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水的艳情词具有世俗化、市井化、诗意化的特征,它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 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音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意 愿、要求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2.
苗瑶语的多音节词在单音节化过程中,有些方言、土语中没有变成单音节的词,其前音节要么变化为跟其他词的前缀一样(“前缀化”,preffixalize),要么“词汇化”(lexecalize)。由于它们位于多音节词的前面,反而变得好像“没有虚化的词汇”一样,其实它们是由没有意义的音节变化的词汇。  相似文献   

3.
旨在从我国当代化的多样性、多元化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大众传播多层次的价值取向。通过对“以人为本”的人精神的深入思考,来看大众传播中“受众本位”意识回归的必然性,从而提出当代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取向——“世俗化”倾向。从人的需求的层次性和大众传播“平民化”、“娱乐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论述了“世俗化”倾向的合理性。同时,也对“世俗化”倾向的极端——“媚俗化”进行了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文化学视点,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和文本的双重分析,认为温庭筠的词具有世俗化与文雅化融合互动的文化特征,展现了诗人在文化选择上的多元化取向,反映出唐中叶以后庶族知识分子雅俗两极的文化性格,同时昭示着词体在走向成熟的进程中,力图整合下层世俗文化与上层高雅文化的文化态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将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柳永的情爱词作出比较,结合两位词家不同的人生际遇、审美情趣、个性资质以探讨他们在词作中分呈的不同艺术特色与风格,从而了解宋代“情爱词”的两大创作程式—“士大夫式”及“市民式”情爱词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6.
历代词论中对于苏东坡词的评价,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审美观照发展历程的一束折影。两宋时期,由持论各异到褒扬之声占主流地位;南宋末暨金源、显露出词派论评端倪,有“豪放”并驾“婉约”曲体拓宽词作发展创造空间的理论见解,昭示苏词“以诗为词”创造意义;发展到明清,在偏重词派评论的基础上,步入“正”、“变”论辩,与诗、骚传统内在沟通,揭示出东坡词儒化的现实意义。“东坡词论”绵延数百年,日趋切要,既要苏词本身的意义决定,更反映出文学审美历史形成的 漫长曲折,我们的民族同样富有理论思维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历来治词者已注意到北宋词坛上柳永、周邦彦之间的承传和改造关系,但视野往往拘于艺术形式方面,对于他们之间由于审美取向的不同而导致的作品情感意蕴的差异论述不多。从这个角度切入,本文结合作家身世、社会背景和具体作品进行动态考察,描述了北宋词坛上词情由外向型向内省化、审美趣味由俗至雅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8.
传统审美中性别审美存在一定倾向,男性阳刚,而女性温婉阴柔。但当今社会青少年审美呈现出明显的“中性偏化”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物质消费领域之服饰流行和精神消费领域之偶像崇拜中,中性偏化审美是青少年性别角色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带来的新视野和新激情应该肯定,但是切不可极端化。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出现的所谓“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的趋向,并不意味着艺术与生活合一,而只意味着艺术形态的改变、存在状态的改变、价值趋向的改变、艺术手段(媒介、工具)的改变、艺术思维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改变等等。“艺术——生活特异化”的特色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汉代牛女神话世俗化演变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是牛女神话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在汉代、牛郎、织女形象不但被凡人化,而且被生活化、劳动化和情欲化。牛女神话直至汉代、才真正以男女主人公两情相恋的坎坷经历展示了令人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完成了世俗化发展、演变的历程。而两汉时期的文化整合,汉人“天人”相应、相感的神学思想和自然宇宙观,以及由此形成的自然宇宙观的世俗化和人文精神的天道自然化,是导致牛女神话世俗化发展、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壮语中,“kwa^33”’在句子中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趋向补语、介词、体标记和语气词。“kwa^33”的这五种用法不是一开始就并存的,傲谓语是“kwa^33”的最初用法,其他四个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其语法化的路径可能是:动词→趋向补语→介词→体标记→语气词。  相似文献   

12.
许枫 《银川科技》2004,(5):7-11
打开Google,只要键入“信息化”一词,500多万条搜索结果将呈现在你的面前。“信息化”出现频率之高,二十年前不可想象。“信息化”已经从时尚词汇变成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既具战略意义、又有大众化色彩的时代词汇。  相似文献   

13.
“世俗化”是“转型期”中国文学“欲望化写作”盛行的总体社会文化根源。文学可以写“性”,但应该停留在“人性”、停留在“美”上。在极大地满足了物欲的需求之后,该怎样为人类继续保留和创建一方精神空问,抵制心灵物化,使人类幸免于物质环境下新的沉沦与麻木,挽救“人”于新的“非人”境遇,这是当下作家创作所面临的时代新课题,解决不好这样的课题,算不得真正的时代作家……  相似文献   

14.
“红色”(red)在中英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翻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琼 《科技信息》2010,(9):230-231
人类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各种各样的颜色随处可见。颜色作为一种视觉效果,从理论上讲人们对它的感知是一致的,因此不难发现“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有相同的象征意义。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和语言本身以外的因素(如民族因素和习俗因素),“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又有不相同的象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相同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象征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异同对中英文中翻译互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族”类汉语新词语法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在汉语新词生成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汉语新词语法化的发展趋势出发,探讨外来语素“族”的虚化及其作为词缀派生出若干汉语新词语的过程,并分析“族”词中的隐喻功能,从而把历时和共时研究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汉语新词创造研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的情感共振。“新亭对泣”史实被初唐史家接纳与记载后,逐渐被经典化,经历代文人直引、化用、反用等成为母题性质的文学事典,涵盖诗、词、赋、戏剧等多种审美性文体,更辐射至经部文献。在不同文化场域与政治语境下,文人联系自身,从悲情之美与家国情怀两个基本意涵中抽绎出兴亡之叹、隐遁情怀、悲愤之感、飘零之情、困窘之态等多重引申涵义,使“新亭对泣”术语成为一个丰富的语义场。探赜“新亭对泣”经典化历程,可明晰文学经典生成与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契机,丰富人们对中华文化基因中以悲为美与忧患意识的具体认知,加深人们对审美文化共同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面对转型期社会的世俗化 ,池莉选择了若即若离的态度 ,对市民世俗的“淡泊”与“拥抱”在池莉身上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景观 ,这也恰恰表现了池莉在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生存策略 :作为“小市民”,她可以被显示旺盛生机的市民阶层所吸引 ,做他们生活的代言人 ,免受“形而上”思索的折磨 ;作为知识分子作家 ,她并不完全将自己与市民阶层混同 ,在顺应市场经济下的市民社会的同时 ,她要时时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思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歌流变,由诗而词,由词而曲的过程,显示了诗词发展的独特规律--音乐化运动、俗化运动,因而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流变方向则应该是当今的歌词,而不是“五四”以来的新诗,并且歌词必将主宰未来诗坛。  相似文献   

19.
“帘”意象在唐宋词中出现频率极高,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艳美、柔美、幽美唐宋词人喜用“帘”意象是时代特殊的审美风气、士人“女性化”心态及词“应歌而作”的体式功能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旋”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副词,它由义为“旋转”的动词“旋”语法化而来;动词的次类变换、语用环境的变化是副词“旋”产生的主要因素。副词“旋”继续语法化,产生多种意义和功能,它的发展方向是源词影响的结果,也与语境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