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团军 《科技信息》2010,(36):129-130
本文介绍了利用晶体管组成的滞留稳压电源。由于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可以输出大的电流和高的电压,又采用负反馈电路,能够克服由于负载变动而产生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能够经常保持一定值的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2.
基于STM32微控制器设计了数控稳压稳流电源.该电源由数控模块、稳压稳流调整模块与LCD显示模块组成,采用STM32调整和控制稳压稳流调整模块的工作状态及监测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的大小,再经过运算放大器隔离放大、输出控制功率管的基极,随着功率管基极电压的变化,集电极输出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实验表明,电源输出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25%,具有较高的精度,其输出稳定,受负载变化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李威 《科技信息》2012,(16):418-418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本文将介绍一种数控直流稳压电源,本电源由模拟电源、显示电路、控制电路、数模转换电路、放大电路五部分组成.准确说就是模拟电源提供各个芯片电源、数码管、放大器所需电压;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同时分析了数字技术和模拟技术相互转换的概念。与传统的稳压电源相比具有操作方便,电源稳定性高以及其输出电压大小采用数码显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燕林  宋海良  陈凯  左坚  戴维 《科技信息》2012,(33):502-503
基于saber仿真软件设计的一种稳压电源,也是一种基于集成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芯片UC3842、采用反激式变换的拓朴结构的自适应直流电源。它主要是通过检测负载的电流变化,来改变PWM输出的占空比,用以驱动MOSFET管,实现恒压输出,采用改变UC3842内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准电压来实现可调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串联型稳压电源以技术成熟、电路简单、稳定度高、输出电压可以调节等优点,仍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稳压电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个利用压电陶瓷变压器的高压稳压电源,电源的输出电压为2000伏。利用串联稳压系统,并采取了使陶瓷变压器的工作频率跟踪谐振频率以及温度补偿等措施,使电源的稳定性有大幅度的提高,该电源的主要特点是: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在-50℃~+65℃的范围内,输出电压的相对漂移<0.3%,当电源的输入电压改变±10%时,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0.3%;电源具有负阻特性,空载输出电压低于有载输出电压;体积小、重量轻,整机重量<1Kg。  相似文献   

7.
温州电器厂于一九七五年接受省电子工业办公室下达的试制精密稳压电源任务,当年试制成功了一台 WQ-6J 型精密稳压电源,并在76年1月经市计量所作电气测定,符合设计要求。后又于一九七六年进行了小批量试生产,送交有关单位试用和检定。目前,国内生产的百万分稳压精度的精密稳压电源均采用锌汞电池作基准电压源。由于  相似文献   

8.
我校微型计算机房使用TNDI—1自动调压器作为微型计算机稳压电源。此种自动调压器的工作原理为:将一般的自耦调压器的电压控制手动轮,改为由可逆电动机带动,而可逆电动机由一自动控制电路驱动(见图1)。当输出电压改变时,自动控制电路能自动驱动可逆电动机,带动自耦调压器的电压控制轮,将输出电压稳定在某一特定值的附近。这种调压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产品,稳压范围宽,波形无失真,但在可靠性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我校使用的此种自动调压器为样品进行一些初步的失效分析及可靠性讨论。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用于高压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内部稳压器电路,为系统中低压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输入.电路主要由基准和线性稳压器两个部分组成.不同于传统的线性稳压器结构,不采用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稳定电压给后级电路供电,引入预稳压的带隙基准电路,产生精确的基准电压,并给误差放大器提供电源.有效减小了芯片的面积,降低了设计对工艺的依赖.通过0.35 μm CMOS工艺模型仿真,稳压器各种性能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10.
低成本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花萍 《科技信息》2012,(19):153-153
数控直流稳压源在实验室,工厂和科研单位等中有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该稳压电源由可逆二进制计数器、BCD-十进制译码器和可调稳压器单元构成,测试表明该数控直流稳压源有以下特性:(1)输出电压5~15V;(2)步长1V;(3)最大负载电流1.5A。所以设计数控直流稳压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结构简单、稳压精度高、稳压范围宽和效率较高的新型稳压器工作原理及线路图,通过实验研究给出了该型稳压器的制作和调试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给电网电压波动较大地区和要求电源电压稳定的用电器提供可靠的交流稳压电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LM2576的数控可调开关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介绍了由单片式开关稳压器LM2576--ADJ替代线性稳压器构成串联开关式稳压电源以及以数控方式调节输出电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关稳压电源正在我国普及,具有效率高、功耗低、稳压范围宽、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的开关稳压电源正在取代传统的体积大、重量重、效率低和功耗大的线性变压器供电电源。笔者采用自适应技术成功研制的输出电压分别为12V、24V和36V,输出功率分别为100W、300W和400W的光学仪器和设备专用开关稳  相似文献   

14.
玻璃铜制品(SMC)液压机的控制系统,以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并配置触模式工业显示屏(NT631-ST211-EV2可编程序终端),采用PLC中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接收压力变送器和位置传感信号经转换成数字量后在可编程序终端上显示,触摸屏(终端)预置的滑块速度等数值则经数模转换后输出电流或电压值经放大后驱动比例泵工作,根据工艺制品的要求,而由控制得到液压机的各种工艺速度,来满足制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进行交流电压,实现输出直流稳压的稳压电源。叙述交流调压工作原理、硬件控制部分电路原理、主程序框图和中断服务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型基准电压源,通过低阈值源跟随电路和新颖的启动电路实现输出的低压高精度.低阈值源跟随电路通过降低运放的输出阻抗减少系统增益,减少运放失调对输出电压精度的影响,同时低阈值耗尽型管的采用,降低了电源电压和基准电压间的压差,使得该结构可工作于低压系统中;启动电路通过实时监测基准输出电压,加速启动速度的同时消除输出电压过冲现象.该基准电压源已应用于一款线性稳压电源(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LDO)中,并基于标准0.35μm CMOS工艺用Cadence的Spectre工具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输出电压启动过程平缓无上冲,基准电压稳定输出为1.215 V@VCC≥1.5 V,静态电流为9 uA@6 V;在-40℃~100℃下,温度系数为26 ppm/℃,电源电压抑制比为85 dB@1 kHz;在电源电压为3 V~6 V下,线性调整率为4.57 ppm/V.  相似文献   

17.
设计1种可实现自给基准参考电压的前置稳压器.提出1种新的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由前置稳压电路和基准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组成.前置稳压电路输出稳定电压为芯片其他模块提供稳定电压,基准参考电压产生电路输出与电源无关的基准参考电压,作为前置稳压电路的参考电压,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稳定输出,从而为芯片在供电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电压.采用BCD工艺模型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此种稳压器的线性调整率为0.008%,负载电流由0上升至100 m A时,负载调整率是1.18%,当频率为10 k Hz时,电源纹波抑制比为-58 d B,频率为40 k Hz时,抑制比为-29.7 d B.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开关稳压电源的并联设计与制作,此电源具有功耗小,效率高,输出电流稳定以及输出功率大等优点,是大功率电器的理想电源。设计的是半桥式稳压电源,采用TL494集成块作为控制器,先用TL494集成块脉宽调制控制主电路的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保持不变,然后对主从电路输出进行采样,同时输入给高精度比较器,再用另一个TL494集成块脉宽调制控制这个比较器的输出结果,来调节从电路的输出电压,使主从电路的输出电压相等,产生80V、200W的输出。然后将两个这样的电源通过比较控制后关联起来,得到大功率(400W)的稳压电源。  相似文献   

19.
本系统稳压电源部分采甩电压调整器μA723外加调整管2SC3280实现此功能,再通过单片机AT89C51来起控制电路,实现了扩充多种功能.稳流部分采用了三端稳压调整器LM317T实现.DC-DC变换器采用了两片PFM控制芯片MAX770来实现,使输出电压提高到+100V,输出电流最大可以达到100mA.电压调整,负载调整率及纹波电压均优于指标要求.可以说本系统此其它同类产品要好的多.此研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爱好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大电流多输出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大电流多输出稳压电源在输出功率时其辅助输出路的稳压和限流较难的问题,利用磁饱和特性,提出一种后相校正技术,并据此原理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开关电源装置.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稳压电源的效率达85%,电压稳定度达98.5%.将该稳压电源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发现其具有实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