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多次试验研究,找出最佳合成时需要反应温度、真空度、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的使用等反应条件,优化生产聚酯多元醇工艺。  相似文献   

2.
以油脂下脚料酸化油为原料,通过与顺丁烯二酸酐加成,再与二甘醇酯化,得到聚酯多元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M(酸化油)∶M(顺丁烯二酸酐)∶M(二甘醇)=1∶1∶3.3;顺丁烯二酸酐在180℃、195~200℃、200~220℃分3次加入,各反应1 h,在230~240℃下反应0.5 h;240℃下常压酯化10 h;240℃减压酯化1 h。合成的聚酯多元醇酸值小于1 mg/g,羟值在250~300 mg/g。以合成的聚酯多元醇为原料,制备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性能可以达到彩钢板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胶合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硅粉在普通氮气和高纯氮气中的高温自蔓延合成反应过程,分析了稀释剂、氮气纯度与压力、成型坯体的气孔率等工艺参数对硅粉自蔓延过程的点火、最高燃烧温度及产物特征的影响.从热力学、动力学及Si3N4热分解过程几个方面分析了低氮气压力下燃烧合成Si3N4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最高燃烧温度不高于相应氮气压力下Si3N4的热分解温度,就可以用SHS方法合成Si3N4;并在氮气压力为0.6~2.6 MPa时.以纯硅粉为起始原料燃烧合成出游离硅含量小于O.5%,β与α相混合,粒度为1~2 μm的Si3N4粉末;低氮气压力下硅粉的自蔓延合成反应,必须要引入Si3N4稀释荆,压坯气孔率控制在0~70%,否则反应不能进行;体系最高燃烧温度随着氮气压力和压坯气孔率的增加而升高;所需的最低氮气压力随硅粉粒度增大而提高;产物形态沿圆柱样径向有差异,由外到里β—Si3N4相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聚氨酯硬泡原料现状,在用涤纶废次品成功地合成了聚酯多元醇——DP-360的基础上,对冰箱保温层用发泡液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保温材料提供了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新原料。  相似文献   

5.
以端羟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多元醇)和蓖麻醇与豆油酯交换产物(生物质基多元醇)为原料,采用溶液法使两种多元醇达到互溶的状态,讨论了溶剂的种类和配比、溶质配比和浓度等对两种多元醇相溶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与丙酮、丙酮与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体系可以使两种多元醇达到均相稳定的互溶状态;当聚酯多元醇和生物质基多元醇体积比为2∶3时,最佳溶剂配比为1.5∶1,混合溶剂的用量为2.5 mL,形成的溶液具有较好的冷、热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过量的乙二醇与三氧化二锑在一定条件下直接酯化脱水,一步法合成了聚酯催化剂乙二醇锑.运用正交设计原理,探讨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乙二醇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氧化二锑与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1:45,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50 min,产品收率达81.12%,所得乙二醇锑中锑含量优于现行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利用废旧聚酯生产聚酯多元醇;废轮胎减压催化裂解制柠檬油精优质燃油与活性碳;废水污泥资源化—与生物质或低阶煤共混生产固型燃料;造纸废液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与调理剂;堆制法去除有机化工废渣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多元醇合成研究杨映霞,陈瑞兰,吴兴国,陈婉华(湖北大学)(咸宁师专)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种新型原材料。以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原材料全部用聚醚多元醇,在一些场合使用时,性能不够理想,因而必须掺入部分聚合物多元醇,以增加聚氨酯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9.
王鑫 《科技资讯》2012,(25):72-72
油田开发中高温泡沫调剖主要应用耐高温表面活性剂与氮气在高温下产生的气体在油层中共同作用,形成泡沫。虽然氮气泡沫调剖在许多油田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其技术施工工艺复杂、车组庞大、时间长、成本高。为了简化施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新型的蒸汽增效剂(地下自生非凝析气+泡沫剂)。主剂是在高温下能够分解产气的物质,气体的膨胀能够产生附加驱动能量,强化回采;气体和泡沫剂能够生成泡沫,对大孔道或汽窜通道具有一定的封堵作用,即扩大了蒸汽的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10.
金属锰JMn93A渗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真空电阻炉高温渗氮,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粒度,温度,气相组成等因素对金属锰渗氮的影响,工业用气态氮作为渗氮气体的主要气相组成,可同时发生金属锰的氮化和氧化,生成Mn4N和MnO化合物,随渗氮温度的提高,锰氧化物的含量相应增高,渗氮气氛中配加氨气,使氨气的分压相应降低,平衡吸附浓度降低。渗氮试样的含氮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室温固化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多元醇低聚物、分子量、异氰酸根含量和扩链系数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聚酯多元醇CMA-24和TDI100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异氰酸根(NCO)含量为3.6%,扩链系数为0.97时,可以得到拉伸强度为38MPa,断裂伸长率为480%的聚氨酯弹性体.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酸(LA)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通过优选催化剂、分步除水、连续通氮气和高真空缩合等工艺,直接缩聚合成可用于改性的聚乳酸(PLA).研究了直接熔融法和固相缩聚法的聚合时间、体系真空度、聚合工艺等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通过用酸值变化来监测反应的进程,用粘度法测定了产物的粘均分子量,并以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熔融法的最佳工艺为:辛酸亚锡为催化剂(0.5 wt%),聚合温度175℃,聚合时间12 h,体系真空度30 Pa;固相缩聚法的最佳工艺:辛酸亚锡为催化剂(0.5 wt%)、体系真空度60 Pa、聚合温度150℃、聚合时间10 h.  相似文献   

13.
真空滤油机油中水分真空蒸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工业废油处理研究与实践的需要,着重分析了真空滤油机油中水分真空蒸发的机理,指出了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脱水温度、提高真空度,是达到真空条件下油水分离,即矿物油脱水目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丙二醇、氢氧化钾为引发剂,引发环氧丙烷阴离子聚合,原料不同脱水方法对聚合引发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将丙二醇/冠醚较低温度下真空脱水,再加入KOH脱水,然后加入少量单体聚合,对聚合得到的低聚物进行高真空脱水,再以产物为引发剂,利用短链引发方式引发聚合得到的目标聚合物聚环氧丙烷,它具有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特点,且多分散系数可达到1.09。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扩链剂与改性剂,通过对聚合多元醇的品种与分子量的选择,研制了适合纺织牵伸辊用的聚氨酯胶料。  相似文献   

16.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为软段、聚醚(酯)多元醇为改性剂,采用浇铸工艺制备聚氨酯弹性体(PUE)。研究了聚醚(酯)多元醇种类、分子量以及用量对PUE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种类对PUE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HTBN与PTMG-1000混合物(质量比为1 1)为软段、PPDI为硬段、E-300作为扩链剂制备PUE,当预聚体NCO%为6.0%、NCO/NH2摩尔比为1.05,预聚体浇注固化后在115℃热处理2 h,得到的PUE力学性能最佳。PUE的拉伸强度为48.23 MPa、撕裂强度为165.26 N/mm、断裂伸长率为652.45%、硬度(邵氏A)为97。  相似文献   

17.
可降解高分子量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合成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的新方法。以有机环硅氮烷(如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六苯基环三硅氮烷等)作扩链剂,对低分子量的端羟基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进行扩链,制得了高分子量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凝胶渗透色谱(GPC)法研究表明,扩链后聚酯的数均分子量超过32000,重均分子量超过70000。采用1H-NMR对扩链后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环硅氮烷,尤其是六苯基环三硅氮烷为扩链剂,能够很好地合成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酯。  相似文献   

18.
改性膨润土在环己醇脱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膨润土改性后在环己醇脱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空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膨润土具有较好的酸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螺旋藻抗氧化酶系统对干燥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进行常温脱水处理,研究干燥胁迫对螺旋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细胞脱水反应不敏感,脱水过程中其活性保持不变,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能很快对干燥胁迫作出响应,两者活性均上升1倍左右,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干燥胁迫30 h后各抗氧化酶活性均下降,其中POD失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波动较小,脱水过程中略有下降,干燥胁迫30 h后又有所上升.螺旋藻的抗氧化酶系统能抵御细胞脱水所引起的氧化伤害,其中CAT和APX的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检验螺旋藻脱水耐受力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阳离子聚季铵盐接枝共聚物对细粒煤脱水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絮凝剂用量、分子量大小、真空度和PH值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阳离子絮凝剂能够明显地提高细粒煤过滤脱水的技术指标。图 8,参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