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水溶性C60—乙烯基吡咯烷酮nm微球摩擦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种新的水溶性富勒烯-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的,TEM发现其水溶液中形貌为球状,平均粒径约为43nm。四球机试验表明,一定量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提高水基液的承载能力、抗磨能力,减小摩擦系数,添加剂的最佳用量是其质量分数为0.3%,电子探针发现,添加该富勒烯共聚物可使磨斑变小,裂纹及点蚀凹坑明显减少,元素C和N在磨斑区均匀分布,表明该富勒烯共聚物在磨斑区形成连续膜。摩擦学性能的改善可能是由于该富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富勒烯-衣康酸共聚物的润滑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nm级富勒烯-衣康酸共聚物,它易溶于水,甲醇,丙酮,四氢呋喃等溶剂。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48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提高水基液的承载能力,增强抗磨能力,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著微分析,结果表明,磨痕斑减小,有效降低了磨损。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极值滤波和边界细分的磨斑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斑分割是四球摩擦试验数据(磨斑图像)形貌分析的基础.建立双极值滤波差异度量算子,在差异度量的基础上对磨斑进行初分割;采用灰度和距离双约束边界细分精确分割磨斑区域边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割算法能很好地区分背景和磨斑边界,检出磨斑区域,鲁棒性好;平均每帧耗时0.722 s,适合开发为四球摩擦试验机的分析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汽化燃烧区对热轧变形区进行分析计算,发现无论在热轧变形区入口处的汽化燃烧区,还是在变形区,油水混合液都没有足够的时间达到燃点,仍以液体形式存在.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进行了油膜强度和摩擦因数测定并进行长磨试验.磨斑表面观察表明:当轧制油在水中的质量浓度大于2 g.L-1时,润滑状态为边界润滑,该状态下的润滑作用效果取决于油膜强度,并非轧制油的质量浓度.采用2 g.L-1质量浓度进行轧制润滑生产试验,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润滑有效地降低了轧制压力,同时对冷却水污染最小,取得了很好的润滑效果.对于不同的轧制产品与工艺而言,建议轧制油使用的质量浓度应小于10 g.L-1,否则轧制油残留可能引起冷却水污染.  相似文献   

5.
基于Sol-gel技术合成了粒径为20nm、包含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SiO2纳米微球(简写作FITC-SiO2).该发光纳米微球在聚酰胺膜(ACM)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研究发现,由该发光微球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简记为FITC-SiO2–Ab1),不仅能在ACM固体基质上与人IgG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在免疫反应后保持优良的燐光特性,且室温燐光信号进一步增强.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燐光免疫分析(SS-RTP-IA)测定人IgG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8~20.0pg人IgG/斑(样品体积0.4μL/斑,对应浓度0.20~50.0 ng/m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19.97+15.92mIgG(pg/斑)、相关系数r=0.9997,按3Sb/k计算本方法的灵敏度,其检出限为0.015 pg/斑.与用FITC标记羊抗人IgG的方法相比,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分别对0.20和50.0ng/mL样品重复测定11次,RSD为3.45%和4.1%,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用四球机测定了两种或三种添加剂复合时的极压抗磨性。表明硫化烯烃和防锈剂或磷氮剂复合时磨斑直径变小,磷氮剂和防锈剂复合时磨斑直径变大。三种添加剂复合时对磨斑直径的影响次序为硫化烯烃>磷氮剂>防锈剂,对最大无卡咬负荷的影响次序为防锈剂>硫化烯烃>磷氮剂。用IR、~(31)PNMR和AES方法研究了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摩擦表面膜的元素组成,发现硫化烯烃和磷氮剂复合时,可形成一种具有良好极压抗磨性能的协合物,三种添加剂复合时可形成含硫富磷的摩擦表面膜,它们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氧化钛纳米微球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一二氧化钛复合纳米微球,通过TEM,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它在室温下可分散于石蜡油中,但不分散于水中.结果表明,复合纳米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约50m,作为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表明,磨痕变浅,磨斑减小,有效降低了磨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型富勒烯衍生物对波长 5 32nm的 8ns激光脉冲的光限幅性质 ,应用开孔Z扫描技术研究表明该衍生物的光限幅机制主要为激发态吸收 .  相似文献   

9.
以合成的2-硫代丁基-5-巯基-1,3,4-噻二唑为配体,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Keggin结构钼硅杂多阴离子有机衍生物的纳米颗粒,对其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机械式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分散型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良好分散,红外光谱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杂多酸Keggin骨架结构无机核,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0 nm,热分析显示分解温度范围为200~300℃,在最佳添加浓度0.05%时,在负荷300 N,30 min、转速1450 r.min-1条件下,使磨斑直径减小27.9%,摩擦系数减小15.3%.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与现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添加剂之间的复配性能,以span80为分散剂,在基础油里制备出不同质量含量的石墨烯添加剂油样以及石墨烯和ZDDP混合添加剂油样.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添加剂油样进行摩擦磨损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能谱仪对钢球磨斑直径、磨斑形貌和磨斑表面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石墨烯的质量含量为0.03%时,油样的平均摩擦系数约为0.047,磨斑直径约为0.297 mm;与基础油相比,分别降低31.9%和22.6%;当石墨烯和ZDDP的质量含量分别为0.03%和0.5%时,油样的抗磨性能得到极大提高,磨斑直径约为0.145 mm,与单石墨烯添加剂油样相比,约降低36.9%.由此看出,石墨烯与ZDDP共混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时可改善摩擦副间的摩擦学性能,并且两者能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无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混合体系中使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约为20 nm.用FALEX-6型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2%时就能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摩擦系数下降至最低值,但当进一步增加浓度至1.0%时,摩擦系数开始有较大的增加趋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摩擦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磨斑直径(WSD)为最小值,抗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含氯硼酸酯聚合物制备及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含氯、硼等元素成分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了其结构;利用四球试验机测定含氯硼酸酯作为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磨损表面形貌、EDAX能谱仪分析摩擦表面的组成.四球试验结果表明,含疏水基团链长长的硼酸酯的最大无卡咬负荷比疏水基团链长短的硼酸酯的高,1.0%水溶液的PB值为715N;而且减摩抗磨效果好,承载能力高,磨斑直径(D30196)为0.458mm.EDAX能谱仪分析表明,该产物的抗磨性能与摩擦表面中存在硼、氯活性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500SN基础油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HL 343,Hitec 343和Mobil 252三种复剂,配制成不同的油样·考察了这些油样的极压抗磨性能,探讨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油样的烘箱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的HL 343复剂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较高,低载长磨磨斑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复剂在摩擦中游离出的活性磷元素生成了抗剪切强度很低的薄膜,减少了摩擦磨损·HL 343复剂烘箱抗氧化性能较好,综合抗磨性能优于Hitec 343和Mobil 252,完全可以取代进口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4.
含片状纳米石墨粒子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湿法化学研磨方法制备了纳米石墨滤饼,并通过相转移方法移入润滑油中。获得了分散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石墨润滑油。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抗磨性、承载能力、摩擦系数,通过扫描电镜对磨斑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开初步探讨了纳米石墨减摩机理。研究表明在392N的负荷下,在基础油中加入纳米石墨颗粒时,其磨斑直径可由0.52mm下降至0.46mm,摩擦系数由0.0867下降至0.0612,承载能力基本保持不变,认为其中纳米石墨粒子在摩擦面之间所形成的石墨层起到了抗磨减摩作用,所以含有超细石墨颗粒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菜子油为基础油,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分别考察了硫系添加剂T321与T307以及磷系添加剂P120对菜子油的耐磨性和极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菜子油中分别加入T321、P120和T307能够降低磨损、提高润滑油膜的承载能力和极压载荷·对钢球表面的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含上述添加剂的菜子油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变化,生成了由菜子油三甘油酯和添加剂化学产物组成的边界润滑膜,从而改善抗磨性能并提高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由于磁流变液存在颗粒自磨损以及颗粒与磁流变制动器工作壁面的摩擦问题,会影响电梯磁流变制动器的制动效果,因此对磁流变液的摩擦学性能进行分析非常关键。通过以石墨、油脂作为添加剂,制备4种硅油基磁流变液。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模拟磁流变液在电梯传动装置中的运行工况,记录摩擦系数的变化,并用影像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磨斑大小。通过流变仪测量磁流变液在摩擦实验前后流变性能的变化,分析磁流变液在装置中的摩擦磨损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对磁流变液具有减摩作用,摩擦后的流变性能均有所增大;所配制的编号3磁流变液具有低零场黏度、高磁致剪切应力、较好的稳定性,是适用于曳引电梯磁流变制动器中的磁流变液。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自行合成的三种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含氮硼酸脂与羧酸脂合成的复合脂的减摩抗磨性能明显优于含氮硼酸酯或羧酸脂的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水基润滑添加剂。该复合脂作为润滑添加剂应用于水基合成切削液,能使切削液的润滑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