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情感过滤"假设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过滤”理论有利于教学工作者及语言学习者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大影响力,从而利用其有利影响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同时克服乃至消除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口语教学实践中如何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强度,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朱雪 《科技资讯》2006,(4):127-128
“自主学习”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她能消除“高分低能”的滋生土壤,是走出考结分离“困境”的有效途径,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文章从作者实践“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为例,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因素对自主学习的成效至关重要,因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境建设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自我效能感等情感因素,从自主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两方面建立对自主学习起支持性作用的物理和人文环境,提供充分展示英语人文魅力和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空间布置,建立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动机、有效维护学习者积极自我效能感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通情”、“达理”,所谓“通情”,就是教师起“引路”、“架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包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贯通起来,并相契合;所谓“达理”,就是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不仅从情感上强烈地感受到它,而且在认识上深刻地理解它,即对课文的领会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精神发展”打好底子,必须重视语教师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本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教师人格健康、情感丰富、兴趣广泛,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自主、自立人格的形成,积极情感力体验的产生,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俭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104-107,124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自主学习的真正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影响自主学习的情感因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益,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教学生“学会学习”.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措施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情感过滤假设的基本内涵及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讨论了情感因素对外语自主学习的影响,提出了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注重合作学习等策略,以激励学生情感因素,达到帮助外语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新春 《海峡科学》2004,(11):69-71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因此本课教学以英语课教学原则为依据,以“动态真实原则”为指导,采用现代信息技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的性情观,根源于情感因素在古代先民神性思维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论语》中,孔子将积淀于先民神性思维和文化中的情感因素释放出来,通过“内在化”的途径返回灌注于人本身,以图引导人跨过“文明”的门槛,获得超越于“活着”的价值。孔子之后的先秦儒家,将孔子关于人性、关于情感的思考,化入各自的学说之中,并最终演绎出儒家性情观的各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贤能优劣论     
统治阶级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用人选择。“贤”是“德”的又一种表述,没有标准可界定,统治阶级择人用人,在战乱等非常用人时期,多用“能”,而在和平守成时期,立即改为用“贤”,而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能”,既可治国,又可安邦,却不常被用。  相似文献   

12.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3.
从“危机”中寻找“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的实体经济造成明显的冲击和影响,突出表现为外部需求减少,而且这种冲击和影响目前看起来还没有马上停止的迹象,其深度和广度有可能在今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国书馆“传统”与“现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书结构、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特点,并从图书馆的虚拟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方面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一、对“李约瑟问题”的反思上个世纪 ,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问题 :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漫长岁月中 ,中国科学和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但在近三四百年中 ,中国社会为什么没有能够孕育出近代科学和技术?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中国科学和技术落后于西方的?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围绕“李约瑟问题” ,中外学者不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科学和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而且更多地讨论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和局限。这些讨论对于中国科…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包括了解、掌握“实事”与从“实事”中“求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但许多研究者却很少涉及如何从“实事”中“求是”的问题。这是一个不足。毛泽东“求是”,一是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分析矛盾、矛盾方面以及条件的特点,综合、比较,得出结论。二是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概括实践发现的联系,揭示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近代科学的早期,人们认识规律采用的主要是“实验一归纳法”,现代科学则侧重于运用“假设一演绎法”。解决从经验事实中“求是”的问题则有主要依靠逻辑方法和主要依靠理智去发明等主张。这些不同的方法都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我们应当学习、掌握这些方法,并把它们结合起来,以利于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20.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就对“四个尊重”的提出及内涵和辩证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理解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