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己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传统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环己醇脱水而来 ,2 0世纪 30年代 ,Truffault认为 ,环己烯是苯催化加氢制环己烷的中间产物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得到环己烯。 1957年 ,Anderson在Ni催化苯加氢时检测到了环己烯 ,在以后的 30年里 ,这一环己烯合成路线得到广泛的研究 ,特别是在 1988年 ,日本已成功地通过这一条路线进行工业化生产 ,标志着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进入一个新时代。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在工业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以环己烯为原料生产尼龙 6和尼龙 66,具有生产工艺简化 ,降低生产成本的…  相似文献   

2.
以苯并环己酮和苯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2-苯并-3,4-二氢咔唑母体环,经1,4-四氯苯醌脱氢处理后获得11H-苯[a]咔唑,对11H-苯[a]咔唑进行了化学修饰,在咔唑环的N原子位上引入了氯甲酸酯活性基团,制备了一种新型荧光标记材料分子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实验中对各步中间体进行了相应的结构表征,并对其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环己基苯是一种高沸点的有机渗透剂和溶剂,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物质;同时环己基苯也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通过苯/环己烯烷基化反应生成环己基苯是一种好的策略.本文采用多种Br?nsted和Lewis酸作为催化剂,对苯/环己烯制备环己基苯的烷基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原料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水Al Cl3催化合成环己基苯的收率可高达90%.  相似文献   

4.
以米糠提取植酸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酸即环己六醇六磷酸酯,分子式为C6H18O24P6。植酸加热时发生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植酸可溶于乙醇、丙酮,基本上不溶于无水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植酸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植酸几乎不以单独的游离形式存在,而以钙、镁及其复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存在于种子、谷物、胚芽、米糠等中,其含量如附表。随着农副产品的开发,对植酸的研究也比较活跃,植酸的制备方法更是各见特色。合成植酸的制取主要有两种方法;以环已六醇与磷酸为原料的化学合成法和以米糠等农副产物为原料的萃取法。米糠…  相似文献   

5.
介绍以苯及其衍生物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氟化剂,制备相应的三氟甲基化产物的方法,探讨了三氟甲基化合物合成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TiAl合金室温脆性的解决办法,对其制备和加工的新工艺进行分类评述,并从基础理论研究、制备与加工新技术、等方面指出其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没有的许多崭新特性,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研究发展的历史概况;综述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按反应性质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综合法3大类;介绍了目前已采用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展望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一种新的碘杂环化合物: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对氧碘六环盐(Ⅳ).当以DMF为溶剂时,利用硼氢化钾还原3.6—二硝基二苯并对氧碘六环硫酸氢盐(Ⅰ)制备2—碘—4,4′—二硝基二苯醚(Ⅱ),产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9.
以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为模型反应,考察了Ru-Zn/ZrO_2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还原方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运用TEM、SEM、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液相还原制备的RuZn/ZrO_2-3催化剂在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中表现出高催化性能,当苯转化率为41%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了83.8%.TEM、SEM结果表明催化剂上Ru微晶呈高分散,有利于苯转化率的提高.BET比表面积25 m~2/g,RuZn/ZrO_2-3催化剂最可几孔径分布范围20~50 nm,有利于环己烯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TiAl合金室温脆性的解决办法,对其制备和加工的新工艺进行分类评述,并从基础理论研究、制备与加工新技术、类单晶TiAl及TiAl基复合材料的研制等方面指出其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MDF水泥复合材料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详细介绍了MDF水泥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和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相变储热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变储热材料研究与开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相变储热材料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实际应用,概括了固-液、固-固相变材料特性及应用上的不足和解决方法,对相变储热材料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适合于制备PU的物料,包括了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等.介绍了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如外乳化法和包括保护端基法、丙酮法、熔融分散法、酮亚胺-酮连氮法与预聚物法等在内的内乳化法.指出了只有通过交联和复配的方法,才能得到高性能的PU乳液.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发现和发展起来的铝酸锶铕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新型能源和节能材料.综合评述了铝酸锶铕系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描述,同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这种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钛酸钾晶须的分类、结构、特性,比较了钛酸钾晶须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钛酸钾晶须在塑料增强材料、摩擦材料、高温隔热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钛酸钾晶须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将片剂供试品溶液制备中的水改为缓冲液,可使回收率显著提高,并可排除不同辅料对结果的影响。对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发现,由于原料与片剂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不同,尤其是片剂的水溶步骤,是导致活力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对环境协调性制备技术进行了概述的基础上,对目前最有希望的几种功能薄膜材料环境协调性制备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特别重点介绍了软溶液工艺技术的优势和发展趋势。针对上述功能薄膜材料的环境协调性制备技术的不足之处,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四氧化三锰磁性材料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四氧化三锰的制备、检测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按制备工艺中所用原料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方法.同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以混合二元酸和辛醇为原料制取混合二元酸辛酯增塑剂(DOM)的工艺,分析了DOM的组成,讨论了DOM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智能纺织品不仅拥有日常穿着的所需功能,而且兼具智能性,柔性纺织材料的选择是当前纺织材料研究的重点。在柔性材料中,碳材料是制备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理想材料之一。以碳纳米管为柔性材料制备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从碳纳米管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介绍碳纳米管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从材料选择、制备方法、性能测试及应用等方面,阐述以碳纳米管纤维和碳纳米管薄膜为柔性材料制备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特性和功能;从制备难点、生产成本、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对碳纳米管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优缺点进行评述。研究认为,在大应变下具有高灵敏度将是今后碳纳米管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