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永的艳情词具有世俗化、市井化、诗意化的特征,它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音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意愿、要求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2.
宋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繁荣,也引发了美学产业的勃兴。美学产业是推动宋代文学审美俗趣凸显的关键性力量。宋代的诗、词、话本、戏曲等典型文学形态,都受到了美学产业深刻而强烈的影响。唱词业催化出"商品词","商品词"是主要体现市民阶层审美趣味、具有商品属性、在市场上用于商业活动的词作,包括民间词和部分文人词,呈现出俗趣凸显的美学特征;书坊出版业深刻影响了宋诗,对宋诗所呈现的审美俗趣产生了直接的、关键的影响;在演剧业激励下,宋戏曲呈现出民间性、娱乐性、通俗性的审美趣味;说书业决定了宋话本思想上的娱乐取向、内容上的以俗为美和语言上的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文化学视点,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和文本的双重分析,认为温庭筠的词具有世俗化与文雅化融合互动的文化特征,展现了诗人在文化选择上的多元化取向,反映出唐中叶以后庶族知识分子雅俗两极的文化性格,同时昭示着词体在走向成熟的进程中,力图整合下层世俗文化与上层高雅文化的文化态势。  相似文献   

4.
历来治词者已注意到北宋词坛上柳永、周邦彦之间的承传和改造关系,但视野往往拘于艺术形式方面,对于他们之间由于审美取向的不同而导致的作品情感意蕴的差异论述不多。从这个角度切入,本文结合作家身世、社会背景和具体作品进行动态考察,描述了北宋词坛上词情由外向型向内省化、审美趣味由俗至雅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历来治词者已注意到北宋词坛上柳永、周邦彦之间的承传和改造关系,但视野往往拘于艺术形式方面,对于他们之间由于审美取向的不同而导致的作品情感意蕴的差异论述不多。从这个角度切入,本文结合作家身世、社会背景和具体作品进行动态考察,描述了北宋词坛上词情由外向型向内省化、审美趣味由俗至雅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刘中民 《世界知识》2012,(16):40-41
中东政治伊斯兰化的另一面实际上是伊斯兰力量的世俗化。世俗化和伊斯兰化仍然是中东政治光谱的两个主轴,只是二者从过去相互排斥与斗争的两条平行线走向了交叉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栾晓瑜 《科技信息》2007,(25):174-174,199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动宾式动词 宾语"结构。文章阐述了研究原因和价值,限定了研究范围和方法,用"词化理论"分析了动宾式复合词,并分析了动宾式离合词的四种情况,提出了研究结论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莫言按照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来审视都市现实生活的时候,欲望化的都市景观所呈现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形貌和异化的人性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他对都市景观的欲望化叙事就从最基本的人性——"色"和"食"作为切入点,色欲化的都市景观的纵情展露和都市食欲化的泛滥的精致描摹建构起他的独具特色的都市风景线。当然,莫言比较偏执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欲望化都市的文明形态和现代意识,使都市叙事呈现出斑驳陆离的多色调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袁媛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7):81-82
在英语、汉语中普遍存在词化现象,尤其是动词词化现象。本文以使役动词为例,研究了英语汉语中使役动词词化程度的差别,分析了英汉双语中表达使役关系的单纯词、派生词和复合词,从而明确了英汉双语使役动词方面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影响词化的因素,了解词化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李霞 《科技资讯》2014,(13):217-217,219
"~化"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日语中都存在的词,是中日两国的同形近义词,在两国的语言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虽然形式上都是同一个汉字"化",但是无论是在意思上,还是在用法上,都存在着微妙的差异。中国学习者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其异同,就有可能误用。因此,本文以中日两国同时存在的词"~化"为探究对象,以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の『中日対訳コーパス』中的用例为语料,分别从"~化"的基本意思,在中日两国中"~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方面进行了探究,试图找出汉语中的"~化"与日语中的「~化」之异同。为今后的日语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敦煌曲子词以其质朴刚健的审美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民间词的艺术特色,并且,敦煌曲子词自然、真淳的词风,爽朗、直率的情感抒发方式等艺术特点,对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五代文人对民间词艺术特征继承和革新的过程中,词这种抒情文学体式的审美风格逐渐典雅化,到晚唐五代词体风格已经定型,形成了婉约性的艺术特点。对敦煌曲子词与唐五代文人词审美风格比较研究,可以洞察词体从民间词到文人词演进过程中,作者审美理念的发展变化,从而分析不同时期词作风格的成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将来时标记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表示认识情态的用法,这种现象在英汉语中都有存在。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分析英汉语中将来时标记向认识情态发展的现象。分析发现,汉语主要是"将"与"要"这两个词,英语则主要集中在"begoingto、will、shall、should"这几个词。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好似"一词的分布搭配和语用功能已经趋向于副词化,在这之前"好似"最主要的用法是表示"像似"义的状中短语,逐渐词汇化为动词.随着"好似"的运用变得更加广泛,它的句法位置由谓语转变为状语,变为副词,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爆"的语义在网络时代下产生了新发展,至少表现在:"引爆"引申为"强烈地发生";"爆棚"由方言词汇升格为词模,类化出新词"爆表";"爆"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意为"流行的"。同时,"爆"的功能和意义进一步语法化,虚化为程度副词,作状语和补语,相当于"极、非常"。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将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柳永的情爱词作出比较,结合两位词家不同的人生际遇、审美情趣、个性资质以探讨他们在词作中分呈的不同艺术特色与风格,从而了解宋代“情爱词”的两大创作程式—“士大夫式”及“市民式”情爱词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张晓军 《科技信息》2010,(34):I0155-I0155
1.引言 随着"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消费性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当代各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主潮。这种全新的消费文化主要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具有市场化,世俗化,游戏化,平面化和大众化的特征。由于市场经济,大众传媒和商业化复制到强劲作用,审美文化有超逸转向随俗,大众文化进入了审美的领地。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中"无所谓"有"无所谓1"和"无所谓2"之分。从来源上看,"无所谓1"形成于"S+无所谓VP/AP";"无所谓2"则是在"S+无所谓"的语境中,随"谓"词义的主观化而带来"无所谓"的凝结与虚化,最终才演变为主观动词并用来表说话人对话题S所持的态度。"无所谓1"与"无所谓2"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各自成词的路径也不尽相同。除已词化的"无所谓"外,现代汉语仍有"无+所谓"作为句法结构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李雅琴  王玉峰  李娟 《科技信息》2013,(12):159-159
本文综述了国外四大主流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系统功能学派、转换生成学派以及认知语言学派)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对汉语名词化现象的一些争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汉语名词化现象所引发的思考:汉语的名词化现象是由于汉语中存在"兼类词"以及汉语词类界限的模糊性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作为宋代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已经被充分研究。但是黄庭坚不仅是一个诗人,同样也是一个出色的词人。北宋中后期,词的发展走上了追求雅致的道路。但黄庭坚的咏物词却和大背景反向而行,越来越具有世俗化倾向。该文将对黄庭坚词的世俗化倾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