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成功体育”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体育教育方式,是通过对学生自信心、进取心的培养,让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提高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并激发其成功动机,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成功体育”教育思想及其特点,为“成功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较系统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冯建东 《科技信息》2009,(32):I0297-I0297,I0298
近些年来涌现一批高中体育课程模式,如“三年三次选项”模式、“班内-主多选”模式、“大课-小班-选项”模式和“基础+选修”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更多地维护了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增加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比较国外文献研究表明,高中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基础性特征,课程内容设置上较多地考虑到各地、各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保国  王明 《科技资讯》2009,(24):168-168
随着“终身体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健康第一”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将浅谈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认识,并阐述高校体育文化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力争每个学生掌握几项自己喜欢的体育技能,走上社会后,可以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体育技能和知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带动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手段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存在的“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三段型”、“三自主一俱乐部型”和“分层次型”6种类型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体育教学规律,以及体育教学进程的实践,将体育教学过程结构分成5种形式和相对应的15种教学方法给以阐述。为普通高校实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教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体育教师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电脑软件绘图代替了传统教学手段,高校体育专业体育绘图课程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将“CAI体育绘图”课程内容融入体育绘图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教学形式、考核评价进行整体调整与合理配置,进行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对高等体育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内涵,加强对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等对策,构建了警察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指引下,依据《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围绕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学体育特点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即“目标教学模式”.我们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增强了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意识和目标管理意识, 为终身体育奠定了一定的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体育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对体育的竞技性、健身性与趣味性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三性”在现代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三性”并重的发展模式是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发现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让更多的教师能够运用“发现学习”进行体育教学,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系统方法中的控制论方法等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初步证明“发现学习”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在愉快中上好体育课。  相似文献   

10.
王华  周菲 《科技信息》2007,(7):182-183
“体教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探索,它是将“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符合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研究。“体教结合”工作在高校已初见成效,但作为体育大国,教育资源落后,经济欠发达等一系列原因。“体教结合”在我国还不能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发展。本文采用资料法,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等科学研究发法对高校的“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体制进行探讨与分析。认为“体教结合”符合我国现有的发展现状,适应中国国情,是中国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的选择,符合中国高校发展的需要,但作为起步晚,起点低的中国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现在仍在探索发展中,“体教结合”模式在高校的发展中还有许多矛盾与困难,如何使“体教结合”在高校快速发展起来,本文提供相应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加快我国高校现有“体教结合”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黄琼 《科技信息》2012,(32):345-346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高校体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教学思想,为此,普通高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行了各种各样的课程模式,如“三自主式”、“完全学分制”、“教学俱乐部”、“主副项制”、“课内外一体化”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过分强调学生运动技术的体育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体育文化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对高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现状及其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要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多维体育观,摒弃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并通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等改革,形成“四位一体,散发渗透”教育的模式,实现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包括多个层面和类别,诸如身体、心理、健康、社会层面,以及体育能力、智力与非智力品质、体育化、体育审美、体育创新等类别.该内容系统既有全体性、全面性、主动牲,还有系统性与动态性,反映了“三个转变”和“三个延伸”的时代性,体现了“一个模式”、“六个构建”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从健康角度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婧 《科技信息》2009,(3):126-126,144
本研究在审视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指出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等方面应承担的适当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并分析介绍了PRECEDE—PROCFED理论模式,以期能对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之美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学视角下对体育美从体育的“冷”与“热”的对比中反思体育的意义、体育的“力”与“美”的协调中实现体育的效果,体育的“形”与“神”的和谐中建构体育的标准三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这对体育美的理解有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反思我国高水平运动人才的“体育工作队或优秀运动队”、“训练、教学、科研三位一体”、“职业体育俱乐部”、“体教结合”四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发现在新形势下,这四种传统模式带来了运动员退役安置难、非体育专业技能弱、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水平运动人才培养走“教体融合”之路,并给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倩怡 《科技信息》2012,(32):334-334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的“三自主”的教学模式、“阳光体育活动”以赛促练的活动模式以及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方式进行比较,以华南农业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把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和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体育消费行为明显滞后,其主要影响因子是“体育消费设备”、“体育消费态度”、“体育经费”、“个人时间”和“体育服务经营”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上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如下:加强对体育消费者的引导,不断完善城镇体育场馆设施,注重改善体育消费环境,合理进行市场规划等.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质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探讨“双创”教学模式。简述该模式的含义和构建依据,指出了构建该模式的保障条件,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形式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具体构建。该模式对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课程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秦皇岛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剖析,分析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特点、开展难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端正认识,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各级学校、建立多层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三个系统”确立“特色旅游型”、“企业型”优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