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冬冬  余相静 《科技信息》2010,(26):I0082-I0083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胜任力的不同决定因素与社交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情绪胜任力"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河南师范大学16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文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显著低于理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但专业与社会环境、专业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同等的社交焦虑水平下,文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以及情绪胜任力的三个决定维度得分都低于理科类学生,而在社交焦虑程度较低的群体中,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和情绪体验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李伟 《科技信息》2010,(19):I0109-I0109
通过透视近些年来大学校园里留级、降级学生增多等等现象,从而反映出大学生学习心理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学习动力"、"学习疲劳"、"学习焦虑"等,并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如何克服以及调节,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考试前复习阶段和考试进行当中,总会产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也是一种对待考试的特殊的心理反应。由于人的气质类型不同,其焦虑的轻重程度也不同,因而引发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实践证明,引发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因素。本文认真分析了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几种类型,具体分析了引发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旨在为高校教师调适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的编制与效信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编制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首先通过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1)自编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7个因子:学业焦虑、关系焦虑、就业焦虑、生存焦虑、经济焦虑、社会支持焦虑、恋爱焦虑。(2)该量表的各项效度和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这表明编制的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5.
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417名困难生和373名非困难生进行调查,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困难生存在明显的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脱贫"对策。  相似文献   

6.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成功塑造了在道德性、神经性以及现实性焦虑中挣扎的布兰奇。运用弗洛伊德的焦虑思想解读布兰奇情感历程中的"欲望号街车"、"墓地号街车"以及"天堂福地",揭示出焦虑在布兰奇悲剧命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一种焦虑对付不当,就会滋生其他焦虑,这些焦虑会给自身带来毁灭性灾难,其负面影响还会波...  相似文献   

7.
潘大伟 《科技信息》2011,(24):I0276-I0277
心理焦虑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本文对使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的因素进行调查,找出社会影响因素,学校生活影响因素以及家庭生活因素都可以使大学生产生焦虑。而练习健身健美操可以减缓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提高自信心、扩大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和课堂焦虑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问卷》和《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问卷》,对41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对英语课堂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焦虑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感情变化,如今的高专女大学生群体中,经常会有因为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无法克服障碍的担忧,形成彷徨、害怕、焦虑和自主神经系统激活。随着社会和学校中的竞争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实现的渴望变得强烈,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女大学生越来越受到困扰产生焦虑,甚至学生因为长期的焦虑而导致抑郁症的表现,甚至会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因此,研究女大学生摆脱焦虑和情绪问题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焦虑,提高焦虑调适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高专女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研究为话题,对高专女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研究做出一些阐述和谈论,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格、行为类型与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学生人格、行为类型与考试焦虑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行为类型问卷》(TABQ)及考试焦虑测量表对某校医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组A型行为人数明显高于非焦虑组。焦虑组EPQ-P、EPQ-E、EPQ-N分值均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考试焦虑的发生主要与时间紧迫感和性格内倾有关。因此,大学生考试焦虑与人格、行为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宫萍 《科技信息》2010,(10):I0343-I0344
有些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焦虑、自卑、嫉妒、攻击性地心理障碍,有损于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和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一定的对策,消除毕业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顺利完成择业就业工作。本文将针对毕业生因就业"难"而产生地心理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另外,要想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扩招后给大学生带来地就业难问题,笔者建议应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新渠道。最后,希望通过此文能为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择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孙荣光 《科技信息》2009,(35):195-195,327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在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家庭收入分类,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存在差异性;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差异性显著;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文、理不同专业学生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徐丹侠 《科技信息》2012,(9):184-185
使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及身体自尊量表对336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比较不同体育运动等级下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尊的特点,并探讨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等级、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体育运动等级水平的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间存在显著差异。(2)较高的体育运动量与女大学生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较低的体育运动量与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丹红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2):116-117,119
语言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因素之一。本文采用Horwitz等人制定的外语焦虑量表(FLACS),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程度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缓解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策略,旨在为外语教学的焦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桂莉娜 《科技资讯》2012,(32):178+180-178,180
本文概括了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及表现,探讨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介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调适方法。当前开展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研究,积极探讨预防和治疗考试焦虑心理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其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焦虑被认为是影响二语或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对129名二年级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旨在探索其外语写作焦虑的现状、专业差异及缓解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中等水平的语言焦虑现象且个体差异性较大;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焦虑程度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主要表现在写作意愿和心理状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学生网上交往的心理特点,文章以问卷方式对不同地区5所本科院校分层随机抽取的1238名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上交往动机是"排解孤独"和"获得心理支持";促进大学生网上交往的因素有"顺利沟通"、"相互支持"和"彼此理解";网上交往心理因素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袁慧玲 《科技信息》2010,(27):I0246-I0247
从总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现实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品德高尚,但也不乏对"知耻感"的漠视和麻木,"知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耻"和"知耻感"的内涵及其道德价值和"知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继承、汲取我国传统"知耻教育"的精华,遵循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大力开展大学生"知耻教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大学生运动参与情况,观察其焦虑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状况,分析相互间的影响。认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缓释焦虑,且焦虑水平随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较大负荷的体育运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免疫水平;大学生焦虑水平变化对免疫水平影响不明显。建议适当提高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负荷的要求,可采取适宜手段来使大学生获得较高程度的焦虑体验。  相似文献   

20.
王智 《科技信息》2009,(31):163-163,174
本文主要通过对考试焦虑现象的初步认识分析入手,针对考试焦虑特别是大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考试焦虑现象的个体主观和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针对考试焦虑现象自己的观点,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