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4C-DDT示踪实验结果表明,地处广州亚热带地区的水稻,施用DDT农药,在植株各器官中的消失很快。整株总的DDT的衰变常数是29.4×10^-2/d,半衰期(T50)为23.6d,残留量与施药理到收获期时间的长短和施药次数有关。实验证明:可溶态DDT约占总残留量的75%,约有25%转化为结合态DDT;水稻在收获前15d进行最后一次施用DDT1000mg/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DDT在土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研究:Ⅰ.DDT在亚热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9年冬和1990年夏在广州分别选取旱地和淹水大田,用有机玻璃管(PVC)进行表面处理,并模拟农业生态,研究DDT在土壤中的残留和去向,结果表明:DDT的消失率较大,经236天,在旱田中的消失率为53.32%,T50为215天;在水田中的消失率为63.78%,T50为161天,淋溶的损失很少,在PVC下层的残留量旱田为6.94%,水田为1.51%,经薄层层析(TLC)和放射自显影(ARG)鉴定  相似文献   

3.
1989年冬和1990年夏在广州分别选取旱地和淹水大田,用有机玻璃管(PVC)进行表面处理,并模拟农业生态,研究DDT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和去向。结果表明:DDT的消失率较大,经236天,在旱田中的消失率为53.32%,T_(50)为215天;在水田中的消失率为63.78%,T_(50)为161天。淋溶的损失很少,在PVC下层的残留量旱田为6.94%,水田为1.51%。经簿层层析(TLC)和放射自显影(ARG)鉴定,DDT代谢物出现的顺序是DDD(处理后第14天)、DDA(处理后28天),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DDT在亚热带环境中的快速消失。与较强的太阳紫外线辐射、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有机质含量引起的光、热分解、生物降解和挥发作用的结果有关。  相似文献   

4.
镉诱导大鲵肝脏与肠金属硫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两栖动物大鲵为材料,镉诱导金属硫蛋白(MT)合成,凝胶过滤SephadexG-50及弱阴离子交换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常压液相柱层析进行两次分离纯化肝脏及肠材料,分别得到两个MT亚型,凝胶过滤表观分子量约12kD,半胱氨酸含量约21% ̄24%,主要含Cd与Zn,Cd/Zn约为3/1,肝MT产率为628μg MT/g鲜重肝,肠MT产率为185μgMT/g鲜重肠,250nm  相似文献   

5.
稀土(Dy,Gd)苯甲酸盐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合成了系列苯甲酸-镝-钆混合稀土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Dy_(1-x)Gd_x)L_3(L=C_6H_5COO ̄-),通过FT-IR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中羧酸根离子红外吸收峰的特征和荧光发射光谱的特征.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在三个羧酸根中,至少有一个羧酸根是通过螯合-桥式混合配位形式与稀土中心离子键合的.因此,Dy ̄(3+)离子在配合物中不是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而是处于一个非对称中心的位置.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当DyL_3中部分Dy ̄(3+)离子被Gd ̄(3+)离子取代时,Dy ̄(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强度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部分出口食品中BHC和DDT残留量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省的琼山、临高、文昌等地区生产的茶叶、冻乳猪、菠萝罐头、蔬菜、水产品等21种食品进行了有机氯农药(BHC、DDT)残留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类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未检出率为60%,最高值为0.1692mg·k-1,均符合日本、欧美各国的安全卫生要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100μg/kgα-银五蛇毒素(α-Bungarotoxin,α-BGT)对大鼠脑 室内注射烟碱50μg/kg引起的惊厥反应的抑制率为40%,d-筒箭毒ED50为12.7μg/kg,六烃季胺ED650为228.2μg/kg,在人工呼吸条件下,以烟碱引起的脑皮层是图去经为指标,130μg/kgα-BGT烟碱效应的抑制率可达60%,烟碱引起脑皮层电图低频区域的变化受到α-BGT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CCSD(T)、QCISD(T))以及二阶微扰法(MP2),研究了乙炔二锂分子的平面桥式与线性式之间的异构化途径.6-311G(d)基态被用于几何优化和反应途径的确定,而6-31G(3df)基态被用于单点式计算.其有关结构优先及成键特征的结果与用Mφler-Plesset微扰方法所得一致.在MP2/6-311G(d)理论水平上给出了质-权坐标的最小能量途径.在本研究的最高理论水平[QCISD(T,FULL)/6-31G(3df)∥QCISD(T,FULL)/6-311G(d)]上,发现平面型分子的异构化势垒(10.0kcal/mol)要比线型C2Li2(1.3kcal/mol)的大得多  相似文献   

9.
将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hTNFRI)死亡域基因克隆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后面,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LT10 CATLDd.该融合蛋白基因转化大肠杆菌后发酵,IPTG诱导2 h,SDS-PAGE测定CATLDd 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39 ku.Western 印迹实验进一步作了鉴定.表达产物为包涵体.CATLDd 蛋白质经Q-Sepharose 柱层析后纯度大于95% .  相似文献   

10.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_(max)为534nm,ε为5.13×10 ̄4L·mol ̄(-1)·cm ̄(-1),铁(Ⅲ)浓度在0~12.5×10 ̄(-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于2005年11月随机选取通辽市六个旗、县、区的水稻种植区,对市售当地产稻米样品抽样,采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检测稻米中水胺硫磷和灭多威农药.结果表明,除科左后旗外,其余地区的稻米中均检出了农药,水胺硫磷残留量范围在0.0928~0.1465mg/kg,灭多威残留量范围在0.1102~0.2757 mg/kg,水胺硫磷超标率为33.3%,灭多威超标率为66.7%.说明通辽市部分地区稻米中水胺硫磷和灭多威农药含量超标,应加强农药使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低氮(20mg/kg)、中氮(40mg/kg)和高氮(60mg/kg)水平下,测定和比较了不同类型稻种资源苗期氮素利用效率(NUE)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不同生态型稻种资源苗期NUE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稻种资源苗期NUE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因氮素水平而异:低氮条件下,陆稻NUE显著高于水稻;中氮和高氮条件下,水、陆稻的NUE未达显著差异;低、中和高氮条件下,古老地方品种NUE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代育成品种,杂交组合NUE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品种;低氮条件下,籼、粳稻NUE无显著差异;中、高氮条件下的籼稻NUE极显著低于粳稻。  相似文献   

13.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农药污染场地为评价对象,经2次布点采样,土壤样品分析结果与美国EPA通用土壤筛选基准(SSLs)对比确认该场地土壤主要受到六六六(HCHs)(α-HCH,β-HCH,γ-HCH,δ-HCH)、滴滴涕(DDT)、滴滴伊(DDE)和滴滴滴(DDD)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并且HCHs的残留量为从低于0.01mg/kg到508mg/kg,DDTs残留水平为从低于0.01mg/kg到390mg/kg.HCHs的残留水平要高于DDTs.β-HCH和DDD为优势污染物.该场地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没有受到OCPs的污染.使用RBCAtool kit 2.5软件进行健康风险的计算,得出95%置信上限浓度对应的人体健康风险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氯农药的单一致癌风险值超过了1×10-6,并且表层污染物累加致癌风险值超过了1×10-4.  相似文献   

14.
低温潜沼性逆境是我国稻区常见逆境之一,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温潜沼性逆境的耐受能力及农艺表现,对于提高稻田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选取四川盆地常用水稻品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观测并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穗部性状等农艺指标.结果表明:① 低温潜沼性逆境下,耐受能力较强的协优027和冈优188,在分蘖期(5月306月30日)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其最大分蘖数分别为24.93和23.90,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其平均株高增长率在分蘖期分别为5.2%和5.7%,显著低于其它参试水稻品种.② 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结实率较非逆境下的结实率分别降低5%和2%,穗长分别降低0.8%和0.1%,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它参试品种.③ 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稻谷产量分别为7.16,6.61 t/hm 2,显著高于辐优151(4.81 t/hm2)和川谷优204(3.43 t/hm2).④ 低温潜沼性逆境下,水稻耐潜指数与水稻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64(P0.05),与水稻产量降低程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78(P0.01).低温潜沼性逆境耐受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分蘖数较多,结实率和穗长降低程度较低,产量降低程度较小,更容易获得高产.水稻耐潜指数可以用来评价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温潜沼性逆境的耐受能力,耐潜指数越高,其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产量降低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5.
安全的稻米产地环境是保障稻米镉含量不超标的基础,而正确确定稻米产地土壤镉安全阈值是进行产地安全管理的关键。为此,以杭嘉湖稻米主产区为例,通过土壤-稻米对应采样分别获得了研究区118个土壤-稻米样品,并基于监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与蒙特卡洛耦合模型法,回归方程法及吸收系数法构建了研究区稻米产地镉安全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镉含量、土壤pH、土壤质地是影响稻米镉含量的主要因素。线性回归与蒙特卡洛耦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稻米镉达标期望概率为70%、80%、90%、100%时,土壤镉安全阈值分别为1.2 mg/kg、1.0 mg/kg、0.8 mg/kg及不能确定。采用吸收系数法计算的安全阈值为1.2 mg/kg,而直接采用监测数据的平均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到的产地土壤安全阈值为1.5 mg/kg。不同安全需求下的土壤镉安全阈值有差异显著,运用回归方程法得出的结论高于令稻米镉含量达标率为70%的土壤镉安全阈值,吸收系数法得出的结论与令稻米镉含量达标率为70%的土壤镉安全阈值相一致。且结果均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镉阈值。  相似文献   

16.
两种水稻土磷素渗漏流失及其与Olsen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太湖地区两种水稻土(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稻季磷素向下渗漏流失情况及其与土壤Olsen-P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每季度30 kg/hm2常规施磷处理水平下,两种水稻土土壤渗漏水的溶解态磷(Dissolved P,简称DP)平均浓度均远超过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阈值(0.02 mg/L).施磷处理能显著增加30 cm深度渗漏水磷浓度.土壤磷素渗漏迁移流失的主要形态是颗粒态磷(Particulate P,简称PP).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各处理土壤渗漏水PP/TP的平均值分别为70.9%和67.0%.囊水型水稻土稻季的磷素渗漏流失量约为每季度469.7 g/hm2大干安镇爽水型水稻土378.5 g/hm2.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土壤渗漏水中磷浓度各存在一个突变点(Change-point),两者分别为33.0 mg/kg和26.3 mg/kg.即当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土壤(0~10 cm)中的Olsen-P浓度分别大干33.0 mg/kg和26.3 mg/kg时,土壤30 cm深度的渗漏水磷浓度将随着Olsen-P浓度的增加迅速增大.两种水稻土突变点的差异可能与它们的有机质和黏粒含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irrigation of polluted river water on the ecological health of the rice fields in the low reach of Liaohe River Plain,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samples and biological samples in rice fields,including sediments,paddy soils,mitten-handed crabs(Eriocheir sinensis),loaches(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 and frog(Hoplobatrachus tigerinus),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rea far away from industrial zones,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HCH,DDT,HCB and Mirex) were analyzed by high 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GC/HRMS).The comparison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and profiles verified that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river water irrigation to PCBs contaminations in paddy soils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contamination between river sediments and paddy soils.Bioaccumulations of PCBs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mitten-handed crabs and loaches were site-specific,suggested that they were both the good indicators of ecosystem health.Mitten-handed crabs had the highest capacity to accumulate PCBs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and also they had the strong ability to degrade these pollutants in their bodies,especially for DDT and HCH.The biota-soil accumulation factors(BSAF) of ΣH CH,ΣDDT,Mirex,HCB and ΣP CBs in mitten-handed crab were calculated to be 24.5,15.3,122.2,28.1 and 54.6,respectively.In view of the strong bioaccumulation ability,the health risk should be concerne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itten-handed crabs in paddy fields in the low reach of Liaohe River Plain.  相似文献   

18.
2001~2003年在贵州中部Karst地区进行稻田节水灌溉技术试验和推广,试验区和示范区粳稻增产594kg hm2,节水3300m3 hm2,灌溉水分生产率(粳稻)平均为2 09kg m3,杂稻平均为2 42kg m3,分别是常规灌溉的1 23倍和1 21倍。经系统分析,得出Karst中部地区稻田节水高产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9.
米糠多糖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米糠中的多糖进行提取与测定,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米糠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以正交实验优化显色条件。确定检测波长为490nm,确定6%苯酚用量为1.0mL,浓硫酸用量7.5mL,反应时间为30min。在(0.0025—0.030)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RSD=3.89%(n=6)。测得米糠粗多糖含量为20.2%。结果表明方法简单、准确,为继续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稻强化栽培中应用稻糠抑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稻田施用稻糠及强化栽培配合稻糠稻作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稻田施用稻糠确有显著的抑草效果,稻糠施用量以1500kg/ha为最佳。采用SRI与稻糠稻作配合的综合技术,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稻谷产量15%左右,而且可以减少人工除草2-3次,即可达到除草的目的,有利于环境及土壤的改善。并对稻米品质也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