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翻译在跨文化信息交流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转化手段。由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特征,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难免会遭遇到文化缺省的现象,因此翻译时必须采取适当的补偿策略,才能使译文读者欣赏到原作所体现的异域文化。本文以《红楼梦》的杨译本为例来探讨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文化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缺省是在交际过程中对交际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不同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和内涵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其成因,提出了译者在处理文化个性时应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及在外宣翻译上的三个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儒林外史》英译本为依托,探讨了文化缺省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对其做了分类分析,把文化缺省分为三类:待补偿型文化缺省、可植入型文化缺省和可隐去型文化缺省。并提出了处理文化缺省现象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儒林外史》英译本为依托,探讨了文化缺省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对其做了分类分析,把文化缺省分为三类:待补偿型文化缺省、可植入型文化缺省和可隐去型文化缺省。并提出了处理文化缺省现象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旅游翻译已引起国内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尤以文化信息缺省现象为甚。中西文化差异、汉英语言差异及译者翻译策略的选用是导致旅游文化信息缺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影视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文化缺省现象。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翻译形式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探讨影视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其补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初步分析了当前翻译中的“文化热”现象及其成因。指出文化和翻译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作者认为,由于各种文化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在出现文化缺省的情况下,译者不应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应该采用一些办法对其进行补偿。文章提出了补偿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翻译界悄然兴起了文化研究热。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本文拟结合汉英翻译中的一些例子,探讨文化缺省现象以及其相关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鸿雁 《科技信息》2012,(34):I0104-I0105
时下随着文化研究的热潮,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此时正拉起翻译风帆,扬帆远航。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唐诗英译,主要阐述了文化对唐诗翻译的影响。文化缺省是一种语言缺少对方语言中的文化成分,往往导致翻译失误。本文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翻译缺省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唐诗翻译实践有所帮助,加强世界人民时中国悠久文化的了解,提高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谈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例说明传统文化观念、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引起的文化缺省现象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一大突破就是把翻译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即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是一客观事实。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就成了热门话题。对翻译中不同层次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态度:文化移植和文化翻译。相应地,就是采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意象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对文化意象的译介问题,就是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问题。通过丰富的实例,首先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失落的原因及表现,然后提出在文化意象传递问题上不容忽视的两点:译者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和立场;读者在文化发展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译者必须把自己看作一个致力于促进世界精神交流的中间人,本着文化交流与建设的目的去认识分析文化意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正确的翻译立场出发,处理好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  相似文献   

13.
翻译工作的实质是不同语言、文字的文化转换,其最高境界就是“通、达、顺”。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本文从中英文化差异入手,探讨文化障碍的主要表现与突破文化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蕴藏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即文化沟是翻译的主要障碍。为了准确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必要的妥协和补偿手段势在必行。常用的文化移植的方法有:释义、归化、加注、增译、虚实互化等。  相似文献   

15.
李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0,(25):247-249,256
本文旨在论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探讨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地位,就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作了初步的尝试,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即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表达原始意义,同时还应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6.
文化适应性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语言,因其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差异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适应性问题。本文借助一些实例,从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政治文化差异、地域和习俗文化差异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文化翻译中必须遵循的文化适应性原则,并就翻译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尝试办法。结论认为在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适应的灵活和稳妥的办法处理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学习外语、从事翻译的人来说,探讨语言的文化价值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部分,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词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它主要表现在词语的不等值现象、词语的概念分类范畴、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词语的联想-派生意义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诗歌被喻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世界而存在,其翻译特别强调文化信息与美感效应的传递。因此,译者需要从研究民族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诗歌意象翻译。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转换。从文化视角着眼,针对诗歌中的意象,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文化典籍中文化词的翻译,提出七种处理方法,即直译、音译、替代、意译、直译加注、释译、译出基本含义。这七种方法遵循的翻译原则是:既能表现出原文的文化风格,又能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从而实现不同民族的相互沟通与交融。  相似文献   

20.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是一个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应满足译语文化的需要。把读者的接受性作为翻译的重要标准。该理论为文化信息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本文以该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在影视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