0×10-7~2.0×10-5mol.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7mol.L-1.对1.0×10-5mol.L-1对乙酰氨基酚平行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6%.该法可用于药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以谷胱甘肽(GSH)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制备了稳定的水溶性荧光铜纳米簇(CuNCs).所合成的铜纳米簇在590nm处发射出红色荧光,量子产率约为2.3%,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以谷胱甘肽稳定铜纳米簇(GSH-CuNCs)作为信号探针,报道了一种荧光传感新方法用于灵敏检测Hg~(2+).结果表明,Hg~(2+)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0×10~(-8)~2.0×10~(-6) mol/L,检出限为4.0×10~(-9) mol/L(R_(SN)=3).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湖水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为汞离子的快速和灵敏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NaOH介质中,铁氰化钾可以氧化棉酚产生弱的化学发光,罗丹明6G有强的增敏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法测定棉酚的新方法.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该方法测定棉酚的线性范围为2.0×10^-8mol/L~2.0×10^-6mol/L,检出限为1.4×10^-9mol/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2.0%.将该方法应用于棉籽油和血清中棉酚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GCE),采用伏安法研究了间、对硝基苯酚异构体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分别观察到间硝基苯酚(m-NP)和对硝基苯酚(p-NP)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两物质氧化峰电位差为0.192V,说明间、对硝基苯酚异构体可在SWCNT修饰电极上同时测定.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优化了硝基苯酚同分异构体电化学响应条件.优化条件下,m-NP在浓度2.7×10~(-6)~1.0×10~(-4)mol/L范围内,其峰电流(Ip)和浓度呈线性关系;p-NP在浓度2.0×10~(-6)~1.0×10~(-4)mol/L范围内,Ip和浓度呈线性关系.两者的Ip都与扫速(v)成线性关系,这说明它们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过程均与吸附传质有关,电极过程是受吸附控制.基于Nicholson方法,获得m-NP和p-NP的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并用Hammett方程计算出Hammett反应取代常数ρ.  相似文献   

16.
石墨烯-Nafion修饰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恒电位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Nafion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两种异构体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这两种异构体的氧化表现出了优异的识别能力和电催化性能.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氧化峰电位差值为102 mV,这表明两种异构体可以在石墨烯-Nafion修饰电极上完全分开.基于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石墨烯-Nafion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建立了苯二酚两种异构体同时测定的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浓度在6.0×10-5~1.0×10-3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5mol/L.对苯二酚的浓度在8.0×10-6~1.0×10-3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6mol/L.该电极可用于模拟样品中两种异构体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滿意.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一种希夫碱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水杨亚胺(L)及其铜的配合物Cu(L),运用红外、紫外、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在pH=7.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Cu(L)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配合物Cu(L)与DNA的作用模式是插入式模式,测得Cu(L)与DNA的结合常数为K=2.0×104mol.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 5,并且还用不同的离子强度和不同的浓度[Fe(CN)6]4-对Cu(L)配合物与DNA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其相互作用模式是插入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 ,高锰酸钾与痕量酚之间反应能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的实验事实 ,建立了测定酚类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 .该法线性范围为 8.0× 10 - 6- 2 .0× 10 - 4mol/L ;检出限为 1.2×10 - 6mol/L ;对 5.0× 10 - 5mol/L的苯酚进行连续 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3.4 % .将该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酚含量的测定 ,结果良好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柠檬酸存在的硫酸介质中,矿石中的铋与硫脲-碘化钾-马钱子碱络合染色,用三氯甲烷在室温及100r/min条件下震荡4min萃取其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60nm处,Bi(Ⅲ)含量在0~2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Y=0.09967+0.00586X,相关系数r=0.99964.对伊犁尼勒克铜矿矿石溶液进行7次平行测量,结果表明,矿石中原矿、精矿、尾矿铋的含量分别为O.003%、0.00064%、0.0028%,RSD在0.3%~2.O%之间,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5.3139×10^4、5.3464×10^4、5.3514×10^4,回收率在96.44%-96.74%之间,该测量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插层组装手段,制备了Hb/α-ZrP生物纳米复合物,并构建了一个基于Hb/α-ZrP的亚硝酸盐生物传感器.该Hb/α-ZrP二元复合物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及圆二色谱表征,结果表明血红蛋白(Hb)以单层形式插入α-磷酸锆(α-ZrP)层间,并且,插入α-ZrP层间后,Hb的蛋白构型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