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的PAF、NO和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作用机理与GBE中的银杏萜内酯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2.
6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1999—2007年间65例新生)LHIE的CT资料,为全部平扫,结合临床诊断做回顾性分析。结果HIE表现可为正常,累及1—4个脑叶,常累及额叶;可合并各种类型脑损伤性颅内出血;可合并脑梗塞。结论是HIE中缺氧缺血互为因果,临床症状和CT表现有差异,中度和重度者较易合并颅内出血,CT检查在HIE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不仅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而且是新生儿期以后致残的主要原因.单纯对症、支持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脑损害及远期预后,随着临床药理和对HIE的研究,治疗方法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改进,就近年来对本病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CT对224例围产期窒息儿进行脑CT扫描.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184例,阳性率为82.1%。结果:对于HIE及其分期的判定,CT比临床更具有客观性:脑损伤程度与窒息程度有一定关系,窒息越严重,脑损伤越严重:HIE损伤越严重,并发颅内出血的机会越多:HIE损伤越严重,预后相对较差。结论:CT对HI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建平 《甘肃科技》2001,17(3):34-34
脑细胞内钙超载是新生儿窒息后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儿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有血钙监测的54例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与血钙降低程度分析,探讨新生儿HIE严重程度与血钙降低之间的关系,为新生儿HIE的病情判断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1 对象和方法HIE组:54例HIE患儿系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儿科住院患儿,其中轻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21例,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对照组:同期住院新生儿27例,均无窒息史、严重感染及神经系统疾病。该…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引起脑部损伤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ehemicencephalopathy,HIE).近十年来,由于CT设备的更新换代,使扫描时间大幅度缩减,分辨率提高,伴随着C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应用,涉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日渐增多,CT检查价值已被临床肯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经临床、CT确诊的98例HIE报道如下:l对象与方法选择自1993年12月一1998年4月住院期间有围产窒息史的新生儿且被临床、CT检查确认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98例进行分析,其中…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主要死因之一,幸存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本病迄今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对HIE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院于1995年3月~1996年12月对HIE49例给予纳络酮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观察联合使用多巴胺和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对甘肃省中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行CT检查,分析临床资料及CT特点。所有HIE患儿中,82例CT表现异常,其中22例轻度,45例中度,15例重度。对临床分度与CT分度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两者有明显相关性(r=0.707,P0.01)。HIE患儿对的临床分度与CT相关,CT在诊断和治疗HIE患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郄海信 《甘肃科技》2016,(1):116-117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节苷脂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藏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0例藏族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生后72小时10天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并与20例健康足月儿对照。结果:HIE急性期的血浆ET的含量在轻、中、重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HIE急性期血浆ET含量HIE程度密切相关,HIE越重ET值越高。结论:HIE时ET参与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临床与CT检查的关系 ,将 51例HIE的临床与CT检查进行了对照 ,临床症状以窒息为主要表现。结合病例讨论了HIE的诊断 ,并提出了儿科与产科合作防止窒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一种新生儿期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亦是儿童致残的重要病因之一 ;且与儿童精神、神经、心理社会障碍有一定的关系。HIE大多数是由于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所致 ,病死率高。我科自 1999年 1月 -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 10 0例HIE ,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在诊断及随访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有围产期窒息史,I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足月新生儿220例的CT资料,其中。102例进行了CT复查。结果:220例HIE中,轻度128例,中度63例,重度29例;102例CT复查中,正常47例,外部性脑积水3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11例,脑软化灶22例,脑萎缩13例,脑穿通畸形15例,脑白质减少10例,死亡2例。轻度者复查表现为正常或外部性脑积水,而中、重度者复查则多表现为上述其它各种不可逆后遗症。结论:(1)CT在诊断和随访HIE中具有重要价值;(2)HIE的预后与CT分度有关,轻度者一般预后良好,中、重度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红 《甘肃科技》2004,20(4):134-137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病机制复杂,强调综合治疗措施。采取“三项支持疗法”和“三项对症处理”进行早期治疗,同时结合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物,改善脑血统药物,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预防和减轻脑损伤所致的伤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损害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在缺血性损伤过程中除缺氧和能量代谢衰竭外,由缺血诱导的一系列瀑布样效应是导致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 同时脑缺血损伤的研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血糖浓度、脑温、脑血流量、血压、鼠种以及大鼠的性别等. 本文就脑缺血损伤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机制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5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EPO治疗组、缺氧缺血组(各组n=15),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予缺氧缺血,EPO治疗组在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后立即按质量分数5 000 IU/kg腹腔注射EPO 1...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药物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机制,采用新生7日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灯盏花注射液治疗10,20,40 mg/kg剂量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采用硫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各实验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组织学分级、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各时间点Bcl-2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及积分光密度值.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无锥体细胞缺失,未见明显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于3 d时达到高峰(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组织学分级显著增高,积分光密度值增加.灯盏花治疗组,与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Bcl-2阳性表达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增加;而Bax阳性表达则减少,积分光密度值降低;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灯盏花注射液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9.
50例纳络酮抢救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络酮抢救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治疗组50例,轻度窒息31例,重度窒息19例.对照组46例,轻度窒息30例,重度窒息16例,两组除进行常规复苏外,治疗组在清理呼吸道的同时,给予纳络酮0.1mg/kg,脐静脉静推,如3min效果不佳,再次给予纳络酮1次,观察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Apgat评分及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情况.结果:治疗组3min内恢复自主呼吸,5min Apgar评分8分以上,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且治疗组合并HIE机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以轻度HIE为主.结论:可将纳络酮作为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首选药,且越早应用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统计张掖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阳性率及文献回顾比较.方法:搜集张掖地区市县6家医院(1家市医院,5家县医院),2016年度已登记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资料,对比CT检查阳性率与国家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相关阳性率标准[1];分析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结果:新生儿HIE阳性率明显优于国家标准,CT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一致性较高.结论:CT检查在新生儿HIE诊断上特异性高,多种影像技术优化应用更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