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钱英 《科技潮》1998,(8):100-100
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据最近一次全国调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仍为9.7%,同70年代末相比较依然居高不下。研究表明,慢性肝炎(在我国,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估侧,近30~40年中,慢性肝病还将陆续发生,至少最近十几年内肝癌的发病数仍将逐年增加。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血吸虫性、代谢性等多种肝病,其中最常见而且危害最大的是病毒性肝病。本文将着重讨论病毒性肝病的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我国是个肝病大国,目前有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免疫性等各类肝病患者逾1亿,每年约800万新发病例。其中部分进展为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肝病,肝病已经成为一种威胁我国国人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为解决重症肝病高病死率的难题,李兰娟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历经14年艰苦攻关,将重症肝病诊治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在关键领域获得了重大理论创新和重要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3.
酒精性肝病的实验研究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酗酒为肝纤维化疾病的两大致病原因之一(另一原因为病毒性肝炎),而目前对其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制作、酒精性肝病的病变特点和发病机理及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也是我国第一大肝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增加了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病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在MAFLD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从脂肪肝的全球危害及卫生负担、脂肪肝命名的变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几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新药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数十年来,中西医结合理论及临床实践在肝病临床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报告简要回顾和总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发展历程,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新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肝胆系统损伤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该疾病的有效措施,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该疾病发展及预后至关重要.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对AILD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饮酒量及饮酒时间的调查,明确ALD患者的致病因素.方法 通过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性别、相应并发症、治疗等不同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ALD患者的致病因子明确,日均酒精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的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相同饮酒量及饮酒年限的患者因其疾病进程、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导致个体间对酒精毒性的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马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为后期研究 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马兰的化学成分,用 Swiss target prediction 进行靶点预测;利用 OMIM、Gene Card、Drug bank获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疾病靶点,再利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 物-成分-靶点网络图;用 String 11.5 进行 PPI 分析,用 R 语言进行 GO 分析、KEGG 分析。筛选出 26个活性化合物,得到交集靶点55个,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可能是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 涉及 ESR1、EGFR、AKT1 等;GO 分析和 KEGG 分析涉及多种生物途径以及 PPAR、PI3K 等信号通 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与ESR1、EGFR、AKT1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能 力。马兰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与临床肝脏疾病疗效及预后评价的关系,把140例肝病患者按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为五组;对照组149例为通辽市传染病医院体检人员,均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五组肝病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各组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肝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碱酯酶仍较低或升高不明显,提示肝细胞受损严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活性(FⅡ,CA)与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凝血酶原活性105例,结果:疾病组正常老年人(大于等于60岁),青壮年(小于等于45岁)的FII,CA有明显差异,老年肝病患者的FII:CA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结论:老年肝病患者应及时检测FI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