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PGP协议和IPsec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安全邮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对邮件传输流程进行分析,初步实现了邮件在IPv6环境下发送、接收、加密、解密、签名、验证等功能。同时,系统融合了PGP的密钥证书管理功能,为电子邮件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服务,实现了邮件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发送方和接收方身份认证以及不可否认性等。  相似文献   

2.
在文件广播网上传输具有UCL(统一内容定位)标引的网络热点信息,一方面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可控”和“信息垃圾”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网络上某些特定信息得到更加广泛的共享。在基于UCL的文件广播系统硬件平台和VC软件环境下,结合数据发送卡和接收卡的API函数以及利用ADO操作数据库,完成了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软件的研究与设计,并对实验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现了具有语义标引网页文件在广播网上的传输。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系统在带宽和信息可控性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泄露,需要对其进行加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文章设计了一个在网络中安全传输文件的系统,实现了用户之间点对点传输文件的功能,同时采用Microsoft公司的Crypto API加密服务模块,运用多种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并提供证书的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混沌系统特性的研究,设计出一种安全性高、加密速度快的通信加密方案.首先根据数字混沌序列的特性对混沌的迭代过程进行改进,实现对Chebyshev混沌序列的过抽样处理.设计语音信号传输系统,在发送端实现混沌序列对语音信号的加密,调制后进入高斯白噪声信道,在接收端接收到密文后对加密语音信号进行解调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语音信号.实验证明,过抽样技术应用在混沌扩频通信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无线通信的保密性.  相似文献   

5.
在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定位随机编码签名机制(SRCSM)。该方法将LR签名算法与随机编码相结合,通过软件逻辑对移动接收端及接收端通信时所处物理区域划定接收权限,防止无关人员或相关人员在非规定地点接收到加密信息,防止造成无意识泄密。简要介绍了SRCSM的基本内容,并将其与非对称加密技术相结合,搭建了装备分布式测试系统数据加密无线传输框架,实验表明采用SRCSM进行加密传输时,相比于无加密传输,测试最长耗时增加26.67%、测试总时增加46.67%、CPU使用率增加50%,测试可平稳进行;当丢包率较小,同时监听个数较大时,算法可将通信被监听概率降低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针对文件传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设计与实现了基于转发隔离的文件安全传输系统。首先,采用转发隔离技术,对客户端和文件接收服务器进行隔离,保证文件接收服务器的安全。再者,利用密钥服务器来生成、颁发、管理文件加密、解密时所需的密钥,保证密钥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最后,利用改进的数字信封来实现文件完整性的验证,提高文件传输的速度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转发隔离的文件传输系统在保证文件安全传输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全局耦合网络的渐近同步,提出了一种全局混沌同步方案,并将其应用于保密通信.提出了一种复杂网络中多个节点之间进行多次加密的保密通信方法,在发送端,有用信号首先与混沌信号进行合成,然后将合成的混沌信号作用于另一个节点进行2次加密;在接收端,发送系统与接收系统同步以后,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经2级解调后恢复出原有用信号.最后以Lorenz系统为节点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问题,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越来越值得重视的问题.TEA加密算法加解密速度快,实现简单、可靠,保证了文件在网络传输中数据的安全;使用C#语言实现可以加密任意格式和大小的文件.  相似文献   

9.
吴琼  于帆 《科技信息》2007,(31):354
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通过Triple DES和MD5加密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可以满足用户文件传送的多种需求.解决网络信息传输中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0.
董晓庆 《科技资讯》2010,(21):7-7,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传输系统。该无线传输系统分为发送端及接收端,发送端可以采集按键、摇杆信息,以及各种温度湿度信息,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红外发射管把信息发送出去;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并根据接收的信息作出相应的控制或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扩展性与灵活性,能满足大部分红外传输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论述一种应用于业务系统的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的保护系统有两个插件:第一插件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加密模块、解密模块、网络监控模块、权限控制模块、Activex控件模块、文件系统监控模块;第二插件包括校验模块、准入控制模块。校验模块用于校验第一插件的认证信息和版本;服务器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存储模块、配置模块。其中的保护方法包括准入控制过程、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该保护方法和系统可对业务系统进行加密和设置操作权限,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授权用户进行非法操作。  相似文献   

12.
王勇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3):22-23,116
当SecNFS作为安全网络文件系统使用时,文件服务器上存储的是文件的密文数据,客户端直接通过网络访问文件服务器上的文件,网络上传输的也只是文件的密文数据,所有文件数据的加/解密操作都在客户端内核中进行。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对称密钥,这个密钥使用用户的公钥加密存储在用户的访问控制文件中,用户只有通过自己的私钥解密文件密钥,才能对加密文件进行透明的读写操作。另外,对文件数据还提供完整性保护,在文件服务器或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对文件数据的任何篡改,都能被客户端察觉。  相似文献   

13.
短信技术     
金沂彤 《天津科技》2003,30(2):59-59
短信技术 移动网络通常包括语音信道和控制信道两大部分。短信虽然与话音传输及传真一样,同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主要电信增值业务,但短信并不占用语音信道,这样不仅保证了传输的快捷,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 短信通过无线控制信道进行传输,经短信息业务中心完成存储和前转功能,每个短信的信息量限制为140个字节。从发送方发送出来的信息(纯文本)被储存在短信息中心(SMS),然后再转发到目的用户终端。这就意味着即使当接收方终端由于关机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即时接收信息的时候,系统仍然可以保存信息并在稍后适当的时候重新发送。这种发送方式无疑给在功能上没有更大飞跃的无线寻呼机重重一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改进了的卡口控制系统的运行模式,实现海关网络与卡口控制系统网络的隔离,保证网络安全.本系统主要分为港务局QQCT子系统、海关传输子系统、QQCT放行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三大模块.港务局QQCT子系统主要完成从卡口控制系统接收采集到的数据,并及时将数据发送给海关传输子系统.海关传输子系统主要接收港务局QQCT子系统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海关的后台数据比对系统,并接收后台比对系统发送的比对结果.QQCT放行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负责接收海关发送的放行信息数据,并将数据写入港务局的TMS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认证加密的群签名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群签名是数字签名的一种新类型,在群签名中任何一个群组成员可以代表整个群实施签名.提出了一种基于认证加密的群签名方案,融合了群签名和加密双重功能,具有通信成本低,传输效率高等特性,可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拍卖中.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传统手写签名的一些弊端,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公开密钥数字签名技术的文件签名、管理以及传输的公文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对任意格式的电子文件进行多重签名及认证,可利用证书黑名单对证书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保障了签名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如何在通信中进行CRL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Internet网、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为了实现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常见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有SET、SSL、PKI等。目前,广泛采用基于PKI的数字证书技术来对网上所要传输的数字信息进行加密和签名,同时利用证书对传输双方的身份进行验证,从而保证了电子商务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学生成绩上报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还在采用纸质的签名,或者直接在网上传输未经加密的学生成绩,这样不方便也不安全.目前,浙江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及淄博工业学校等院校都没有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加密传输的系统,针对这一缺点,作者提出了基于数字签名的学生成绩上报系统[6],并提出了此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现的方法.本系统以SQL Server 2000和VS.NET 2003作为开发平台,这样通过数字签名后的学生成绩具有了保密性、安全性和不可抵赖性[8],从而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可信度.同时,本系统采用B/S架构和C/S架构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安全和实用.另外,服务器端还对教师的密钥及上传成绩提供了CA认证.通过进行测试表明,所开发的系统满足学生成绩加密签名上报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桂春 《科技信息》2011,(36):246-246,243
本文主要在JXTA架构的基础上构建一个P2P企业内部即时通讯系统,在即时通信的过程中,在发送端对消息进行加密,在接收端再对加密的消息解密,消息在JXTA网络中是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传输的,使数据传输更加安全,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电子公文系统中联合发文的复杂性和代理多重签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代理多重签名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该系统根据代理多重签名和电子公文在传输过程中对安全性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安全级别的加密和签名算法,实现须有多个部门联合签发的电子公文的收发功能,并通过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证明此系统是一个安全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