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晶薄膜,并对其进行表征;初步研究SnO2纳米晶薄膜的阻-湿特性并计算其湿滞,得出:SnO2纳米晶薄膜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其感湿灵敏度有所增大且湿滞变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重点考察了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复合纳米颗粒性质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利用XRD等对其结构、粒子粒径、晶型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对-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水解温度维持在80℃时,水解时间为4h,得到SnO2/TiO2纳米颗粒,并且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随焙烧温度的增加,其粒子粒径长大,晶型由锐钛矿向金红石型转变;同时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性能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重点考察了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复合纳米颗粒性质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利用XRD等对其结构、粒子粒径、晶型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对-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水解温度维持在80℃时,水解时间为4h,得到SnO2/TiO2纳米颗粒,并且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随焙烧温度的增加,其粒子粒径长大,晶型由锐钛矿向金红石型转变;同时复合SnO2/Ti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性能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出纯度高的SnO2 纳米粒子. 运用XRD、SEM、TEM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晶相进行了表征,并对SnO2 纳米粒子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性能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超声波作用下通过SnCl2·2H2O与NH3·H2O反应制备了纳米SnO2粉体·在pH=5 0条件下,得到的SnO2中不含杂相且接近理论产率·煅烧SnO2粉体可使其晶型由非晶转变为晶态·纳米SnO2粒径生长与煅烧温度关系密切,温度升高,煅烧后得到的SnO2粉体粒径相应增大,二者符合d=0.2027t-30.7750的关系,而煅烧时间对粒径生长的影响不大·实验发现,350℃煅烧15min是SnO2晶型转变的合适条件,得到了20nm左右的球形SnO2晶体·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nO2粉体中发生的团聚和微晶生长现象与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四种不同制备条件下生成的纳米SnO2粉体观察可以发现凝胶前驱物水解后形成的SnO2微晶尺度在5纳米以下。这些微晶随加热时间长短发生不同程度的团聚,当加热温度高于400℃时团聚的微晶开始重新结晶生长,在600℃全部生长为块状单晶,并可以观察到生长形成的枝晶。本工作结对为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nO2的工艺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二价SnCl2无机盐为原料,基于配合物前躯体方法制备了氧化锡及铜离子掺杂氧化锡纳米晶.根据DSC和TG分析结果在550℃对前驱体进行煅烧.运用FTIR、UV-VIS、XRD和TEM/HRTEM等测试手段对两纳米晶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掺杂后掺杂相氧化物分散驻留在SnO2晶粒表面,阻止了SnO2晶粒表面的扩散,从而抑制其晶粒生长.此外,铜离子掺杂使得表面缺陷附近的自由电子能有效的定域化,从而使SnO2纳米晶体系的直接和间接带隙能均向高能方向移动.试验证明以无机盐代替金属醇盐为原料是切实可行的,且配合物前躯体法简单易操作,将有利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nO2晶化特征的穆斯堡尔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nO2 ,再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分析研究其颗粒晶化特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SnO2纳米微粒的常用制备方法,其中溶胶-凝胶法应用较广泛;论述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的原理和过程,并对SnO2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分析,简要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对SnO2纳米微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四氯化锡和钼酸铵为原料,经水解、分离、焙烧等工序制备出Mo掺杂SnO2纳米晶的光电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显示:尺寸为2.5 nm左右的SnO2纳米粒子形成。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以220 nm波长进行激发,其发射波长为463、490和537 nm,均在可见光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扩散火焰燃烧反应器,以四氯化钛为前驱体,通过四氯化钛气相水解法,改变四氯化钛进料速率和中心环氧气含量,合成粒径和晶型组成可控的二氧化钛纳米晶。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球形样品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晶化完整。以罗丹明B染料在紫外光条件下的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球形二氧化钛纳米晶的粒径和晶型组成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晶型组成不变时,晶粒尺寸越小,光催化活性越好;而当晶粒尺寸不变时,随着锐钛矿型质量分数的增加,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活性先增加后降低,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质量分数为0.80时,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温固液反应及机械球磨法合成对——甲砜苯丝氨酸合铜 ( II)纳米晶 ,并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及 X射线粉末及 TEM电子透镜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该纳米晶的平均粒径 72 nm,其组成为 ( CH3 SO2 C6H4 CHOHCHNH2 COO) 2 Cu。该纳米晶属正交晶系 ,晶胞参数 a=0 .3 894 nm,b=0 .3 91 2 nm,c=0 .3 890 nm,为一新型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温固液反应及机械球磨法合成对——甲砜苯丝氨酸合铜 ( II)纳米晶 ,并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及 X射线粉末及 TEM电子透镜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该纳米晶的平均粒径 72 nm,其组成为 ( CH3 SO2 C6H4 CHOHCHNH2 COO) 2 Cu。该纳米晶属正交晶系 ,晶胞参数 a=0 .3 894 nm,b=0 .3 91 2 nm,c=0 .3 890 nm,为一新型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4.
在室温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一步合成了CuO纳米晶,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衍射法(ED)分析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测粒子的大小、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晶粒形貌为近似球形粒状,平均粒径约为20nm的纳米晶,产率为93.1%.改变反应物、反应物配比、掺入惰性物质、加入微量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研磨不同的时间等固相反应条件对合成CuO纳米晶的晶粒形貌、粒度和粒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室温或近室温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草酸盐、金属碳酸盐、金属钼酸盐等五类纳米材料.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衍射法对其物相、晶粒形貌和晶粒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合成纳米材料具有产率高、不需要溶剂、反应时间短、室温或近室温反应和纳米材料稳定性好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Quantum-confined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lite, which diameters are less than their bulk exciton diameter, have been the focus of much investigation recently~([1-4]).Because the difference in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size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lead to considerable change in the effective masses of electrons and holes in their electronic bands, thus, their size and structure of crystalline of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linit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determining their opti…  相似文献   

17.
罐形磁芯法测量软磁薄膜复数磁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罐形磁芯法测量软磁薄膜材料磁导率的磁路结构原理,根据磁路磁通分布,给出了计算的等效磁路;推导了复数磁导率的计算表达式;利用罐形磁芯法在阻抗分析仪上测量了几种软磁薄膜样品的复数磁导率,并与冲击法的实验结果做了比较,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射频共溅射技术和后退火处理,获得在石英、Si和Ge衬底上的纳米晶Si(nc-Si) Raman测量清楚地显示出nc-Si的类Lo模(~518cm-1)和类To模(~814cm-1),Raman峰的半高宽(FWHM)和积分强度也显示随退火温度Ta增加的变化,这一结果同nc-Ge/SiO2的情况类同,退火温度Ta=650℃时,nc-Si的平均尺寸为4.9nm 我们用514.5nm的Ar+激光激发,得到了室温可见PL,结果表明:PL谱在2.2eV处有一强的发光峰,与nc-Ge/SiO2相比,SiO2中nc-Si的PL峰更强,峰值能量较大,相应的Ta也较高,当Ta>800℃和Ta<600℃时,PL峰很弱 通过地研究膜中nc-Si的含量与PL峰之间的关系,表明nc-Si的含量对PL峰的积分强度有重要影响,对峰位影响不大,当Si/SiO2靶面积比为1∶1时,PL峰最强  相似文献   

19.
MOPECVD法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SnCl4液体为锡源用MOPECVDE方法制备出了SnO2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TEM)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和SnO2晶体的颗粒度,优化出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并给出此膜蒸发上电极,制成SnO2气敏器件,测量其对乙醇的气敏特性,实验证明减小SnO2晶体的粒度可以改进元件的气敏特性。  相似文献   

20.
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以偶氮二异丁睛为引发剂,使苯乙烯和烯丙基硫脲在其表面发生聚合,制成了聚苯乙烯-烯丙基硫脲/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对合成材料进行结构及元素组成分析。将聚苯乙烯-硫脲/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制成固相萃取小柱,富集水中Pb2+和Hg2+,以硝酸和三乙醇胺的混合液作为洗脱剂洗脱目标化合物。采用ICP/MS分析法测定Pb2+和Hg2+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聚苯乙烯-硫脲/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对Pb2+和Hg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6.5 mg/g和18.9 mg/g,SPE-ICP/MS测定水中Pb2+和Hg2+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2μg/L和0.048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