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二次曝光原理的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光固化立体造型技术中因层间收缩力所引起的原型翘曲变形问题,深入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扫描间距等因素对固化深度、固化线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二次曝光法。利用分区域、变速度扫描等方法对传统的二次曝光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的二次曝光法。实验证明,改进的二次曝光法不仅可以减小原型的翘曲变形,而且还消除了传统二次曝光法的层间错位缺陷,从而提高了原型的制作精度。  相似文献   

2.
超高压水射流破岩及切割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国产高压水射流切割系统,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了切割实验,考察了泵压、喷嘴横移速度、喷距和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对射流切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射流的驱动泵压与其切割深度成正比,喷嘴横移速度和喷距增加将使切割深度降低。聚丙烯酰胺对射流切割系统具有双重作用,因而其质量分数存在一个最佳值。对大理石、花岗岩和标准铝板等材料的切割实验表明,在其他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无孔隙材料的切割深度远低于大孔隙材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国产高压水射流切割系统 ,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了切割实验 ,考察了泵压、喷嘴横移速度、喷距和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对射流切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射流的驱动泵压与其切割深度成正比 ,喷嘴横移速度和喷距增加将使切割深度降低。聚丙烯酰胺对射流切割系统具有双重作用 ,因而其质量分数存在一个最佳值。对大理石、花岗岩和标准铝板等材料的切割实验表明 ,在其他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无孔隙材料的切割深度远低于有孔隙材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射流切割实验系统,在80~240 MPa压力范围内对完全淹没状态下磨料水射流切割岩石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得出了磨料粒径和质量流量、射流压力、靶距、切割横移速度等参数对射流切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给出的工况条件下,磨料流量存在最佳值,在一定范围内切割深度随磨料流量增加而增加,当磨料流量达到一定值后,切割深度随流量增加反而下降;切割深度与射流压力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随着靶距的增大,切割深度逐渐减小;切割深度随切割速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射流切割实验系统,在80-240MPa压力范围内对完全淹没状态下磨料水射流切割岩石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得出了磨料粒径、质量流量、射流压力、靶距及切割横移速度等参数对射流切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给出的工况条件下,磨料流量存在最佳值,在一定范围内切割深度随磨料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磨料流量达到一定值后,切割深度随流量的增加反而下降;切割深度与射流压力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随着靶距的增大,切割深度逐渐减小;切割深度随切割速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6.
不对称人造板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出发,建立了不对称人造板耦合刚度矩阵计算模型,讨论了耦合刚度系数B11、B22与板坯翘曲度的关系,分析了板坯层数、铺层顺序和铺设方向等对板坯耦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耦合刚度矩阵B中各元素绝对值越大,其翘曲度越大;在B矩阵中,系数B11和B22值对板坯翘曲度影响较大。可以通过改变板的层数、铺层顺序及铺设方向等因素来进行不对称人造板的结构设计,减少板坯的翘曲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芝麻茎秆的切割功耗,针对切割速度、刃口角度、削切角和切割部位等4个因素,开展了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以最小化切割功耗为目标对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切割速度和削切角对切割功耗及峰值切割力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切割速度越高,断面质量越好;刃口角度和切割部位对切割功耗的影响极显著(P0.01);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切割功耗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刃口角度为20°、切割速度为500 mm/min、削切角为30°、切割点距根部20 cm时,切割功耗最低。  相似文献   

8.
将相对法理论应用于混凝土材料,通过测量由表及里磨削掉每薄层前后样品的动弹性模量,运用相对法理论公式计算得出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损伤层的动弹性模量,进而研究在干湿循环—硫酸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侵蚀深度增加,混凝土内部动弹性模量由表及里逐层递减,证明混凝土将发生由内向外的逐层破坏;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延长,混凝土内各梯度损伤层处的动弹性模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的趋势,由动弹性模量最低值处所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即可得到腐蚀到该循环次数时所对应的侵蚀层深度;掺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试件内部各层动弹性模量值均小于基准混凝土试件的对应值,证明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加剧了干湿循环与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速率.该研究为解决常规实验方法无法测试的混凝土材料内部力学性能评价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抗磨白口铸铁冒口水射流切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设计的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机,进行高强度的抗磨白口铸铁冒口的切割试验;研究了切割参数(压力、切割速度、流量和靶距)对一次最大切割深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驱动压力越大,一次切割最大深度随之近似线性增加,切割速度越大,一次切割最大深度越小;磨料流量越大,一次切割最大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切割靶距越大,一次而切割深度先增大后减小选择。因此,合理的参数对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磨料水射流切割304不锈钢的切割参数和切割深度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切割深度和切割参数(切割压力和切割速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该公式预测的切割深度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得比较好,对提高切割效率和减少切割过程中的能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激光切割对CVD金刚石膜三点弯曲断裂强度和热导率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激光 切割电压和切割速度可以避免这种激光损伤并给出了判断该切割电压和切割速度是否合适的 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子封装器件翘曲问题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玻璃态转变温度(tg)对材料性能的直接影响,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对单芯封装器件及多芯封装器件由于热变形引起的翘曲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着重探讨了封装器件中各种材料的尺寸变化对翘曲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单芯封装中,基底与芯片厚度比和封装材料与芯片厚度比的变化对翘曲影响较大,基底与芯片面积比和粘结层与芯片高度比的变化对整体翘曲影响较小;在多芯封装中,随着芯片厚度的增加,整体翘曲减少,而粘结层的厚度对整体翘曲影响较小,基底尺寸影响较大.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封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毫秒Nd∶YAG脉冲激光在不同的保护气体作用下对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晶面单脉冲损伤及多脉冲切割进行了研究,激光损伤及切割断口形貌采用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单脉冲TEM00模式Nd∶YAG激光对YAG晶体损伤时,表面能够生成锥形烧蚀坑(钥匙孔),且烧蚀坑的熔融层约几个微米;毫秒多脉冲Nd∶YAG激光在Ar,N2,O2保护下切割YAG单晶体,切割深度与保护气第一电离能相关。切割状态下,断口出现爆沸现象,产生的气泡形貌与保护气氛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含内衬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在破片侵彻下的损伤机理,基于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采用Chang-Chang损伤准则和Cohesive界面单元,建立了考虑分层损伤的含内衬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在破片侵彻下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破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的动态侵彻过程,得到了碳纤维层和金属内衬层的应力云图和损伤结果,研究了含内衬复合材料圆筒在破片侵彻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吸能特性和破片初始速度对复合材料圆筒损伤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内衬复合材料圆筒的损伤状态包括纤维断裂、层间分层、内衬凹陷、内衬破孔和复合材料层与内衬层分离。当破片速度为300 mm/s时,复合材料层的层间分层损伤程度处于较低状态,内衬层凹陷程度最大并形成破孔,复合材料层和内衬层的分离程度最大,内衬层的吸能比达到最大;当破片速度小于300 mm/s时,破片未完全穿透圆筒,复合材料层和内衬层的损伤程度较低,复合材料吸能比大于内衬层吸能比;当破片速度大于300 mm/s时,复合材料层的损伤模式为剪切冲塞,层间分层面积逐渐增大,内衬层凹陷程度逐渐降低,分离程度逐渐降低,内衬层吸能比降低并稳定在0.53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平连铸制备出直径16 mm的C46500无铅铜棒坯,研究了铸造速度、机械搅拌耦合纳米粒子及退火工艺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速度影响脱锌层的深度,在63 cm/min的铸造速度下,脱锌层深度最低,说明耐脱锌腐蚀性能最佳;通过Al2O3纳米粒子耦合机械搅拌制备的棒坯晶粒最细,脱锌层深度最低达66 μm.;退火能降低脱锌层深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脱锌层深度降低的趋势递减.纳米粒子耦合机械搅拌可以得到100 μm以下的高耐脱锌腐蚀的无铅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压水射流切割煤矿锚杆的问题,利用自行搭建前混式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对煤矿用的锚杆进行切割试验,通过对射流压力、磨料参数、横移速度和喷射靶距等参数对切割能力影响的探讨,得出射流压力与切割深度可以简化为线性关系,喷嘴横移速度与切割深度可以简化为反比关系,以及磨料参数和靶距存在最优值等结论,同时获取了切割所需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邵泉江  侯永  陆峰峰  赵韡 《科技信息》2011,(8):366-366,368
利用自行设计的煤矿井下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对钢板进行切割实验,研究各切割参数(切割速度、驱动压力、切割靶距和磨料流量)对切割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今后开发研制煤矿井下用磨料水射流切割机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系统驱动压力与切割深度呈线性变化关系;(2)综合考虑切割深度和切割效率,切割速度存在一个最佳范围;(3)切割靶距存在着一个最佳值;(4)磨料流量也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18.
从热传导方程出发,利用格林函数法给出了多膜层温度分布以及损伤阈值解析函数表达式,并以Si/SiO2膜系为例,在激光波长为1.315μm情况下,计算了硅镜膜层度分布,激光损伤阈值随光照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激光照射镜面中心处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当强激光辐射时间小于0.5s时,损伤阈值与激光辐照时间密切相关,大于等于0.5s后损伤阈值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脉冲磨料射流主要参数对切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了淹没和非淹没状态下磨料浓度、振荡腔腔长、靶距等参数与脉冲磨料射流的切割和冲蚀性能的关系,对比分析了脉冲磨料射流与前混合磨料射流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花岗石、石灰岩等的切割、冲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磨料射流的最大切割深度和体积冲蚀速度在淹没状态下分别是前混合磨料射流的1.67倍和1.72倍,而在非淹没状态下为1.39倍和1.47倍。这对提高磨料水射流的切割效率、降低比能耗,扩大磨料水射流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钛合金膏剂法渗硼的工艺和性能,并讨论了加入稀土元素的影响,试验表明:膏剂中加入稀土元素,能增加渗层深度、提高渗层表面硬度和耐蚀性,降低渗层脆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