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完成石家庄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挖潜研究,选用了国内当前最能体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16个指标、6个子目标和3个目标,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挖潜研究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了权重、理想值等要素,并应用国土资源部采用的公式进行了一系列计算,得出石家庄高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0.84分,现实可挖掘潜力为158.75 hm2.将评价结果与同水平的保定高新区做了典型的横比分析,提出了石家庄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广德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作为带动我国各地区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又直接影响开发区本身的发展,因此评价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目标值法及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理想值等评价方法,得出土地集约度分值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开发区集约用地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计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认为该园区属于集约利用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评价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推算开发区的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分析评价成果为研究确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挖潜计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吉凤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评价、测算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并全面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吉凤开发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66.05%,集约利用潜力为469.96 hm2;并提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省36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完成土地调查,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量化评价,深入分析了省内各级、各类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集约利用状况,重点剖析了不同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结果表明:全省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和利用情况总体良好,但陇中地区、河西地区开发区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差异显著。全省约8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综合分值在80分以上,但受区位及自然条件影响,各开发区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客观现实问题,未来需在政策方向强化引导。  相似文献   

7.
对吴忠金积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选择了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特尔婓、因素成对比较和层次分析3种方法的对比,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值,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园区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进行了评价,并计算了潜力值.结果显示,园区的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67.54,扩展潜力和强度潜力分别为36.34和25.32 hm2,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较低,今后应从加强土地供应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益等方面加大挖潜力度.  相似文献   

8.
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选取8个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评价指标,构建"产城融合型"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运用特尔斐法和目标值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土地利用潜力进行测算。结论显示:该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度分值为88.40,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分别为:449.24hm2、266.99hm2、120hm2,表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较好,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2017年为评价时间、宁夏整合优化后的22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评价指标,应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入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障碍度分析模型,研究宁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度因素.结果表明,宁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以一般集约为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开发区用地和经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系数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的现状值,然后综合考虑确定其目标值,采用目标逼近法,测算出开发区各类强度潜力值,最后对结果值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强度潜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依据及方法,并以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对其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潜力测算.  相似文献   

12.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思路方法提供参考.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RAGA-AHP集成作为研究方法,以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为例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结果显示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Ⅲ级,即一般集约.结论表明采用模糊数学的思想,以高低优劣等级作为结果形式,探索一条既不影响评价工作又具有合理说服力的评价思路,为今后在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入手,通过选择土地投入程度、土地经济产出、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和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4个方面的22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运用综合评分法确定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年提高,处于基本集约利用状态,可挖掘潜力较大;各子系统间发展较协调,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是城市开发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和土地投入产出的特点,在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选取了21个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方法分为3个层次,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江苏省18个典型城市开发区调查数据为例,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分为五个等级:Ⅰ级区,主要包括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苏州中新工业园区、无锡新区、江阴经济开发区;Ⅱ级区,主要包括苏州市相城区;Ⅲ级区,主要包括太仓市经济开发区、太仓市港口开发区、无锡市宜兴县诸桥工业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宝应县安宜民营工业园;Ⅳ级区,主要包括苏州市高新区、昆山经济开发区、无锡市宜兴县环保科技工业园、如东经济开发区、赣榆经济开发区、宿迁经济开发区;Ⅴ级区,主要包括新沂经济开发区、东台城北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区域上,苏南地区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而苏中地区高于苏北地区.在上述的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并以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参照物,论述了现阶段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生态效应的影响,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区域生态效应评价模型,分析了全省11个地级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投入与区域生态环境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性影响较大,2013-2017年间,只有景德镇市、宜春市和吉安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效益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大部分开发区土地开发建设未能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有效联动;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生态效应区域差异明显,2013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生态环境更为有效的地区集中在赣西北,2017年向赣东、赣南集中;作为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南昌市、九江市和赣州市,其DEA有效值均不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当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不相适应,土地集约利用投入与区域生态环境产出不协调。  相似文献   

17.
潘涛  杨传俊  罗颖  郭艳  王涛 《江西科学》2008,26(1):80-83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结合重庆市丰都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实际,提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确定集约利用指标,测算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提出集约用地的保障措施,为更好的进行土地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居凤云  张文开  朱懋 《山东科学》2009,22(3):69-72,79
以福建省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7年相关数据为依据为各指标赋值,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值,横向对各设区市土地集约度在空间上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福建省各设区市总体土地集约水平不高。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应进一步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安蔚军  于书伦 《河南科学》2014,(6):1108-1114
开发区作为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至关重要.选择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效益3项评价因素共计13项评价指标,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在此基础上对高新区今后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中心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土地为研究对象,结合泰安市的实际情况,以土地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设计了3个项目层(目标层、准则层和因子层),选择了11个指标因子(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铺装道路面积、地均从业人员总数、地均财政收入、地均消费品成交总额、地均GDP、人均GDP、人均城市用地、人均住房、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泰安市1990,2000和2007年三个时期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结果显示,泰安市建成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不同的指标因子对于土地集约程度提高的贡献有显著的不同:固定资产投入、地均财政收入、地均GDP、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因子的显著变化,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地均铺装道路、地均从业人员数、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因子变化不明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