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径流预报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的效益最大化.针对径流序列非线性、非平稳、直接预测精度低的特点,首次利用具有自适应性特点的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方法对径流序列平稳化处理,结合可逼近任何非线性映射的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神经网络),建立ESMD-BP神经网络组合预报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入库站唐乃亥站月径流和旬径流预报.首先,利用ESMD方法将径流序列中不同尺度的分量和趋势分量逐级提取出来,甄别了大尺度循环和非线性趋势;进而,分析径流周期和趋势变化规律;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将非平稳径流序列的直接预测转化为平稳的模态分量和趋势余项的预测,加和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并与单一BP神经网络、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与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ESMD-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报误差最小、预报精度最高.组合模型为"分解→预测→重构"模式,结合了EMD数据自适应分析和BP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的优点,提高了径流预报的准确率,为水文预报精度的提高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月径流预测的精度,解决月径流的非线性和不稳定性对于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组合的VMD-CNN-LSTM模型.通过选取渭河流域张家山站和魏家堡站1960—2005年的实测月径流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与EMD-LSTM、EMD-CNN-LSTM、V...  相似文献   

3.
由于径流序列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单一预测模型能力有限,难以做出准确预测。因此,论文基于澄碧河流域坝首站1979-2019年共41a的实测月径流序列,引入经验小波变换分解(EWT)、粒子群算法(PSO),建立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组合月径流预测模型(EWT-PSO-Elman),并采用纳什效率系数(NS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测试集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EWT-PSO-BP、PSO-Elman、PSO-BP、Elman、BP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WT-PSO-Elman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为0.9135,均方根误差为19.4511,预报等级为甲级,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EWT-PSO-Elman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EWT-PSO-BP、PSO-Elman、PSO-BP、Elman、BP模型。可见,EWT-PSO-Elman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可应用于径流预测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水文时间序列月径流预测在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径流序列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对其准确地进行预测较为困难. 本文基于1956—2013年青海湟水河流域月径流序列,将完备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与BP神经网络组合进行月径流预测. 结果表明:组合模型CEEMD-BP和EEMD-BP相比于单一的BP神经网络,可以更好地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预测效果更好,其中CEEMD-BP在组合模型中的预测精度更高,可用于水文时间序列月径流预测.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对预测误差进行同步预测的双重预测方法,利用预测到的误差对初步预测值进行校正以提高预测精度.针对误差序列非线性、非平稳以及系统动力信息不足的特点,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结合引入误差序列的预测中.对误差序列的预测分别运用初步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对预测集合的误差进行预测,将所得到的误差序列分解为若干固有模态分量(IMF),根据各个IMF不同尺度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参数对其进行预测,最终合成原始序列的误差预测值,将所预测到的误差与初步原始序列预测值结合,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预测滞后性和拐点误差大的缺点,相对于普通的SVM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始风速序列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性和不可控性的问题,提出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模糊熵(fuzzy entropy,FE)-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EEMD方法将原始风速序列分解为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本征模态分量(IMF)以降低其非平稳性;其次,利用模糊熵方法将多个IMF分量进行重组以避免分量数目过多给预测精度造成的影响;最后,利用深度信念网络其强大的深度特征提取能力和非线性映射学习能力的优点,分别对新的分量进行预测和叠加获得最终预测值。实验表明,较BP神经网络模型和DBN模型,组合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能量熵的水库群蓄水时期梯级水电调度模型,以满足梯级水库群的蓄水、发电目标.对蓄水时期水库群的径流监测信号时间序列作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获得含有各尺度局部细节特征的IMF及剩余分量,基于能量熵理论完成各分量的重构,将重构结果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预测模型参数,实现梯级水库群径流精准预测.依据径流预测结果,构建以发电量最高、蓄满率最大、弃水量最低作为优化目标,并满足蓄水量、泄水量、出力、水量平衡、关联方程约束的水电调度模型,实现水库群蓄水时期梯级水电调度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径流监测信号时间序列的分解与重构,径流预测误差在[0.09,5.2]区间;优化调度后,梯级水库群的发电量提升了3.66%,弃水量降低了27.91%,蓄满率增大了1.85%.  相似文献   

8.
负荷数据的高度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很难提升.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组合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CEEMDAN模型将复杂的原始负荷序列分解为几个相对简单的子序列;其次,利用卷...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组合模型的快速路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首先,运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非稳定的原始交通流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相对平稳的多个模态分量;然后,将分解后的模态分量分别建立GRU模型进行单步预测;最后,叠加每个分量的预测值,获取最终预测结果,并采用上海市南北高架快速路实测交通流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CEEMD-GRU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GRU神经网络模型、EMD-GRU组合模型以及EEMD-GRU组合模型,平均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33.4%,25.6%和18.3%。CEEMD-GRU组合模型能够有效提取交通流数据特征分量,提高预测精度,为交通管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月径流数据的数据量小、高度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引力搜索(GSA)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对月径流样本进行Mann-Kendall(M-K)检验,找出突变点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然后用VMD分别对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分解;最后对训练集数据进行训练,利用GSA对SVR的三个主要参数进行寻优,并对测试集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将该模型应用于渭河流域咸阳站与临潼站的月径流预测中。结果表明,VMD-GSA-SVR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能力,更加符合预测的实际情况,在渭河流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与LM-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进行大坝变形预报的方法.先利用EMD具有根据信号本身特征进行自适应分解的功能将变形时间序列分解为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固有模式分量IMF,再根据各个IMF的变化规律采用相匹配的LM-BP模型进行预报,最后对各分量的预报值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变形预报结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交通流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道路交通流量预测的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互补型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后,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参数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互补型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原始数据,将分解后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分别用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后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叠加全部IMF分量值作为模型最终的预测结果。通过对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某高速公路一个月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训练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51%,相较于其他模型拥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交通流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能源消费内在的复杂性,传统的单尺度预测方法很难获得理想的预测效果.为提高能源消费量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的能源消费量多尺度预测模型.首先应用EEMD算法将能源消费量环比指数从高频到低频分解成若干结构更简单、变化更平稳、规律性更强、更易于预测的内在模态函数(IMF)和一个残差项;其次利用LSSVR对各IMF和残差项进行预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PSO)选择最优的模型参数;然后将各分量的预测值直接加总求和重构出能源消费量环比指数的预测序列;最后通过逆环比化处理,获得原始能源消费量的最终预测值.利用该模型对1980-2013年广东省能源消费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预测模型的确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更精确地进行风速预测,提出一种利用带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方法和蝙蝠算法(bat algorithm,B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组合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用CEEMDAN对原始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子序列;其次,使用BA-SVM组合模型预测对分解后的各个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风速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确度,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天鹰优化器(Aquila Optimizer,AO)-深度极限学习机(Deep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DELM)的组合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该算法对光伏发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选出与光伏输出功率高度相关的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光伏原始功率数据分解为多个特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将分解得到的IMF分量分别输入DELM预测模型,同时通过AO优化算法对DELM初始输入权重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深度极限学习机的泛化能力.最后,将各IMF分量预测结果叠加求和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MD-AO-DELM预测模型,相较于单一DELM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热力系统的状态参数变化可以实时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针对热力系统参数运行数据预测手段匮乏的现状,基于4种算法提出一种单参数预测方法并简称MWSA,对当前设备状态参数进行分解降噪、趋势提取和时序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作为下一步运行管理策略和装备维修的参考,对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中值回归经验模态分解(MREMD)方法将监测得到的运行状态参数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和残余分量.然后,对不符合筛选条件的分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WTD),并将去噪后的分量与原本符合筛选条件的分量重组成新的IMF分量.最后,利用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和优化参数排列熵(PE)的K-means聚类算法,对重组后的IMF分量进行分类,取熵值较低的一类分量重构为趋势项并采用整合滑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进行预测.经实际案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原始参数时序中高频噪声的干扰,与不采用降噪处理的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106-108
文中首先通过Huang变换将非平稳时间序列分解为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和一个残余函数之和,然后应用ARIMA模型对各个固有模态函数和残余函数进行预测,最后将所有的预测值重构叠加,得到原始时间序列的预测值。实例证明,基于Huang变换和ARIMA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优于小波变换、ARIMA模型以及小波变换和ARIMA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田佳  王德勇  师文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612-12619
针对短时交通流数据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EEMD算法将原始交通流数据的区间平均速度序列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和一个残差分量(residual,RES),提取出交通流数据在不同时频的信息;接着,将第一个分量进行二次EEMD分解,细化交通流的随机信息;然后,将分解得到的各个分量分别使用RF进行预测,构建子模型;最后,将所有子模型的预测值线性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采用阿拉尔市某路段的实际交通流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EEMD和RF的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单一的RF模型,并且对IMF1进行二次EEMD分解可进一步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由于SVR在预测渔业养殖水质参数中存在的精度低问题,本文提出并采用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nsemble 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EEMD)、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EEMD-SVR组合模型预测方法.首先用EEMD解法将水质数据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IMF分量序列,去除噪声序列,然后采用网格搜索法优化SVR对去噪后的水质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利用EEMD-SVR预测模型对天津某渔业养殖池塘内溶解氧和pH值预测,并与无EEMD预测方法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能够满足实际渔业养殖水质精细化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能耗预测方法不能充分提取数据特征并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预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粒子群优化-长短期记忆(EMD-PSO-LSTM)的电力能耗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分量和趋势分量,然后对每个分量分别建立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预测。各个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参数则由粒子群算法分别进行最优化求解,最后将所有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能耗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验证所提模型的预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电力能耗数据进行合理预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