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特征尺寸的减小,片上网络发生故障的概率显著增加.为了提高片上网络的容错能力,降低网络延迟,提出一种低延迟的无虚通道容错路由算法.该算法在转向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旁路结构,保持故障节点在固定方向上的连接,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包延迟同时应对故障节点任意数量、任意分布的情况. 8×8的2D Mesh NoC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参考的两种算法,本算法在单故障且通信负载为30%时,平均延迟分别降低4.35%和20.20%,且在多故障情况下同样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集中处理信元缓冲的ATM交换机结构复杂、扩展性不好、不易保证高吞吐率,而由多级交换单元分布处理信元缓冲可克服这些缺点.用2×2交换单元以Banyan网结构组成ATM交换机是较可行的方案.为此计算了2×2输出缓冲ATM交换单元和2×2中央缓冲ATM交换单元的最大吞吐率、信元丢失率、平均时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整个ATM交换机的性能.结果表明,中央缓冲方式的管理复杂度和存取速度要比输出缓冲方式高,但是在相同网络负荷和相同信元丢失率的条件下,中央缓冲方式所需的队列量要远小于输出缓冲方式所需的队列容量。另外,两者在相同网络负荷条件下的信元延迟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卫星通信具有带宽有限、时延受限、信道误码率高等特点,因而设计星上交换结构时必须尽可能降低交换时延,减少内部阻塞.同时,组播业务的广泛应用使得星上交换需要具备单组播并行处理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星上异步传输方式(ATM)单组播并行交换结构,并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由于采用了蚁群算法和阻塞规避方案,实现了单组播并行处理,并有效改善了信元时延和信元丢失率等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时延准T-S模型的网络化控制系统鲁棒容错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具有马尔可夫特性时延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时延准T-S模型,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采用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构造离散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推证出确保网络化控制系统在执行器或传感器发生失效故障时具有鲁棒完整性的充分条件,通过求解LMIs给出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例得到,网络化控制系统在发生执行器失效故障时仍是渐近稳定的,说明该方法对于具有马尔可夫特性时延的影响,不确定网络控制系统在执行器失效故障时具有鲁棒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不确定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网络化控制系统(NCS)的一种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时延估计法和在线取得时延法来获取时变时延,不仅解决了采样时差和时变时延难以估计的难点,而且大大简化了NCS的建模过程.针对NCS中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失效问题,利用Lyapunov法给出了一种新的鲁棒容错控制算法.运用该算法设计的控制器可使系统在网络时延、故障和建模误差的共同干扰下依然稳定运行,而且该算法接近于普通的状态反馈设计,便于工程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使系统在传感器失效和建模误差的作用下保持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将卡尔曼滤波器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导航系统故障检测结构.针对GPS系统的非线性特点,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推算状态的预测值,并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得到残差,同时采用Elman网络构成时延神经网络,利用残差的当前值及前多个历元的历史值进行故障检测.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表明,与χ2卡方检测方法比较,该结构不但可以快速检测出系统故障,提高故障检测的概率,而且能进行有效的故障隔离,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具有时变时延的实际NCS的非线性特性以及执行器发生失效故障的随机性,研究了离散事件触发机制下NNCS主被动混合容错控制.首先通过T-S模糊模型建模,并利用并行分布补偿方案以及构造Lyaounov-Krasovskii泛函等方法,基于H∞控制思想,设计了故障检测观测器,以实现对故障的在线检测;然后通过离线设计的被动容错控制器确保在已知故障发生时系统保持稳定,在未知故障发生初期,能减缓系统性能下降的速度,并通过重构控制器来补偿未知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仿真算例验证了离散事件触发方式对网络资源的节约性以及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存在时延和丢包的参数不确定网络化控制系统,采用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研究执行器失效故障时系统的鲁棒保性能容错控制问题.将丢包当作一种特殊时延,通过构造一种包含三重积分项的Lyapunov-Krasovskii 泛函,采用时延分段处理方法,推证出使闭环故障系统具有鲁棒保性能容错能力的时滞依赖充分条件,并以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式给出最优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一个仿真算例验证文中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具有时变时延和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闭环极点具有α-稳定条件约束下,执行器或传感器发生失效故障时的容错设计问题.文中将丢包当作一种特殊时延,综合考虑时延上、下界及时延变化率,通过构造适当的时滞依赖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推证出网络化控制系统具有α-稳定容错能力的判别准则,并以求解LM...  相似文献   

10.
引入了一种新的ATM交换结构,该交换结构采用共享输入缓冲区的方法提高缓冲区利用率,减少信元丢失,采用扩展输入端口策略提高系统吞吐率,减少交换延时.仿真性能分析表明该结构可以有效地达到上述要求.同时,合适的缓冲区控制策略使该交换结构可以保持信元次序.具体实现了该交换,并给出了均匀业务、突发业务下的性能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直连网络的性能参数及常见拓扑结构,重点研究了太比特路由器交换网络设计中的2项关键技术:交换机制和路由算法。分析表明虚切通比其他交换机制更适合应用于大容量路由器中。防死锁、增加容错性以及保证服务质量是路由算法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太比特路由器的拓扑结构XD网络,该网络与现有的几种拓扑相比在扩展性、容错能力以及实现上具有优势。研究表明XD网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太比特路由器交换网络候选拓扑。  相似文献   

12.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数据信道由于采用统计复用的全光透明传输方式,因此其性能监视和故障发现 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分析使用平均功率监测方法检测(OBS)网络故障时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 基于瞬时光功率监测的光突发交换故障发现机制,该机制采用瞬时光功率监测与告警过滤相结合实时监视信道, 有效过滤误告警和冗余告警,为故障定位模块提供更准确的告警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OBS)网络 中,基于瞬时功率监测的告警过滤机制具有更强的性能监视和故障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数据信道由于采用统计复用的全光透明传输方式,因此其性能监视和故障发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分析使用平均功率监测方法检测OBS网络故障时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瞬时光功率监测的光突发交换故障发现机制,该机制采用瞬时光功率监测与告警过滤相结合实时监视信道,有效过滤误告警和冗余告警,为故障定位模块提供更准确的告警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OBS网络中,基于瞬时功率监测的告警过滤机制具有更强的性能监视和故障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有源中点箝位型(ANPC)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畸变率低、传输效率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大量的开关器件降低了逆变器的可靠性.分析了三电平ANPC逆变器在不同开关器件开路故障下的电流路径,得到不同故障下输出电平及输出电压空间矢量的变化情况.结合各矢量作用下中点电流与输出电流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点电流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ANPC逆变器电路特点,对其桥臂器件和箝位器件提出了不同的容错模式,并提出了一种具有不降额容错能力的容错电路结构.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及实验平台对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容错策略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故障诊断方法及容错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速交换网络的QoS特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具有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仿真功能的高速交换网络仿真系统,该系统具有简单、快速、可扩展性强等优点。首先给出了交换网络的仿真模型,并分析了各个组成部分,采用固定时间驱动的方式实现了该模型;然后对输入排队的crossbar交换网络进行了仿真研究,以吞吐量、时延、带宽保证和公平性4个主要指标衡量了交换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的高渗透给有源配电网的保护技术和策略带来了挑战,致使传统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稍显逊色。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量子退火算法实现故障诊断,并通过对量子退火算法进行优化以改善其在复杂配电网故障诊断中有小概率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首先拓展传统故障定位适应度函数为量子退火算法的评价函数;其次,提出混沌优化产生初始磁场强度和初始温度提高搜索效率,利用自适应公式计算扰动次数,并设计陷入局部最优时的扰动方法跳出当前最优可行解;接着构造具备升温特点的温度衰减函数,选择合适形式的磁场衰减函数;最后将改进的量子退火算法进行三种经典函数的测试,并分别应用于33节点单电源和33节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两个故障场景中。模拟仿真表明,改进量子退火算法在故障定位问题中具备可行性,能够适应联络开关的开闭变化和多个含分布式电源的投切,表现出良好的定位准确率,容错性和全局寻优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FTA与BAM神经网络融合的飞机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由大量彼此关联的组件组合而成,其大规模特性使得基于故障树(FTA)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应用于其故障诊断时分别存在空间爆炸问题和训练样本整理困难问题.本文融合故障树和BAM神经网络,由故障树归纳出系统所有的故障模式,整理出BAM神经网络所需的具有规范性、独立性、正交性的训练样本,然后用BAM神经网络实现飞机故障的快速和准确诊断.实验评估结果表明,融合方法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而且故障判别率提升了20%.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挖掘模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配电网故障定位所依据的故障信息来自于户外的FTU,其运行环境较恶劣,元器件受损或信息丢失的可能性高,易形成变异故障模式,导致故障定位的错判,提出基于粗糙集(RS)理论和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数据挖掘(DM)模型来处理实时输入信息的畴变和实现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首先通过RS对变异故障信息域的数据集进行划分,再用GA挖掘出输入信息与故障定位诊断结果间冗余关系及内在关联性规则。经仿真测试证明,基于DM模型的故障定位与基于常规前馈神经网络(FNN)故障定位原理相比,前者具更高的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woven fab-rics against heat radiation is studied from the view offabric structure.As indices reflecting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against heat radiation,the heat emissivity andthe transmissivity of different fabrics are measured.It ispointed out that structure changes of common textiles af-fect their transmission to heat radiation while have littleinfluence on their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to heat radi-ation except fabrics surfaces are aluminized.Double-layer weave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fabric weave forreducing the trasmissivity.It helps increase the densityand tightness while keeps the comfort of woven fabrics at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 DG)的接入,配电网的潮流方向和结构发生改变,许多传统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已不再适用。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常见故障且可能带来二次故障乃至断电等危害,从线模行波小波特征值与含DG的配电线路故障区段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降维挑选出最优故障特征,再利用机器学习中与该模型契合最好的基于核分布的贝叶斯构造分类模型,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构建含DG的IEEE 33节点模型对有源配电网不同区段的故障进行实验,得出最优三维特征样本的定位准确率为97.9%,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故障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