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0年9月6日,一项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的研究称,某些小分子RNA能选择性杀死体外培养的人类肿瘤细胞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的方法将超越各种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小妮  魏娟娟  欧阳津  那娜 《科学通报》2022,(20):2333-2351
纳米材料(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树枝状聚合物)基于其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在药物递送、成像诊断等肿瘤诊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esoporous silica nanomaterials, MSNs)具有独特的孔径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其粒径大小、形貌结构易于调控,同时结合多种修饰手段,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MSNs材料功能化修饰后,可作为化学药物、基因、核酸、多肽、蛋白酶等治疗药物载体,在内、外源性刺激触发下,对肿瘤部位进行特异性靶向识别和可控性药物释放,使得肿瘤诊疗一体化成为可能.本文在对MSNs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发展趋势,并展望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去年建立的一种新的管理通道模式,使得一些具有前景的癌症早期临床药物有望提前进入市场。迄今,部分这些突破性药物已经进入到癌症治疗领域,患者将可以快速得到最新的救命药物。在美国,每天有大约4 500人被诊断为癌症。去年3月,美国国会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一项新的药品研发通道进行了讨论。会上,一个称为"癌症研究之友"(FOCR)的辩护组织(由肿瘤学专家、医疗卫生投资人和现任/前任FDA官员组成)提出,一些被证明在早期临床试验中产生巨大或出乎意料之外治疗效果的实验性药物,难以  相似文献   

4.
许以明 《科学通报》1994,39(13):1222-1222
自1978年Dougherty将血卟啉的衍生物HPD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以来,世界各国的医生,学者在光动力治疗(PDT)的实验中以及HPD的组成分析和它的光化学和光物理的研究中,以及比较和评价它们对正常和恶性细胞的定位和杀伤,探讨这些光敏剂对癌瘤的作用机制和毒副作用的过程中都取得了十分瞩目的进展和成就.  相似文献   

5.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地和靶物质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它可作用于蛋白质、金属离子、小分子化合物、细胞膜表面受体等靶标.其结合能力可与抗体相当甚至更强,同时具有低免疫原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并可结合各种药物及载体构建多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结合化疗药物,或以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介孔二氧化硅、量子点和磁性纳米粒)、树枝状分子、脂质体、胶束等纳米粒子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艾滋病感染病例以每年约40000人的速率发展——而这种疾病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危害的人数更是大得惊人。再者,药物有其局限性,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多年用药还会造成副作用。目前这些药物正不断地被病毒所打败,因为病毒会发生变异而逃避药物的作用。美国疾病治疗行动小组抗病毒工程主任罗布·坎普(Rob Cam p)指出:“现行治疗方法正在达到它们的极限。”研究人员现在正在采用新的方法进行反击。目前24种获准使用的艾滋病药物中有23种是在H IV(艾滋病病毒)生命周期的两个关键点上对之进行攻击——均在病毒已经钻入细胞并窃取细胞遗传密码进…  相似文献   

7.
激活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是提升长期抗肿瘤疗效的关键因素.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等方法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伴随着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 ICD引起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分子的暴露或释放可刺激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招募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激活T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ICD诱导剂可以改善其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于纳米材料的癌症治疗平台不仅可以实现特定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刺激响应的药物控制释放,并且其可以调节TME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这撞击出了癌症纳米医学的新火花.自此以后,设计和构建增强肿瘤ICD效应的生物医用材料的相关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介绍了肿瘤ICD的成因以及纳米材料在诱导肿瘤ICD中发挥的多重功能.其次...  相似文献   

8.
以肿瘤血管为靶的抗体导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生 《科学通报》1997,42(19):2031-2039
抗体导向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抗体导向治疗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抗体及与其偶联物的性能.二是特定靶抗原的选择。理想的抗体应至少满足4个条件:( ⅰ)对肿瘤细胞有高度特异性;(ⅱ)能与细胞毒素牢固结合,而又不影响其与靶抗原的结合;( ⅲ)不引发机体对抗体的免疫反应;( ⅳ)必须有效浓集于肿瘤区.自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人们利用单克隆抗体(单抗)识别抗原的高度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或相关抗原进行了大量抗体导向治疗研究,期望这种“魔弹”能特异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以传统单抗为载体的抗体导向治疗虽然在动物体内取得了成功,而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鼠源性单抗在人体反复应用后会引起人抗鼠抗体反应,使临床疗效减弱或消失;由于肿瘤间质高压,使大分子量的完整抗体难以穿透到肿瘤内部,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表明注入体内的抗体仅有 0.01%~0. 1%到达肿瘤部位;另外,肿瘤细胞抗原的异质性,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所导致的抗药性,亦给针对肿瘤细胞的抗体导向治疗增添了困难.  相似文献   

9.
张智勇  王祥云 《科学通报》2022,(14):1508-1516
钆中子俘获治疗(gadolinium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Gd-NCT)是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BNCT)的替代和补充方法.该疗法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实现肿瘤的诊疗一体化. Gd-NCT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钆携带剂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特异性、亲和性和稳定性.目前的钆携带剂可分为三类:钆的小分子螯合物,螯合剂一般为多胺多羧酸;纳米携带剂,包括用脂质体等纳米载体负载的钆小分子螯合物及新型含钆纳米材料;将Gd-NCT和BNCT结合的Gd-B双携带剂.本文综述了各种钆携带剂的优缺点,总结了有望进一步提高Gd-NCT治疗效果的新型钆携带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黄琳  王殿冰  顾宁  张先恩 《科学通报》2019,64(19):2025-2036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质囊泡,尺寸介于30~5000 nm.通过不同的发生机理, EVs可以形成微囊泡体(microvesicles)、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和外泌体(exosomes)等.它们通过携带母细胞的不同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活性成分来靶向附近或远端细胞,在细胞的信息交流及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EVs在生物体系内广泛存在,其生物学功能也越来越多地被认识,或许正在成为一个"细胞外囊泡生物学"领域.对EVs性质的认识也促进了相关应用研究,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运送等.本文重点阐述了EVs的生物起源、生物组成、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制备和表征手段,并针对EVs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开展讨论.可以预期,对EVs形成和调控机理的深入认识,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EVs的生物学功能、异质性和功能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可能基于这些知识来解决EVs开发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始,埃博拉病毒病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暴发.其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于1976年被首次分离,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有囊膜的RNA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分5种,包括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其基因顺序为3′端-NP-VP35-VP40-GP-VP30-VP24-L-5′端.埃博拉病毒属于A类病原,致病能力极强,操作活病毒需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进行.其主要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通过抑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肝脏等多脏器损伤,引发发热、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等症状.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特异治疗药物和疫苗,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药物包括:(ⅰ)抗流感病毒药物T-705可能阻碍埃博拉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从而遏制感染;(ⅱ)ZMapp包含3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属优化的鸡尾酒疗法;(ⅲ)基于RNA干扰的基因治疗药物TKM-Ebola;(ⅳ)凝血调节因子、炎性介质制剂,如源于丝虫的抗凝蛋白rNAPc2等.处于研发阶段的疫苗有:(ⅰ)复制缺陷型疫苗,安全性好,但诱导免疫的时间较长;(ⅱ)减毒复制型疫苗,效果好,但存在安全隐患.开展深入的病原学、免疫病理和致病机制研究,将有利于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同时,应推进有希望的治疗方案和疫苗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2.
昭亮 Edson  L 《世界科学》1992,(2):34-36
约在1年前,詹姆斯·托里斯(James Torres)在纽约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施行了深度癌症化疗,在治疗期间,由于其免疫系统遭化疗的打击,还诱发了贫血症、多种皮疹和发高热。此后,虽又作了免疫系统激发治疗及抗菌素治疗,但均未见好转。事实上,托里斯当时已处于死亡的边缘。然而,托里斯是幸运的。他的医生们在征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署(FDA)同意后,对其施用了一种称之为  相似文献   

13.
徐在超  赵凯涛  江应安  夏宇尘 《科学通报》2019,64(30):3123-314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能够引起急、慢性肝炎,其中长期慢性感染可增加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风险.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控制HBV慢性感染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HBV药物主要有两类:α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这两种药物虽然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或消除肝脏病理损害并有效阻止病情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但并不能有效地达到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 HBsAg)使其转阴并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所以HBV慢性感染很难治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HBV研究的深入,针对其复杂的感染机制及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靶点药物被相继开发出来.本文对近年来在病毒直接靶向和宿主靶向药物(一些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此外,还对高通量筛选技术(unbi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s)寻找新的抗病毒化合物,以及老药新用的策略用于抑制HBV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前所长、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院教务长史蒂芬·海曼(Stever Hyman)说,为了揭示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迄今他已收集了超过十万人的基因组数据。长达50年的药物研究,还没有使人们轻易摆脱抑郁症的困扰。虽然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能帮助一些抑郁症患者成功缓解症状,但同时也有很多治疗是无效的。在临床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14,(3):6-6
正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在靶向治疗(旨在打断癌细胞生长和扩散能力的一种疗法)中同时使用两种甚至三种不同的药物,就有可能治愈几乎所有癌症。科学家说,这项研究并非已经找到癌症克星,但它的确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最紧要的是研发各种不同的靶向治疗药物,这需要探索一系列不同的策略,其中包括运用不同的药物针对癌症发展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谷子 《世界科学》2004,(8):48-48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颁布了新的传统医药指南,旨在对传统药物、补充药物和替代药物起到规范使用的作用。对卫生部门而言,该指南的目的在于帮助国家把可供选择的医疗措施的最好用途介绍给他们的公民。  相似文献   

17.
Ward  李潇 《世界科学》1996,(3):21-22
调动机体自身的治愈力──肿瘤的免疫疗法DarrellE.Ward著李潇译国家癌症研究院外科主任史蒂文·罗森伯格的写字台上面悬挂着一幅18世纪的外科医师约翰·亨特的语录:"外科就象武装的原始人,他们企图用武力取得的东西,文明人则总是用计谋取得。"这条警...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及当前的技术进步,着重讨论了放射性离子束(RIB)在肿瘤治疗上增添的优势,详细叙述了在日本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NIRS)重离子医用加速器(HIMAC)上旨在肿瘤治疗的放射性离子束9C的实验研究,包括束流产生、参数优化、深度物理剂量分布、细胞辐照后的存活效应以及9C和12C束的相对生物效率(RBE)比较.最终结果 在40 mm厚铍靶、10 mm厚铝降能器、5%动量接收度时,采用430 MeV/u、1.8×109粒子/s的初试束12C,得到的9C束的产生率为9.07×10-6,纯度为82.88%,采用点扫描技术时,在直径为10 mm的中心面积内,可获得均匀度为89.6%的辐照场,这时在入口处的剂量率为0.5Gy/h.在Bragg峰附近范围内的细胞存活实验中,9C束的平均RBE为5.28,而12C束的平均RBE为2.93,9C束的RBE要比12C束的高1.8倍,这显示9C束在Bragg峰附近范围内,对细胞的杀伤力要比12C强,在肿瘤治疗上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扬子 《科学之友》2002,(6):13-15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有一天,人们能用药物改变人性,改变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够说,人类已经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相似文献   

20.
同种药物治疗同种疾病,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结果。很快,医生要先为病人做基国检测后再开处方。饱经折磨之后,一位深陷苦恼的年轻妇女拖着疲惫的身躯求助于医生。医生诊断为严重抑郁症后,安慰她道:“现在,我们能给你做个DNA检测,看看什么药对你最恰当。”他从她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等下午报告出来后我再开处方,你的病很快就会好。”她首次露出长久不见的充满希望的笑容。类似的情景,可能不要很久就会出现。从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看来,病人不久就能用上适合其本人基因组成的药品。今天的医生只会让这位年轻妇女去试用一种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